分页: 290/301 第一页 上页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一种新学说的标志是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的统一;一门新学科的标志是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从本人已经发表过大量知识运营的论文来看,知识运营学成为一种新学说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已经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在问题是,知识运营学能否成为一门新学科?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现有的知识经济学实质是知识产业学,以联合国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为基础,对以知识为对象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是把知识经济学纳人传统经济学的框架,只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增加了知识这一要素,或突出了知识这一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在观点和方法上并未超出传统经济学窠臼。知识经济并非仅仅知识成为产业,也并非仅仅知识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从本质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学迄今并未形成一门新学科。
    而知识运营学则在内容与结构、观点与方法方面,对知识经济学作了突破与创新。知识运营学,是知识经济及其相关学说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由横向向纵向发展与人类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理论自下而上、由低级向高级、由纵向向横向发展的交接、融合、升华、产生出来的新学科。知识运营学标志着人类科学范式的转换,必将带来人类实践模式的转轨。在知识运营学体系中,所有旧的名词,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等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定位,因而成了新的概念。
    在这里,逻辑关系既是历史关系的凝缩,又是历史关系的组成部分。知识运营学做到了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知识运营学还做到了系统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知识运营学对知识的要素、结构、地位、功能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特别是突出了知识的增值功能、确立了知识与知识产业的主导地位。
    根据知识的系统性,结合知识运营的系统性,知识运营学从横向来看,可以包括个人知识运营学、企业知识运营学、社会知识运营学三块;从纵向来看,可以包括知识经济与知识运营、知识运营与二次创业、知识运营与资本运营、知识运营与资产运营、知识运营与产品运营五块,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符合五度空间要求的学科系统。
    因而知识运营学是系统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知识运营学还是操作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运营学同知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形态的学说,它如果有操作性也是宏观层面的;而知识运营学则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作方式的学说。知识运营学把社会形态当作经济形态予以定位,把社会、企业、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当作经济活动的要素进行整合。在知识运营学中,社会系统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以生产力为归宿,整个社会有机化、有序化、动态化、操作化、功能化。知识运营学就是知识操作学。
    知识运营学的操作性,使之在已有的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制度生产力、品牌生产力、法律生产力、合作生产力、创业生产力概念,从而为形成法律经济学、名牌经济学、合作经济学、创业经济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操作性是知识运营学的本质特征。
    就拿制度经济学来讲,知识运营学视野中的制度经济学同西方引进的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也有本质的不同。后者以产权为起点,以交易为核心,是线性的思维方式,反映的是线性的商品交易过程,适用于商品经济早期的,以产品运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运作方式,虽有对市场经济活动某个层面和环节通过分析进行抽象的认识意义,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整体上没有操作性。在知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企业化、企业公司化、公司集团化、集团现代化、现代企业知识化。以知识为主导的企业“系统质”代替了简单的商品交易过程,企业决不仅仅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这一“量”的目的而建立起来,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立体动态五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代替了“合算”关系,双赢模式代替了“盈亏”模式,合作生产力代替了“算计”生产力。以全息效益为核心的制度经济学同以直线交易为核心的制度经济学有本质的不同。
    以操作性为基础,价值性为核心,创新性为主导,科学性为目标,知识运营学同笔者首创的创业经济学构成上下两个层面,试图构成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进行整合的框架,以经济学为核心对哲学、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进行综合的方法,规范与推动创业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运营学的操作性。知识运营学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使知识功能化、社会经济化的方法论。
知识运营学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知识运营学的体系按美的规律来建构。
    知识运营学体系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深奥的理论与流畅的语言、直观图形的统一,体现了五度空间的完美性。
    知识运营学的艺术性,其次表现在知识运营学的功能按美的规律来造型。
    宇宙的发展,遵循的是宏观层面熵减少、有序度增加,微观层次嫡增加、有序度降低的规律。人类社会宏观方面法制化提高、微观方面个人自由度增加,小政府大社会结构的形成,就是宇宙这一普遍规律的局部表现。知识运营,是促进社会法制化与个人自由化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催化剂与粘合剂。知识运营在使人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得以高扬的同时,使整个社会有序化、系统化、生态化,从而得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运营学通过提高人的知识运营的自觉性推动知识运营成为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次创业,就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生态创业。作为主导的知识与作为龙头的知识产业以真为起点,以善为核心,在实际操作中必然要按美的规律来造型。
    知识运营学的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的同构,使知识运营学做到了操作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学科有两层含义:学术体系与教学体系。作为后者,必须有教育部的行政审批知识运营学才能成为一门新学科,不是学者所能认定的;作为前者,既然知识运营学是创新性与科学性、系统性与价值性、操作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那么知识运营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知识运营学能成为一门新学科。


 《知识运营学》简介

[不指定 2009/01/12 16:37 | by admin ]

 

  【提要】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从知识运营学产生的契机,时代背景,知识运营学的对象、性质、方法、结构、本质、功能、意义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知识运营学的概念,建立了知识运营学的范畴及范畴体系,阐述了知识运营学的逻辑与历史的必然性;第一次提出了纵深学科的范畴,提出并论证了知识运营学属于纵深学科,从而填补了学科分类上的一项空白。知识运营学的创立,实现了科学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以知识运营为主导对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进行整合的框架,以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对各门科学进行综合的方法,规范与推动了科学实践的发展,主导了经济领域中的主体性原则,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知识市场经济 知识运营 纵深学科 资本运营 资产运营 产品运营 主体性



什么是知识运营

[不指定 2008/11/10 15:20 | by admin ]
    宇宙的发展,遵循的是宏观层面熵减少、有序度增加,微观层次嫡增加、有序度降低的规律。人类社会宏观方面法制化提高、微观方面个人自由度增加,小政府大社会结构的形成,就是宇宙这一普遍规律的局部表现。知识运营,是促进社会法制化与个人自由化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催化剂与粘合剂。知识运营在使人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得以高扬的同时,使整个社会有序化、系统化、生态化,从而得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运营学通过提高人的知识运营的自觉性推动知识运营成为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次创业,就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生态创业。作为主导的知识与作为龙头的知识产业以真为起点,以善为核心,在实际操作中必然要按美的规律来造型。
企业为什么成功?对称!经济为什么发展?对称!
不是细节决定成败,不是战略决定成败,而是对称决定成败——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的程度——定位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速度。
什么是对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就是人类性别结构的对称。
什么是对称?一方水土一方人, 就是人类性格结构和环境结构的对称。
什么是对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人类付出与索取的对称!
此外,还有质子和中子的对称,物质与反物质的对称,能量与暗能量的对称,阴电和阳电的对称,聚变和裂变的对称,南极和北极的对称……当然,还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对称。
客体的意义要靠主体来赋予。同样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主体的价值要靠客体来界定。对牛弹琴,再美妙的旋律也不会得到知音。这就是对称。
对称的反面是不对称。我们可以用不对称来理解对称。
什么是不对称?
“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宝”。财宝放错了位置成了垃圾,财宝和位置之间就是不对称。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错行”、“嫁错郎”就是不对称。
“好花插在牛粪上”。好花和牛粪之间就是不对称。
我们还可以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来理解对称。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借助支点,人和地球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宇宙在不断演变,社会在不断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人的观念、人的素质、产品的质量同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从不对称转化为对称。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是积极的对称,就是消极的对称。不对称是二者转化的中间环节。消极的对称D不对称D积极的对称。
情侣之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塑造自己、满足对方,使双方实现不对称向对称转化;只有举案齐眉、互敬互爱,双方都做到“只要你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才会珠联璧合,心心相印,比翼齐飞。
对称并不神秘。对称就在你身上,就在你身边——
人体结构是对称的。
宇宙空间的要素、结构、功能是对称的。
人和自然是对称的。
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意识空间是对称的。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是对称的。
客观本质与科学本质、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是对称的。
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理论与实践是对称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民主与法制是对称的。
经济的主体与客体是对称的。
社会的公平与效益是对称的。
市场的价值与价格是对称的。
企业的无形与有形是对称的。  
管理的战略与细节是对称的。
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关系是对称管理的落脚点。
经济活动中的对称规律是必然存在的,但经济活动的规律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对称经济的前提,就好像自由恋爱是对称婚姻、幸福婚姻的基础一样。有没有自觉地按照对称规律开展经济活动,将决定经济活动的成败以及成效的大小、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人类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哲学范式、科学范式、社会发展规律之间也是对称的。
对称意味着成功。让我们认清必然、整合偶然,使对称成为习惯、成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
2007.1.10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所谓主体的素质,就是主体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有序、平衡的层次高、功能强大,就是素质高,否则就是素质低。所以,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个要素决定成败。心态、性格是素质的必要条件,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无则必无,有则不一定有。从无则必无来讲,可以说某个要素决定成败,但从有则不一定有来讲,则不能说某个要素决定成败。不注意细节固然有可能功亏一篑,但仅着眼于细节并不就能成功。战略失误南辕北辙固然不能到达目的地,但仅仅战略正确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坐享其成。认为某个要素(细节或者战略,情商或者智商)可以决定成败,是一种模糊的说法,钻了中国话的空子。真正严密的说法,应该是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成败。人的综合素质高低,不但取决于要素的质量,而且取决于要素的结构,取决于结构是否对称。综合素质的整体结构,制约各个要素的内部结构,结构决定要素。所以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决定成败,应该说是对称决定成败。
2007.1.9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分页: 290/301 第一页 上页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