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

建立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是对称经济学主体性原则的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虽然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总体上仍然以一般均衡方法为理论基础,但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蕴含了走出一般均衡方法为内核的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思想萌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对称平衡论、以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的对称经济学的思想理论来源。以主客体对称关系为逻辑脉络,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也是西方经济学向以对称经济学命名的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直接端口,是通过空间交替展示时间之矢的人类经济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中承前启后、从西方经济学向中国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向科学经济学转化的关键一环。从主客体对称关系发展是经济学发展的基本逻辑脉络这一角度而言,对称经济学或中国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化的产物、是西方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产物,对称经济学或中国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的主体性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是旧结构经济学,那么对称经济学就是新结构经济学。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

因为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推广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论把最具主体性的创新归结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归结为要素禀赋,彻底排除了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性思想,所以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旧结构经济学的后退。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根本不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91%E5%AD%A6%E7%BB%8F%E6%B5%8E%E5%AD%A6/8101871?fr=aladdin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