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功学(三十三):困局管理与危机管理
[
2007/01/31 11:50 | by admin ]

困局管理是比危机管理更深层次的管理。
经济困局的本质:企业内外人和人、人和物的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困局的根源:人类新的实践模式所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范式、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管理模式同现有的经济学范式、经济模式、管理模式之间的不对称。
经济活动的对称,归根到底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称。其他一切具体的对称,如贡献与索取的对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对称、产品定位与营销手段的对称、知名度与资信度的对称等等,无一不是这一根本对称的具体体现。什么时候对称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企业就发展,否则就陷入困局。而摆脱困局,靠的也就是变不对称为对称。
2007.1.8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济困局的本质:企业内外人和人、人和物的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困局的根源:人类新的实践模式所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范式、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管理模式同现有的经济学范式、经济模式、管理模式之间的不对称。
经济活动的对称,归根到底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称。其他一切具体的对称,如贡献与索取的对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对称、产品定位与营销手段的对称、知名度与资信度的对称等等,无一不是这一根本对称的具体体现。什么时候对称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企业就发展,否则就陷入困局。而摆脱困局,靠的也就是变不对称为对称。
2007.1.8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三十二):和谐管理是对称管理
[
2007/01/31 11:50 | by admin ]

和谐管理就是对称的管理,对称的管理就是有机的管理。只有系统把握社会、企业、个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对称关系,才能使企业有序运作,生产有序发展。
和谐管理模式:双赢合作、蛋糕做大,宽严相济、有张有弛,物尽其流、人尽其用,信息通畅、资源共享,企业诚信、团队精神,机会平等、良性竞争,有序扩张、稳定发展。
天地人遵循着同一的规律,万事万物是一个对称的有机整体。重合轻分,要对称不要极端,源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对称思想。要合而为一,就必须求和,“和”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西周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易•乾卦•彖传》曰:“乾道变化,各自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的对称模式是“气一阴阳一五行”。
所谓矛盾,就是不对称;所谓不对称,就是时空层次的错位。所谓对称,就是矛盾的扬弃,就是矛盾各方面各就各位,找到合适的时空层次定位。不对称向对称转化,就是矛盾向和谐转化,就是宇宙的发展、哲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实践的发展,也就是企业的发展。
2007.1.7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和谐管理模式:双赢合作、蛋糕做大,宽严相济、有张有弛,物尽其流、人尽其用,信息通畅、资源共享,企业诚信、团队精神,机会平等、良性竞争,有序扩张、稳定发展。
天地人遵循着同一的规律,万事万物是一个对称的有机整体。重合轻分,要对称不要极端,源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对称思想。要合而为一,就必须求和,“和”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西周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易•乾卦•彖传》曰:“乾道变化,各自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的对称模式是“气一阴阳一五行”。
所谓矛盾,就是不对称;所谓不对称,就是时空层次的错位。所谓对称,就是矛盾的扬弃,就是矛盾各方面各就各位,找到合适的时空层次定位。不对称向对称转化,就是矛盾向和谐转化,就是宇宙的发展、哲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实践的发展,也就是企业的发展。
2007.1.7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三十一):中庸即对称
[
2007/01/31 11:49 | by admin ]

中庸即对称,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称关系。对称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深层关系,中庸是人生观也是社会历史观。
中庸管理通过建立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对称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取得个人的进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庸管理是无为有为的对称,无为是退,有为是进,表面是无为,实际是有为。无为无不为。
中庸管理是退和进的对称,是以退为进,退一步进两步。退是手段,进是目的。退表面上是被动,实际上是主动。
中庸管理是宽与柔的对称,宽与柔是放,刚与严是收。通过刚柔相济,宽严交替,达到既控制又使用的目的。领导不是统治,管理不是管制。恩威之道一张一弛。
2007.1.6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中庸管理通过建立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对称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取得个人的进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庸管理是无为有为的对称,无为是退,有为是进,表面是无为,实际是有为。无为无不为。
中庸管理是退和进的对称,是以退为进,退一步进两步。退是手段,进是目的。退表面上是被动,实际上是主动。
中庸管理是宽与柔的对称,宽与柔是放,刚与严是收。通过刚柔相济,宽严交替,达到既控制又使用的目的。领导不是统治,管理不是管制。恩威之道一张一弛。
2007.1.6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三十):资产的“加法”与“乘法”
[
2007/01/31 11:48 | by admin ]

财产不等于资产,资本是二次创业的翅膀。不要以为风险与机会成正比,只有精打细算才能出财阀,该出手时才出手。效率不等于效益,运营也不等于经营。要不要合伙、要不要合资、要不要负债、要不要上市、负债的比例、银行贷款与债券的关系,都要权衡利弊、三思而行,才能使财产变资产。
财产不等于资产,财产转为资产要靠增值;资产不等于财产,资产要转变成财产要靠发展。发展靠什么?靠对称,靠各种生产要素的均衡与互补。生产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种生产要素协调有序,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在这里,要把“增长”与“发展”区别开来。增长是直线的,发展是系统的、对称的。只有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均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所以,财产只有加法,资产只有乘法,财产的加法是资产乘法的结果。
在知识经营时代,资产的动态平衡过程靠知识的主导、渗透、催化。
任何一个时期,其经营结构都是对称的。工业经营时期,一般知识和资源优化配置相对称;智慧经营时期,创新性知识和资源优化再生相对称。资源优化再生,就是资源的裂变与聚变。
只有提高资本的含金量,才能实现从人本到知本到资本的转换。而资本的含金量,就是知识的含金量,创新的含金量。
资本的含金量提高了,财产与资产的功能的区别,就是“加法”与“乘法”的区别。
2007.1.1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财产不等于资产,财产转为资产要靠增值;资产不等于财产,资产要转变成财产要靠发展。发展靠什么?靠对称,靠各种生产要素的均衡与互补。生产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种生产要素协调有序,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在这里,要把“增长”与“发展”区别开来。增长是直线的,发展是系统的、对称的。只有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均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所以,财产只有加法,资产只有乘法,财产的加法是资产乘法的结果。
在知识经营时代,资产的动态平衡过程靠知识的主导、渗透、催化。
任何一个时期,其经营结构都是对称的。工业经营时期,一般知识和资源优化配置相对称;智慧经营时期,创新性知识和资源优化再生相对称。资源优化再生,就是资源的裂变与聚变。
只有提高资本的含金量,才能实现从人本到知本到资本的转换。而资本的含金量,就是知识的含金量,创新的含金量。
资本的含金量提高了,财产与资产的功能的区别,就是“加法”与“乘法”的区别。
2007.1.1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二十九):战略和细节哪个更重要
[
2007/01/31 11:47 | by admin ]

战略和细节到底哪个更重要?
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
战略和细节都是企业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二者都可以决定成败。
战略与细节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缺一不可,是一对对称的范畴。
只有战略与细节的对称,才是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分开来看,战略与细节只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没有正确的战略,企业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非摔跤不可;没有细节,也制订不出好的战略;就算有了好的战略,没有细节,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所谓魔鬼藏于细节之中,上帝与细节同在,说的就是战略寓于细节之中。
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关系,实际上就是程序关系。
战略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归根结底是程序决定成败。要把战略与细节结合起来,程序很重要。没有科学的程序,就没有好的战略和准确定位的细节。
战略离不开细节。战略渗透到企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品牌建设、产品定位、机构改造、人才选择、市场开发,知识运营、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以至我们说细节是战略的载体。
战略和细节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本质和现象、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根据全息关系的原理,整体决定部分和细节决定成败之间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细节决定成败,恰恰是整体决定部分的证明。
战略和细节的相互渗透,就是全息管理。细节之所以能够决定成败,就是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企业的“全息元”,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6.12.15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
战略和细节都是企业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二者都可以决定成败。
战略与细节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缺一不可,是一对对称的范畴。
只有战略与细节的对称,才是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分开来看,战略与细节只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没有正确的战略,企业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非摔跤不可;没有细节,也制订不出好的战略;就算有了好的战略,没有细节,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所谓魔鬼藏于细节之中,上帝与细节同在,说的就是战略寓于细节之中。
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关系,实际上就是程序关系。
战略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归根结底是程序决定成败。要把战略与细节结合起来,程序很重要。没有科学的程序,就没有好的战略和准确定位的细节。
战略离不开细节。战略渗透到企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品牌建设、产品定位、机构改造、人才选择、市场开发,知识运营、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以至我们说细节是战略的载体。
战略和细节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本质和现象、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根据全息关系的原理,整体决定部分和细节决定成败之间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细节决定成败,恰恰是整体决定部分的证明。
战略和细节的相互渗透,就是全息管理。细节之所以能够决定成败,就是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企业的“全息元”,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6.12.15 本文已收入《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