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300/303 第一页 上页 [301] [302] [30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客观规律,形成知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成功学。在自然和社会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知识只是少数人成功的工具,与大多数人的成功不沾边。在人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高扬的今天,用成功学来定位整合各门科学、各类知识,使各门科学知识都成为成功学的分支,似乎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以成功学来定位整合各门科学,体现了科学的主体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同科学主义的积极的动态的统一,也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精神。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以成功学来整合各门科学,是经济领域 “哥白尼革命”的发展方向。

    2004.10.7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商场不是战场,并不意味着不要竞争;亲兄弟明算帐,并不意味着商场无父子、无兄弟。以产权清晰为基础,合作为主导,公平为核心,良性竞争为动力,完全可以把蛋糕做大,取得双赢、多赢、共赢的结果。
    应该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概念,放到再生经济中重新定位。必须把分配概念的外延由终端倒溯、延伸到过程和起点。所谓“和谐分配”,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优化配置是手段,优化再生才是目的。目的主导手段,并寓于手段之中,左右手段的动力、过程和方向。
    必须吃着碗里看着碗底,而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生产资料活了,生产资料也就成了生活资料;生活资料活了,生活资料也就成了生产资料。循环经济,首先就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良性循环。再生经济,通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相互转化,实现资源配置和再生的相互转化。在和谐经济、再生经济中,再生产理论、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两种生产理论,被赋予科学的、丰富的、发展的、实在的内涵。
    先把蛋糕做大再说。把蛋糕做大,重在起点、重在过程、重在参与。因此,必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分享智慧、分享动力、分享情感、分享权力……团结就是力量,把蛋糕做大了,一切都好商量。
    分配不仅是你多我少、此消彼长。必须把分配的视角转移开来。分配不只在人与人之间。

    2004.10.5      本文已收入《和谐分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走出《资本论》

[不指定 2006/12/15 11:20 | by admin ]
    《资本论》指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个矛盾?《资本论》和以《资本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必须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实践说明,传统的公有制只能造成效率低下、公有资产流失,蕴含着另一种形式、然而本质上更严重、造成比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损失更大的经济危机。实践证明:要解决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只能是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为此,必须建立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相统一的经营体制。知识经济,为建立这种金融体制和经营体制提供了历史必然性。
    知识经济时代,不但传统的公有制理论,而且传统的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经济增长方式等理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逻辑推演和实践发展两方面共同决定的思想进程,必然要求我们不但要走进《资本论》,更要走出《资本论》……

    2004.9.25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商者认为商场是和谐的,商场就是和谐的;经商者在商场中充满诡诈,商场对经商者来讲也就是战场。商场是和谐还是弥漫着硝烟,取决于经商者的素质是羊还是狼。
    所以,经商先做人。在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商场中经商,要先培养经商者的和谐素质。
    好人总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坏人总是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是价值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
    价值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
    好人和坏人可以转化,转化的条件就是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修养,是人成为好人的内部条件。
    平等,是人成为好人的外部条件。
    到了商品化生产即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由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等价交换成了人们的自觉原则,平等意识成了人们的自觉意识,追求平等成为人们的普遍的自觉行为,不平等围绕着平等上下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向零点无限接近。把劳动看成商品,就是这条规律的直接体现。把劳动力看成商品,使这条规律由通过人们的自发行动表现出来,变成由通过人们的自觉行动表现出来。
    而和谐经济更是人性经济,和谐经商更是人性化经商。人的多层次本质分析为人性经济与人性化经商提供了深层理论依据。和谐素质,就是把自己看成是社会主体、看成是创造者、看成是劳动力、看成是平等交换的商品的素质,就是贡献与索取、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素质。

    2004.9.7    本文已收入《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人格是最大的资本,既是创业的最大资本,也是经商的最大资本。只有以创业的心态经商,才能实现人格是最大的资本。仅仅以赚钱的心态经商,则只能捞一把是一把,人格高低、诚信大小被抛置脑后。
    资本有大小,人格有高低。高尚的人格,就是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人格就是由和谐素质铸成的人格。
    经商者认为商场是和谐的,商场就是和谐的;经商者在商场中充满诡诈,商场对经商者来讲就是战场。商场是和谐还是弥漫着硝烟,取决于经商者的素质。
    所以,创业先做人,经商先做人。在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商场中创业、经商,要先培养经商者的和谐素质。
    培养经商者的和谐素质,提高经商者的修养水准,就必须探索人的多层次本质。
    人的本质有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
    首先是一般层次。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称是人和整个大自然共有的自然本质,也是人的最深层的本质。既然追求平等是人与大自然的共有本质,因此它是无善无恶的。
    其次是特殊层次。在这个层次,人的本质是创造。有了创造能力,人们就不但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联合起来,互相合作。所以人性是善的,可以而且也应该做到自由、平等、博爱。
    最后是个别层次。人类除了互相合作的一面以外,还有互相争夺的一面。因此人性是善恶混。但互助合作的一面是更为深层的本质,它们虽然共同发生作用,但由于每个人的环境、地位、能力、修养不同,所以它们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互相合作的属性,有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互相争夺的属性。
    和谐经商是人性化经商。人的多层次本质分析为人性经济与人性化经商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由、平等、博爱的素质就是人的和谐素质,也就是经商者的和谐素质。
    经商先做人,这不仅是道德的要求,而且是经商成功的现实需要。


     2004.8.7    本文已收入《《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分页: 300/303 第一页 上页 [301] [302] [30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