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93/301 第一页 上页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忠于老板忠于自己,是员工成功的本质、规律、要害、关键……  抓住关键,抓住本质,使员工的主体性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帮助老板成功的同时,使自己也走向成功。
    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犹太人一同去找工作。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
    或许,员工对此不可理解,说,一个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财呢?
    犹太青年怎样从忠于老板开始,使自己从小公司的工作成为老板的?
    在这两年内,他都干了些什么,使他成为老板?
    因为犹太青年没有像英国青年那样绅士般地从小公司边过去。
    其实,英国青年并非不要工作,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公司舒适的工作,所以他的工作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成功。
对工作的态度反映了员工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只有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的人,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不但不能得到大的财富,小的财富也会与之失之交臂。
    2006.11.20   本文已收入《忠于老板忠于自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生活有三个基本要素:自我、贵人、机会。其中,自我是前提,机会是目标,贵人是关键,是自我把握机会的必经环节。诸葛亮之于刘备、关羽之于曹操、萧何之于刘邦和韩信……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与贵人的相遇可以作为机会来临的最大标志,生活中的任何成功都是“一半是我,一半是你”。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机会与贵人相遇,这将直接关系到人生的飞跃和发展。然而,贵人并不会自己走到你的面前。在人的生活中,好运也不会常伴左右。那么,是不是只要耐心等候,就能够找到贵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不率先行动,以积极的姿态努力争取,贵人终将离你而去。
    一旦遇到了贵人,你的生活定会产生惊人的飞跃。在感觉到成功与幸运的同时,你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将不断地迈向更高的境界。
    俗话说:一个朋友一条路。进一步讲,贵人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对你有用的人。我们可以把生活中所遇到的、对于你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直接间接关系的形形色色的人,看成是你的广义的“贵人”。识别他们,扬长避短、避恶从善,才能合理地、充分地、有效地利用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贵人网”。关系就是资源,就是机会,就是财富。生活不仅要认识你自己,而且还要认识你周围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大到寻找合作伙伴, 小到向对象推销一个产品,路见不平欲“拔刀相助”又不致掉进陷阱,也都要遇到品人、识人、知人、谋人的问题。谋人能力是人行动的指南针,是人生活的必备能力;提高谋人能力实在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谋人能力将寸步难行;有了谋人能力,我们不但可以“不惑”,而且可以“随心所欲不愈矩。”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养人。格物可以致知,格人可以致大知、成大智。通过格物所致之知可以修齐治平,通过格人所致之知更可以成大事。事实上,格物必须以格人为途径,才能致真知。格人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以人为镜,以人为鉴,取人精华,弃人糟粕,修养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发展自己、实现自己。
    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健全自己的心智模式。生活就是从自我心智模式出发,经过贵人,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连续的过程;生活能力就是修身养性、做人做事、判断贵人、建立关系网、开发资源、把握机会的“活力”。
    2006.8.20    本文已收入《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地震出版社出版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感于时人对哲学无用的讥嘲,运用他的知识和智慧预见到橄榄的丰收,早将全城的橄榄榨油作坊租下,结果发了笔大财。赚钱非他的本意,他只想向世人证明,如果哲学家想挣钱的话,是能够挣大钱的。这就是道理生钱的道理。道理能够生钱的道理,是老板与老子对话的基础。
    在大学校园里有个小孩正在草坪上放风筝。不久来了一位老教授问孩子抬着头在那儿干什么。孩子说放风筝。因风筝太高飞入云霄。老教授再问:“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孩子说:“您没看见,但我手拉着线,所以我感觉得到。”
    万事万物的总原理,并不在远不可及的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心中——正如飞扬天际的风筝,它的线头握在小孩手里。
    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的人。他认为,“道”在心中。我们如果能够按照他的意思去为自己设定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且知所取舍、坚守原则,那么,我们的人生路将可以走得更为坦荡。
    老板要效法“道”——内隐于人心灵之中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要培养优质的员工,使人人都能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有高尚的理想情操。这样,原来以为不容易做成的事就可以做成,不容易成功的工作便可以成功。
    老子要老板“遵道而行”的管理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界所日益重视。
    老子的箴言“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谦虚、谨慎才能有好人缘,有了好人缘,才能发展事业。
    老子曰:“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板可以不做具体的事情,但必须订定规章制度,而且“完美的制度是不割裂”的,一旦职责明确,就不要干涉下属行施职权。
    “爱你的职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慈德的力量广大,懂得关心与热爱属下必能提高工作效率。
    淡泊性情的老板,属下耳濡目染、受其熏陶,整个工作气氛便会渐趋详实安乐,从而上下一心,创造佳绩。
    大企业、大老板、大主管要懂得让出一点利益,以求共存共荣的目的。把算盘打得叮当响,独占其利,把对手、属下逼急了,自己也会遭殃的。“分利则兴,并利则亡”这句经营箴言是有道理的。
    本来,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同者观之,均有其理想人格,其理想人格均光辉照人。异者观之,则入世者热烈深挚,义薄云天;出世者飘逸高举,潇洒恬然。
    老子描述了“善为道者”的形象,表现出道家的风骨和理想的人格。他自然抱朴,谨慎恭敬,警觉戒惕,虚怀若谷,洒脱明智,微妙玄通,难测其深,始终不欲盈,故而能蔽而新成。
    愿老板“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取实,己独取虚”,“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以深为根,以约为纪”,“常宽于物,不削于人哉”!
    2005.11.18    本文已收入《老板与老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人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管理规律,形成管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任何管理学都是成功学。在自然和社会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管理学只是少数人成功的工具,与员工的成功不沾边。在人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高扬的今天,用成功学来定位管理学,使管理学成为成功学的分支,似乎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以成功学来定位整合管理学,体现了管理学的主体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同科学主义的积极的动态的统一,也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精神。
    把管理学和成功学结合起来,既是管理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成功学的发展方向。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一个成功的老板,一定是一个拥有由近及远、举重若轻的管理能力的人。毫无疑问,有许多人都想人做老板,想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并以之为一生的目标。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由近及远、举重若轻的成功的老板?就是必须具备管己→管人→管事→管财的能力。管己→管人→管事→管财的结构与程序,就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相结合的路径。
    成功的老板与失败的老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他们能否管事先管人,管人先做人。人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好,事情做好了,才能变废为宝,价值增值,赚大钱,发大财。通过把现在流行的成功学与管理学有机结合起来,理清管己→管人→管事→管财的内在脉络,就能提高老板成功管理的能力、管理成功的概率。
   
    2005.11.8    本文已收入《忠于老板忠于自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有的老板认为,商场如战场;有的老板认为,商场是双赢合作的场所,好项目是合作出来的。二者恐怕都有片面的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后者的真理性可能要更多一些。
    从字面上看,孙子讲用兵之法,可能更适合于和把商场当作战场的老板对话,实际上并不尽然。孙子思想中所包含的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个体和团队、战略和战术、势和导、攻和守、进和退、虚和实、奇和正、众和寡的辩证关系,有普适性、合理性。把商场看作战场也好,把商场看作情场也好,老板都可以和孙子交朋友。如“奇正之变,不可胜穷”,“战胜不复,形于无穷”,就强调了谋略的“出奇”与“创新”、商品经营活动中的开拓创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强调了现代商战中的经营谋略;“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是全息经营与企业管理的低成本战略;“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则强调了老板分权管理的原则;“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强调了企业的竞争力;“地形者,兵之助也”,强调了市场环境的重要性;“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强调了商战中的应变策略;“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慎而致战”,强调了企业家的自控力和内在涵养;“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强调了企业的理念与团队精神;“人有胜心,惟敌之视”,强调了经济信息的重要性;“必死则生”,先算多算得算多者胜,强调了逆境出精明、算计出财商、山穷水尽出财阀的道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敌制胜用兵如神,强调了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德才兼备可为大将,强调了企业家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孙子微言大义,老板只有活学活用,才能奇妙无穷,变幻无穷,财星高照,游刃有余。

    2005.11.6      本文已收入《老板与孙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分页: 293/301 第一页 上页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