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牵强附会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在对称经济学产生以前,没有真正的结构经济学。除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通过天人合一义利统一经世致用功利主义价值观体现出来的主客体统一的系统性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思想与结构性思维方式外,所有的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是以一般均衡思想为基础的线性、客体性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也是以一般均衡为思想理论基础,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体现出来的经济主体性思想、运用的唯物辩证法体现出来的结构性思维方式,是对称经济学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主客体对称的结构经济学的范式内核的思想理论来源之一。西方经济学中,没有任何一个学派,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主客体对称关系是经济结构的核心,没有主体性思想,没有包括主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法、系统性思想,任何经济结构的厘定、结构经济学的提法、新旧结构经济学的认定都是毫无根据的牵强附会。如果说,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主客体统一的系统性思想、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与结构性思维方式是结构经济学的雏形,可以称之为“旧结构经济学”,那么完整确立了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建构了主客体对称关系的对称经济学就是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对称经济学的新结构经济学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主客体统一的系统性思想、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与结构性思维方式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这里,新旧结构经济学的区分依据只能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主客体统一的系统性思想和马克思主体性结构性思维方式与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建立在对称平衡论基础上的结构经济学的不同。其最本质的区别,是旧结构经济学包含了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思想,但还没有确立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而新结构经济学则确立了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林毅夫定位为旧结构经济学的政府实行“扭曲价格”的“进口替代型”战略与自主创新的赶超战略,体现了宏观领域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恰恰是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建立在对称平衡论基础上的新结构经济学的本质要求;而林毅夫建立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边际效率分析基础上的所谓“新结构经济学”实际上是他心目中的“旧结构经济学”的解构与后退。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