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什么是经济解释?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没有经济解释能力?
[
2019/04/07 21:38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经济解释?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没有经济解释能力?
经济解释 经济解释是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理论活动。人类科学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认识、研究、叙述(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活动,一是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解释活动是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由于每个经济学家从属于不同的经济学范式、拥有不同的经济学原理,所以每个经济学家对同一经济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从科学史的意义上,人类科学活动的两个方面——解释和建构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经济学家之所以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之所以高于经济学者,不仅在于能解释经济现象,而且在于他能建构自己的经济学范式。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经济学家不仅能解释经济现象,而且能建构经济模式——先是理论建构,尔后现实建构。解释是建构的前提,建构是解释的完成。理论建构是现实建构的起点,现实建构是理论建构的归宿。只有解释而无建构,那么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对同一个经济现实的经济解释将会无限多样,并最终陷入盲人摸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口水战中。这样的“经济解释”没有实际意义。所以经济解释与经济学建构不能分开——离开经济学建构的经济解释不成立,也没有意义。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之所以没有经济解释能力,是因为: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渗透线性思维方式,线性思维方式无法理解与把握五维空间方法、对称平衡论、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无法解释智慧经济、数字经济、附加值、赶超战略与赶超模式。
2、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推广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论”把创新归结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归结为要素禀赋,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带来的边际效率来定位创新,无法解释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把价值还原为价格,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附加值,也就无法解释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
4、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推广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论”无法正确定位经济主体性,把握经济规律性,无法理解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主体性与政府宏观调控,也就无法解释我国建国30年为什么要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
陈世清:大学思政课怎样正本清源?
[
2019/04/07 18:45 | by admin ]

陈世清:大学思政课怎样正本清源?
目前大学思政课正本清源面临两大理论难题或两大悖论:
1、 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市场化改革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是否仍然是指导思想?
2、 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和坚持中国话语权的关系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会不会成为“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基因优越论”即西方话语权的依据?
用对称逻辑解决上面两个悖论的方案:
1、 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把实证性与规范性统一的主体性思想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核心与灵魂,实现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市场化改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对称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国话语权的统一,把主体化改革定位为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对称,实现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规范化、实证化、系统化与科学化,在意识形态科学化的基础上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意识形态的一元化。
2、 确立发展、完善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改变改开以来高校因为把马克思主义和市场化改革对立起来造成的信仰缺失、指导思想混乱、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由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衍生出来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缺位状态,使大学思政教育和大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反民科思潮说明,长期以来由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衍生出来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缺位状态,已经严重降低了大学生包括博士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3、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统一,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化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话语权的不兼容状态。在对称逻辑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地位和当代中国话语权的统一,是通过空间交替展开时间之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当代中国话语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发展。
4、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地位和当代中国话语权的统一的基础上根本扭转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话语权长期霸占中国高校讲台的局面,肃清长期流行高校的“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基因优越论”的遗毒,把坚持西方话语权、试图用西方话语权为自己在中国的话语权背书、为自己的“精英”头衔背书的伪精英、文化汉奸清除出中国高校教师队伍。
5、停止教育产业化与高校自主办学,清除高校阻碍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环境,排除教育产业化与高校自主办学滋生出来的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对高校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