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用学习心理学证明“姜萍定理”——“姜萍定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七)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十四):案例说理(101)@阿里达摩院扫地僧

从学习心理学来看,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愿意自学、也有能力自学的人,不管是不是天才,其主动学习的效果不亚于在世界一流大学被动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非常强调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性思考,给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大学生同样一门专业课平常学分考试能考90多分,到考研究生时多数只能考2-30多分,最后大部分靠外语过关+科班出身录取来看,为拿学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快就会忘掉,学校课程系统性不等于头脑中的知识系统性。诚然,科学研究需要知识的积累,但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积累绝不能靠学分累积来完成。死记硬背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接,靠死记硬背学分累积形成的课程系统性根本无法在人脑中真正形成主体性、整体性、系统性、有效性的知识体系。为什么自诩科班出身具备强烈优越感的反民科人士除了对民科进行非常恶毒的人身攻击,没有看见他们对民科的“科妄”理论做出任何理性的剖析?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运用头脑中的课程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又源于他们学到的课程知识根本没有形成头脑中的知识系统性。用实践中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创造性目标和个人兴趣为了探索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创造性目标倒逼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才能使外在的信息和知识真正在人脑中形成能够产生创造力的知识系统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员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远远不如非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员的根本原因。认为只有科班按部就班学习几十门课程才有知识系统性,才能出真正的科学成果,非科班没有按部就班学习几十门课程所以没有知识系统性,不能出真正的科学成果,只能出科妄思想伪科学理论的科班思维方式没有科学根据和事实根据。

所以,只要是综合性、灵活性、跨度大、应用型强的考试场合,科班出身的“高学历学霸”考不过自学能力强也出于兴趣喜欢自学的中专生姜萍很正常,双方不在一个学习赛道上。

对于出原创理论成果必要条件的科学方法论,诸如直觉方法、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平衡方法、五维空间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公理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典型分析方法、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原创理论与经世致用的学术评价标准,不但都可以自学,而且以自学为前提。其中的直觉方法,则只能自学,老师根本教不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自发产生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至于出原创理论成果的关键一环——灵感,是上帝给勤于思考、自觉思考者的礼物。所以根据学习心理学,“姜萍定理”可以成立,因为酷爱服装设计而兴趣偏微分方程的姜萍名列全球数学12强绝对真实可靠,不是作弊造假。

陈世清:用科学学原理证明“姜萍定理”——“姜萍定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六)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十三):案例说理(100)@阿里达摩院扫地僧

真正的原创科研成果是怎么产生的?是理论和理论、实践和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大跨度的碰撞中产生的,其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一条红线,而不是应试教育学分导向刷题取得高分产生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例外。当今量子时代任何真正原创的科研成果,都是跨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成果,学科跨度越大,原创度也越大。这是科学学的基本原理。姜萍紧贴服装设计学习偏微分方程,把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统一起来,为自己从学习转化为研究提供了一以贯之的坦途。为什么姜萍是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就是因为她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学习为顺利转化为研究打下基础,研究反过来倒逼学习效率。所以姜萍定理有科学学依据。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