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功学(十):人格与价值
[
2007/01/15 11:26 | by admin ]

价值可以比较,使用价值可以比较,生产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劳动可以比较,人的价值大小、有无、正负可以比较。
所以人格有高低,价值有大小。
以诚经商的人,和“无奸不商”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正像金子的使用价值大于沙子的使用价值、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价值大于机械打字机一样。不同商人的价值不但可以比较,而且应当比较,人们正是在自发的比较中进行选择、交易、合作。
经商先做人, 就是做有价值的人。只有以创业的心态经商, 才能做有价值的人;只有做有价值的人,才能经营有价值的产品;只有经营有价值的产品,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经商成功。
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将促进经商者优胜劣汰,使诚信代替奸诈、守信代替违约,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地向前发展。
所以人格是最大的资本。
2004.11.7 本文已收入《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所以人格有高低,价值有大小。
以诚经商的人,和“无奸不商”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正像金子的使用价值大于沙子的使用价值、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价值大于机械打字机一样。不同商人的价值不但可以比较,而且应当比较,人们正是在自发的比较中进行选择、交易、合作。
经商先做人, 就是做有价值的人。只有以创业的心态经商, 才能做有价值的人;只有做有价值的人,才能经营有价值的产品;只有经营有价值的产品,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经商成功。
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将促进经商者优胜劣汰,使诚信代替奸诈、守信代替违约,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地向前发展。
所以人格是最大的资本。
2004.11.7 本文已收入《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九):权力制高点
[
2007/01/10 11:25 | by admin ]

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为领导。所谓领导,就是引导;所谓引导,就是服务。领导者手中有权,但用权必须遵循进退规则。只退不进天下大乱,只进不退滥用职权。以心为本,有进有退,有序进退,使人心服口服,服从领导,从而实现领导者的领导目标,就是和谐领导。
和谐领导,是规则也是谋略。
三国时期,孟获领导的蛮邦不断骚扰南方。
诸葛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攻占人心,而非城池;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赢得人心是最关键的。”
在交战中,诸葛亮设下陷阱,七次掳获孟获,然而诸葛亮没有惩罚或处死他,而是以食物和美酒款待。孟获垂泪不止,跪倒在地,终于臣服。诸葛亮重新让他登上王位,将征服的土地全部归还,然后带领军队返营,没有留下任何驻军,南方的威胁终于解除了。
和谐领导,是谋略也是规则。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每个人都想为她找个丈夫。许多年轻又有身份的伯爵都展开竞逐,期冀得到女王的青睐。她不阻止,也不拒绝,她十分平静,每个前来求婚的人似乎都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她喜欢自己,但是谁也把握不准她到底喜欢哪一个。
伊丽莎白不发表意见的态度,让她成为一颗遥远的星星,成了所有人崇拜的对象,成了人们心中女神的化身。她在位期间,英国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刘邦出身于破落农民家庭,起兵时的兵力与声望远远不能与旧贵族出身的项羽相比。但是,刘邦有用人的胸怀与远见,认识到张良善谋而自己不如,萧何善财而自己不如,韩信善兵而自己不如,用其所长,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刘邦的三个“吾不如”,说明他既能识人又能自识。一个四海之尊、至高无上的皇帝敢于承认,并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承认自己“不如”人臣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刘邦用人的进退谋略,正是刘邦作为领导的高明之处。
伊丽莎白、诸葛亮、刘邦因为都懂得和谐领导,运权的进退规则,所以都在治国安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和谐领导、有序运权是领导者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规则是规律,也是谋略;进退是艺术,更是风范。这个谋略与风范,就是通过无为与有为、控制与使用、权威与权术、诚信与诚府、激励与鞭策等的辨证关系来展现。只要和谐领导,才能掌握管人用人的谋略,展现有序进退的风范,从而抢占权力制高点。权力制高点就是领导制高点、人才制高点、财运制高点。
2004.11.6 本文已收入《和谐领导》,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和谐领导,是规则也是谋略。
三国时期,孟获领导的蛮邦不断骚扰南方。
诸葛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攻占人心,而非城池;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赢得人心是最关键的。”
在交战中,诸葛亮设下陷阱,七次掳获孟获,然而诸葛亮没有惩罚或处死他,而是以食物和美酒款待。孟获垂泪不止,跪倒在地,终于臣服。诸葛亮重新让他登上王位,将征服的土地全部归还,然后带领军队返营,没有留下任何驻军,南方的威胁终于解除了。
和谐领导,是谋略也是规则。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每个人都想为她找个丈夫。许多年轻又有身份的伯爵都展开竞逐,期冀得到女王的青睐。她不阻止,也不拒绝,她十分平静,每个前来求婚的人似乎都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她喜欢自己,但是谁也把握不准她到底喜欢哪一个。
伊丽莎白不发表意见的态度,让她成为一颗遥远的星星,成了所有人崇拜的对象,成了人们心中女神的化身。她在位期间,英国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刘邦出身于破落农民家庭,起兵时的兵力与声望远远不能与旧贵族出身的项羽相比。但是,刘邦有用人的胸怀与远见,认识到张良善谋而自己不如,萧何善财而自己不如,韩信善兵而自己不如,用其所长,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刘邦的三个“吾不如”,说明他既能识人又能自识。一个四海之尊、至高无上的皇帝敢于承认,并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承认自己“不如”人臣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刘邦用人的进退谋略,正是刘邦作为领导的高明之处。
伊丽莎白、诸葛亮、刘邦因为都懂得和谐领导,运权的进退规则,所以都在治国安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和谐领导、有序运权是领导者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规则是规律,也是谋略;进退是艺术,更是风范。这个谋略与风范,就是通过无为与有为、控制与使用、权威与权术、诚信与诚府、激励与鞭策等的辨证关系来展现。只要和谐领导,才能掌握管人用人的谋略,展现有序进退的风范,从而抢占权力制高点。权力制高点就是领导制高点、人才制高点、财运制高点。
2004.11.6 本文已收入《和谐领导》,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成功管理学(七):天才的最终标准
[
2007/01/05 11:24 | by admin ]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
学前教育是培养天才的关键阶段。使天才不被学校扼杀的关键和前提是学前教育。
如果学前教育打下了天才的扎实基础,学校教育就扼杀不了天才。很遗憾,现在的学前教育成了为学校教育做准备的学前辅导班,使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了直线延续的链条,学前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这非常不利于天才的培养。
学前教育阶段,是为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打下基础。天才亲子教育模型,是建立智商、情商、财商、健商、和商的对称关系。这种对称关系,必将发挥出最佳功能。
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最终标准,就是使孩子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为自己创造财富。
2004.11.5 本文已收入《培养富孩子》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学前教育是培养天才的关键阶段。使天才不被学校扼杀的关键和前提是学前教育。
如果学前教育打下了天才的扎实基础,学校教育就扼杀不了天才。很遗憾,现在的学前教育成了为学校教育做准备的学前辅导班,使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了直线延续的链条,学前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这非常不利于天才的培养。
学前教育阶段,是为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打下基础。天才亲子教育模型,是建立智商、情商、财商、健商、和商的对称关系。这种对称关系,必将发挥出最佳功能。
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最终标准,就是使孩子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为自己创造财富。
2004.11.5 本文已收入《培养富孩子》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九):欣赏自己的缺陷
[
2006/12/31 11:22 | by admin ]

管理即谋人。谋人,可以抓住管理的根本。
和谐管理,就是管理者的和谐心态。管理人生活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生活在不良的环境里,应首先学会自我超越,保持和谐的心态,使自己轻松愉快地管理。
和谐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管理,就是品人、识人、找人、选人、育人、用人、管人、容人、留人的层层递进、有序运作、随机应变、一环扣一环,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和谐管理,就是使被管理者的人和事对称,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庄子》中的子舆有很多缺陷:驼背、隆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的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怨不会入侵到我心中。”
能使你的被管理者像这位子舆坦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的缺陷,毫不自暴自弃,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化劣势为优势,就是和谐管理。
2004.10.8 本文已收入《和谐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和谐管理,就是管理者的和谐心态。管理人生活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生活在不良的环境里,应首先学会自我超越,保持和谐的心态,使自己轻松愉快地管理。
和谐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管理,就是品人、识人、找人、选人、育人、用人、管人、容人、留人的层层递进、有序运作、随机应变、一环扣一环,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和谐管理,就是使被管理者的人和事对称,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庄子》中的子舆有很多缺陷:驼背、隆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的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怨不会入侵到我心中。”
能使你的被管理者像这位子舆坦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的缺陷,毫不自暴自弃,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化劣势为优势,就是和谐管理。
2004.10.8 本文已收入《和谐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成功管理学(六):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成功学
[
2006/12/25 11:22 | by admin ]

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客观规律,形成知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成功学。在自然和社会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知识只是少数人成功的工具,与大多数人的成功不沾边。在人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高扬的今天,用成功学来定位整合各门科学、各类知识,使各门科学知识都成为成功学的分支,似乎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以成功学来定位整合各门科学,体现了科学的主体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同科学主义的积极的动态的统一,也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精神。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以成功学来整合各门科学,是经济领域 “哥白尼革命”的发展方向。
2004.10.7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2004.10.7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