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什么是生产力?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发展经济学(八)
[
2019/03/02 13:33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生产力?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发展经济学(八)
生产力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生产力狭义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把生产力看成整体范畴而非要素范畴、层次范畴,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中之所以没有生产力概念,是因为他秉持西方线性、非对称、还原论思维方式,把生产力归结为要素禀赋,把生产力看成要素范畴而非整体范畴,“我认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是由它的要素决定的,决定了这个要素以后,就决定了它用什么样的技术,用什么样的产业,用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林毅夫: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得遵循比较优势。2016-08-24 澎湃新闻网)。由于林毅夫否认了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功能大于要素总和,把生产力仅仅归结为要素,所以在“新结构经济学”中只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概念,没有生产力概念。没有生产力概念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无法真正解释发展;其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均无科学依据与实践依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4%BA%A7%E5%8A%9B/165852?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