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姜萍为什么不接受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的邀请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六):案例说理(七十三)
[
2024/11/24 13:09 | by admin ]

陈世清:姜萍为什么不接受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的邀请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六):案例说理(七十三)
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的出题方式属于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教育产业界的数学出题方式属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两者是相互之间不可兼容、不可通约的数学范式。姜萍的从实际应用出发的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刚好和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吻合,所以取得高分是正常的,不被长期浸淫在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中不可自拔的数学“高学历学霸”所理解也是必然的。如果姜萍接受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的邀请,只能是自取其辱,自讨没趣,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这么干,何况姜萍这个级别的人才。
反姜萍分子之所以极力怂恿姜萍参加所谓的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是试图给姜萍下套,姜萍是不会上当的。
陈世清:姜萍不是天才,是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五):案例说理(七十二)
[
2024/11/24 11:18 | by admin ]

陈世清:姜萍不是天才,是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五):案例说理(七十二)
掌握了理论和实践相对称的非线性思维方式取得优异成绩,不是“天才论”后面的线性思维方式所能解释和理解的。姜萍不是天才,而是思维方式和奥数冠军、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学历学霸”不同的、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那些秉持线性思维方式的奥数冠军、数学教授、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学历学霸”之所以不可能成为数学家,是因为他们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这次姜萍事件背后的最深层次的本质,是两种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及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不同的学习、研究的结果。
夏虫不可以与语冰。所以,少一些喧闹,多一点包容;与其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精心编造姜萍和王老师“造假”、“作弊”的能自圆其说欺世惑众天马行空耸人听闻的“天书”,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学习对称逻辑非线性思维方式。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