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什么是产业升级?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中没有真正的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  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产业升级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从中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产业中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产品平均附加值提高的途径: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动力机制: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率和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附加值,最后使整个产业的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产业升级、产业平均附加值提高不是仅仅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提高,而是最终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前的附加值提高是产业升级的量变,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质变。产业结构升级使产业升级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阶段。从宏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产业结构升级,即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增长方式向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宏观的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升级既指旧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指新的、更高级的业态产生。无论微观、中观还是宏观,产品附加值提高都是产业升级的核心与灵魂,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提高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根本。产品附加值提高不能和生产率提高划等号。根据产业结构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生产率提高只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和手段之一。虽然提高企业利润率和GDP增长指数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动力,但产品附加值提高也不能仅仅和企业利润率、GDP增长指数提高划等号。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不但可以带来利润率与GDP增长指数提高,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所以产业升级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增长和发展是统一的。

产业升级的核心是附加值提高。附加值的本质是使用价值,附加值提高的本质是使用价值增加、层次提升;附加值提高首先是使用价值增加、层次提升,然后才是利润率提高。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中之所以没有真正的产业升级,是因为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只承认价格不承认使用价值;林毅夫秉持的新古典经济学线性、非对称、还原论、客体性思维方式,使其所描述的产业升级的内涵、过程、机制与动力都和真正的产业升级没有关系。林毅夫把附加值提高简单地和利润率提高划等号,把创新归结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归结为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归结为边际效率,不可能科学解释产业升级的内涵、过程、机制与动力。

1、产业升级的内涵,不是林毅夫所说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一国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不同时间点上横向的不同排列组合及由此带来的边际效率提高,而是使附加值提高的纵向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人类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运营到产品运营到资产运营到资本运营到知识运营、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从要素驱动型到投资驱动型到创新驱动型、从资源配置型到资源再生型、从外延扩张型到内涵开发型,产业形态从第一产业农业到第二产业工业到第三产业服务业到第四产业信息业到第五产业知识业,工业发展从机械化(工业1.0)到电气化(工业2.0)到自动化(工业3.0)到智能化(工业4.0),互联网发展从门户到电子商务到云计算到区块链到物联网,通讯技术从1G到2G到3G到4G到5G,这些产业升级的内容某个时期某个阶段某种程度上可能包含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横向的不同排列组合及由此带来的边际效率提高,但核心是生产要素的技术含量增加、层次提高,并由此导致产品质量提高、功能增加、产业链升级与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提高。

2、产业升级的过程,不是林毅夫所说的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不同时间点上动态排列组合的过程,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趋同、比较优势归零、由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竞争逐步转变为科技创新力竞争的过程。当人类进入使用清洁可再生太阳能源时代,盛产石油的海湾国家的要素禀赋没有意义,产生的比较优势为零。当人类进入三D打印家具时代,手工制造家具国家的劳动力要素禀赋没有意义,工人分工的比较优势为零。

3、产业升级的机制,不是林毅夫说的内生于一国要素禀赋结构,通过比较优势的边际效率形成价格差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变现、积累利润,而是自身附加值提高。从清洁可再生太阳能源代替石油、三D打印家具代替手工制造家具的产业升级机制可以看出,产业升级的附加值提高不仅仅是交易成本降低利润率提高,而是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规模经济价值的提高。

4、产业升级的动力,不仅仅是林毅夫说的实时动态、不断提高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边际效率,而是基于人的主体性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人类不断创新,包括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才是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动力。如果说,在人类处于资源运营、产品运营增长方式时,实时动态、不断提高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边际效率是产业升级的动力之一,那么在人类进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增长方式时代,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边际效率起作用的基础将逐步消失。这时科技创新(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属于技术创新)将是产业升级的唯一动力。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