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
[
2020/03/11 10:31 | by admin ]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三十)
——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彻底垄断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的产物
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通过一系列制度体制机制设计与操纵社会价值观舆论导向利用教育产业这个平台对中国人民智力资源的垄断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本来以为可以畅通无阻一路凯歌一直延续辉煌,结果遭到硕果累累的民科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狗急跳墙。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长期以来为了最大限度垄断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以高校自主办学、合理不合法的名义公然篡改国家法律法规,设置种种障碍,编造种种谎言,制造种种谣言,通过制度体制机制设计和社会价值观舆论导向阻断民科第一流的科学成果得到国家承认的通道,剥夺民科第一流的科学成果得到社会承认的权利;当民科第一流的科学成果本身强大的证明力证明了他们的制度体制机制设计和社会价值观导向的荒谬与违法性质,就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无厘头的反民科浪潮和滥用公共话语权极力使民科边缘化并淘汰出局。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九)
——学术权贵化的产物
所谓“官科”,狭义指体制内科学家,广义指在自己研究领域取得教育部承认的海内外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人员。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官科”概念有从狭义向广义延伸、广义转化为狭义的趋向。从“官科”的定义及内涵演变可以看出,凡是官科的研究成果都是真科学、凡是民科的研究成果都是伪科学的学术评价标准,不是基于科学学原理的、规范的、负责任的学术评价,而纯粹是为了强制推行教育产业化使学术体制成为教育产业链中一个环节的产物,是教育产业化衍生教育行政化、教育行政化染指辐射带动学术行政化、学术行政化反哺教育行政化、在教育行政化和学术行政化的双向互动基础上形成的潜规则累积、叠加、迭代形成学术权贵阶层使学术权贵化的产物。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八)
——滥用公共话语权后面的学术话语权不当竞争
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经济学、对称管理学迄今已经面世10年,仍然不具备理解、把握、评价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经济学、对称管理学的范式底蕴、知识背景、理论功底、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根本不具备实时动态跟踪前沿科学发展,批判、扬弃、吸收新知识,跟随新科技革命成果调整旧知识结构的能力的真的假博士通过我国一段时间以来博士标配的人事制度迅速把持国家公共话语权机构,然后滥用自己所掌控的公共话语权及相关公共资源进行学术话语权不当竞争,假公济私,以公共话语权的名义把自己所处的旧的范式共同体披上“科学共同体”的外衣进行所谓的“同行评价”,排挤、贬低、抵制、抹杀、拒不承认假的真博士民科第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成果,寡廉鲜耻厚颜无耻不知羞耻恬不知耻地企图通过所谓“科学共同体”“主流学界”“不评论等于不评价、不评价等于不承认、不承认等于不成立”的公式“合理合法”劣币驱逐良币,极力使假的真博士民科第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成果边缘化,迫使其退出历史舞台,以牺牲人类文明发展、阻碍科学进步为代价维护学贵阶层、旧的范式共同体的既得利益,是反民科思潮的根本原因之一。
陈世清:真的假博士根本不具备真正搞科研、搞真正科研的主体资质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七)
虽然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极力宣传“博士标准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配论”“博士优越论”“博士水平不可超越论”,但学历化、课程化的“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培养模式根本培养不出能写真正的博士论文或科学论文的真的真博士,只能培养靠博士学历、课程背书的真的假博士,真的假博士根本不具备真正搞科研、搞真正科研的主体资质,使国家每年上万亿科研经费交给博士标配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官科打水漂,大学、科研机构通过博士标配的人事制度拥有清一色的“博士”、养尊处优每年坐拥国家大量科研经费除了制造大量文字垃圾外一事无成,而没有拿国家一分钱科研经费的民科却能硕果累累,取得改变人类历史、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突破性的从0到1的原创基础理论科学成果,这对于官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使官科体制、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真的假博士处于极为尴尬的地位,同时也宣告了我国僵化、异化的官科体制、教育体制与“攻读博士学位”的学历化课程化应试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彻底破产,宣告了真的假博士根本不具备真正搞科研、搞真正科研的主体资质,证明真正具备博士学力的民科才是科学研究的合格主体,真正具备博士学力的民科才是科学发展的主力军。这就是为什么官科、真的假博士要对民科取得的重大突破性、颠覆性、从0到1的原创科学成果集体抵制、恶毒攻击、全面围剿的根本原因。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六)
——反民科思潮是教育产业化扭曲颠倒人类文明价值体系的必然表现
反民科思潮说明我国长达40年的强制推行教育产业化的制度体制设计与社会价值观导向已经严重扭曲颠倒人类文明价值体系。人类文明价值体系不是以原创理论为核心而是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科学的发展不是原创理论的发展而是博士学历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以原创理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而是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发展,博士培养的目标不是培养博士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而是培养博士学习旧知识的能力,博士学位不是靠博士论文背书而是靠博士学历背书,博士培养模式不是训练博士科研能力而是攻读博士课程;培养出来的“博士”包括“博导”99.9%不知道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博士学位和博士学历的区别、博士学力和博士学历的区别,不但根本不具备科学素质、博士学力与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反具有扭曲变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既是扭曲颠倒人类文明价值体系的原因,也是扭曲颠倒人类文明价值体系的结果。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五)
——反民科思潮是教育产业化彻底失败的回光返照
我国改革开放实行教育产业化40年来培养的数十万计的博士没有一个能真正拿得出原创理论,没有一个在知识系统性、理论原创性、学术规范性、学风严谨性、课题前沿性、成果有效性方面能超过民科,这宣告了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制造的“博士神话”的破灭,戳穿了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编造的“博士人才论”、“博士标准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配论”、“博士优越论”、“博士水平不可超越论”的谎言,证明了我国学历化的博士培养模式、以我国学历化的博士培养模式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体制为核心的关门卖学分的教育产业化的彻底失败。反民科思潮是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惨败后维护面子的本能反弹,是教育产业化走投无路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回光返照。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四)
——反民科思潮的理论基础“博士标准论”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三)
——从北大校长和科学素质有关的常识性错误看反民科思潮的根源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二)
以潜规则为基础、逆选择逆淘汰为核心的官科体制彻底瓦解破坏了我国人才与成果的正反馈机制,潜规则与逆选择逆淘汰累积叠加迭代形成的官科价值体系在终端成果方面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使官科体制身份和身价、头衔和水平形成巨大反差,靠自身的真才实学、真正成果或临时搭建“正反馈”机制实现平衡、冲破这个障碍根本不可能,只能靠反民科来强行冲破这个障碍,以强制实现官科扭曲的价值体系的表面完整性。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一)
教育产业化 是把教育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改革取向,经过教育产业化改革使教育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在把中国人民的智力资源最大限度通过教育产业这个平台纳入GDP增长统计数据源的同时,使中国人民的智力资源为高校带来利润最大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产业化是典型的、彻头彻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不是一般的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社会资源与中国人民的发展权。教育产业化及围绕教育产业化制定的制度、体制、机制设计与社会价值观导向严重扭曲颠倒了人类文明价值体系,颠倒了学历和学力之间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和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破坏了国民创新体系,剥夺了贫穷家庭后代平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使GDP、人均GDP指数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实际生活水平,使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大大降低,是改革的异化与社会的后退。教育产业化是教育行政化、学术行政化的根源。教育行政化、学术行政化是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是教育产业化的根源。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十)
由于目前我国拥有名校博士头衔的高校自主办学主体自己根本不具备理论原创能力,不可能以原创理论为核心建立学术评价标准,按照他们自身标准量身定做、设计、推广的“科班论”、“民科论”、“官科论”、“刊物级别论”、“核心期刊论”、“SCI收录论”、“评奖级别论”、“双顶级论”、“影响因子论”、“论文引用率排名论”、“同行评价论”、“博士标准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配论”的“学术评价标准”严重违背科学学原理,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用这些“学术评价标准”引导、领导、主导、指导中国高校的博士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博士不知原创理论为何物,不知原创理论是怎么产生的,原创理论对科学发展、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博士学位和原创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以致把原创理论看成怪物,把创立原创理论的民科看成神经病+精神病+智商50+250.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九)
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开动一切宣传工具、动用一切舆论力量,极力鼓动青年学子拼学历、拼学位、拼大学本次,把拿到世界顶级名校博士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否认原创理论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在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制度、体制、机制设计与社会价值观导向中把学历摆在学力之上,把学历的学术地位与社会价值摆在原创理论之上,不是以学术为标杆提升学历,而是以学历为标尺剪裁学术,把教育产业的发展凌驾于社会发展、社会其他一切领域的发展之上,否认一切自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否认一切自学成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否认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只承认科班学习不承认非科班学习,只承认科班知识不承认非科班知识,只承认科班成果不承认非科班成果,只承认科班人才不承认非科班人才,把教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的GDP数值作为GDP增长指数的主要参数,成为GDP增长方式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产业化的制度、体制、机制设计与价值观导向严重扭曲颠倒人类文明价值体系,是反民科思潮得以滋生、发展、壮大的社会大环境。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八)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使马克思主义被整体边缘化。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七)
为什么霍金把追光和时间倒流混为一谈是科学?因为霍金是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剑桥大学物理学教授;为什么陈世清把追光和时间倒流区别开来是伪科学?因为陈世清是民科!
剑桥大学口含天宪,民科狗嘴里能吐出象牙?——长达40年的教育产业化、关门卖学分、与教育产业化关门卖学分配套的制度体制机制设计与价值观导向形成的全民族科班思维方式是反民科思潮的思想认识根源。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六)
教育产业化政策+高校自主办学形成的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巩固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极力推动使学历金字塔结构和社会人才金字塔结构重合,硕果累累的民科的存在成为他们实现这一计划不可跨越的障碍,所以他们必欲除之而后快,是反民科思潮的体制根源。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五)
学力和学历是两个概念;标志学力层级的学位和标志学校学习经历累计的学历本来是没有内在必然联系的两条人才形成的路径。学力并不以学历为必要前提;北大校长林建华的学历和学力的相关度说明,学历也并不必然形成学力。学历和学力是否正相关,高学历是否能转变成高学力,要看教育体制是否科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历,只能是学历递增、学力递减;大量事例证明,“傻得像博士”不仅仅是调侃,而且是客观事实。在知识爆炸时代不能转变为学力的高学历只是作茧自缚、故步自封的负资产。所谓“真的假博士”就是有博士学位证书却无博士学力的“博士”。不知天高地厚却自我感觉良好的真的假博士是反民科思潮的主力军。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四)
用西方话语权为自己在中国的话语权背书、为自己在中国的“精英”头衔背书的伪精英、文化汉奸是反民科思潮的背后推手。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三)
长达40年的教育产业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大学形成的科班思维方式,使大学生把学力的“力”看成错别字,根本不知道、无法理解学历以外的学习,把学历以外的学习看成怪物、神经病。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二)
作为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的衍生品的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的边缘化,实践是真理的源泉、动力、标准与目的被当做过时的意识形态被抛弃,博士是真理的源泉、动力、标准与目的成为新的、大学与西方“国际惯例标准”接轨的时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一)
为教育产业化政策目标服务的学术体制包括学术评价体制极力推动以博士学历为学术评价标准与检验真理标准。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十)
逆选择逆淘汰的干部人事制度和潜规则横行的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分配体制长期累积叠加迭代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形成脑满肠肥养尊处优不学无术位高权重占用大量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却拿不出任何真正的学术成果的被称为“家鸡科学家”的“精英”学贵阶层,另一方面形成“住地下室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没有占用国家任何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却硕果累累被称为“野鸡科学家”的草根民科阶层,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反民科浪潮既可以取得学贵“精英”阶层的心理平衡,又可以强制实现社会“均衡”。这种反方向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转化驱动产生的负能量,是反民科思潮的动力之一。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九)
目前的博士培养模式、培养博士的质量根本无法真正支撑“博士标准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配论”、“博士优越论”、“博士水平不可超越论”,自我感觉良好的真的假博士是反民科思潮的主体因素。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八)
旧的范式共同体打着“科学共同体”的旗号对新范式科学成果进行打压,使新范式科学成果长期不能形成学界主流,是反民科思潮的思想根源。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七)
在教育产业化、教育行政化、学术行政化+高校自主办学的体制下产生一大批脑满肠肥、养尊处优、大腹便便、不学无术的学界新贵或学界显贵,形成有着极大话语权、庞大关系网、巨大影响力、举手投足足以操纵控制学界风向的学贵阶层、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为了维护巩固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设计建构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并利用社会关系资源推动建立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人才体制,与此同时对民科的第一流的科学成果长期集体抵制、极力贬低,是反民科思潮的社会基础。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六)
在中国高校不管文科还是理工科总体上被西方话语权把控的情况下,以博士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实际上是西方话语权的表现形态,反民科是西方话语权对中国话语权的绞杀。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五)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国家在中国留学生中培养的大量真的假“博士”和中国教育产业化既得利益集团(其中相当一部分有西方学业背景,有西方名校博士头衔)在西方话语权、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分配、中国干部人事制度体制设计及人事安排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对于西方文化基因优越论、西方文明中心论有深刻共识,他们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理念遥相呼应、默契配合、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互相吹捧、步调一致,形成一个庞大的、通过科班思维方式、宣传灌输科班思维方式来宣传“西方文化基因优越论”、“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是中国反民科思潮的强大社会力量。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国家在中国留学生中培养大量真的假“博士”, 以“博士”身份取得话语权后渗透中国大陆、祸害中华民族,在中国极力鼓吹“西方文化基因优越论”、“西方文明中心论”,通过把控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权,设计、推动把中国人的学术评价话语权拱手让给美国人的学术评价标准,为剥夺中国人民的话语权、否定中国人民的创新思维、扼杀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贬低中国人民的创新能力、践踏中国人民的创新成果、剥夺中国人民的创新权利、摧毁中国国民创新体系、大量引进西方原版教材、大力推销西方价值观念、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名在使中国成为中华文化沙漠的同时使中国成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提供人种学、民族学、文化学、科学学、心理学、逻辑学根据与科学史依据。西方敌对国家在中国留学生中培养的真的假“博士”是中国反民科思潮的始作俑者和重要推动力。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三)
由于目前我国拥有名校博士头衔的高校自主办学主体自己不具备原创能力,不可能以原创理论为核心建立学术评价标准,其设计、推广的“科班论”、“民科论”、“官科论”、“刊物级别论”、“核心期刊论”、“SCI收录论”、“评奖级别论”、“双顶级论”、“影响因子论”、“论文引用率排名论”、“同行评价论”、“博士标准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配论”的“学术评价标准”严重违背科学学原理,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用这些“学术评价标准”引导、领导、主导、指导中国高校的教学体制与科研体制造成我国高校虽占有国家大量科研经费却不但鸟不拉屎而且狗也不拉屎出不了真正的原创理论成果,在硕果累累的民科目前相形见绌,就促使一批不知天高地厚自我感觉良好的真的假博士整天一只手柱着一根金箍棒一只手对着民科竖起中指指着鼻子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大喊大叫喊打喊杀以取得自己心理平衡和维护中国高校自主办学主体的话语权。反民科思潮就是这样产生的。
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二)
之所以目前我国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与以原创理论为核心的人类文明终端正反馈机制处于尖锐对立之中,根本原因之一是因为目前我国拥有名校博士头衔的高校自主办学主体自己不具备原创能力,不可能以原创理论为核心建立学术评价标准,其设计、推广的“科班论”、“民科论”、“官科论”、“刊物级别论”、“核心期刊论”、“SCI收录论”、“评奖级别论”、“双顶级论”、“影响因子论”、“论文引用率排名论”、“同行评价论”、“博士标准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配论”的“学术评价标准”只是高校自主办学主体以自己为标准量身定做的怪物,与学术话语权有关,与原创理论无关,与真正的学术评价标准也无关。
陈世清:反民科思潮的根源是什么?(一)
反民科思潮说明,目前我国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与以原创理论为核心的人类文明终端正反馈机制处于尖锐对立之中,大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教育的终端正反馈机制与人类文明的终端正反馈机制本来是一致的;之所以产生对立和冲突完全是我国教育产业既得利益集团极力把学业和学历划等号、学业成功和人生成功划等号,极力推动建立以学业成功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推动以博士学历为核心建立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并且用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打压以原创理论为核心的人类文明终端正反馈机制造成。由于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教育产业链终端正反馈机制严重违背教育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与科学发展规律,所以必将被人类文明发展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