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功学(五):我对MBO的看法
[
2006/11/20 11:14 | by admin ]

现在炒得很热的MBO即管理层收购问题,本人认为,只要放在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考察就会得到迎刃而解。应该把管理层收购建立在完善的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规范,使之成为整个劳动力产权制度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建立在内部人控制的基础上,成为管理者拍卖国有资产的一个环节。离开了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国有资产要么一放就乱,拍卖甚至变相侵吞了事;要么一抓就死,回到计划经济老路。建立完善劳动力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消费、分配、流通、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市场不相信“外部性”;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任何一个部门都是生产领域,都在对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起直接间接的作用。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不仅仅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功能,更不是某个生产要素。公正与效益有内在的统一性;社会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速度。
2004.7.9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消费、分配、流通、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市场不相信“外部性”;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任何一个部门都是生产领域,都在对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起直接间接的作用。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不仅仅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功能,更不是某个生产要素。公正与效益有内在的统一性;社会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速度。
2004.7.9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四):当今世界谁骗谁
[
2006/11/10 11:12 | by admin ]

有一个人来到上帝面前说有人骗了他。
上帝问他:“你怎样受骗的呢?”这个人说:“他说他能够把任何一种金属变成金子。他做给我看了,我亲眼看见了事情的发生,千真万确。他劝我把所有的金子带来,他能使它变成十倍的金子。因此我带来了我所有的金银首饰,而他竟然拿着这些逃走了。”
上帝晓谕他:“是你的贪婪骗了你,责任不完全在别人身上。你是贪婪的,而贪婪是愚蠢的。也就是你希望你的金银首饰变成十倍多的那个念头骗了你。别人只不过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你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他不骗你,你也会被别的人骗,终有一天你的贪婪会使你受骗。”
赚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当然无可厚非。可是有些人只想不劳而获,这种念头未免过于简单了一点。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被骗走财物,这些人虽然值得同情,然而他们受骗的动机(想不劳而获)却又可悲,如果这些人不存贪欲之心,又怎能令骗子如愿以偿呢?
有人想骗你,这说明你有某种倾向希望受骗。如果某人对你撒谎,这意味着你和谎言有某种亲和力。一个真实的人不可能受骗,一个生活在真实中的人不可能成为说谎者的牺牲品。
想不劳而获的人,只要有利可图,就连对方是魔鬼都愿以上宾招待。虽然金钱的魔力“可使鬼推磨”,但这种鬼却有点惹不得,它会害得人一蹶不振。所以,想赚钱的人还是确定自己的着眼点,凭自己的劳动和力量去求取。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即使真的掉在你脚下,那也只是骗子为你设下的陷阱而己。
经商的人有两大类:干事业的与仅仅想发财的。如果经商只是想发财,就特别容易被人骗甚至要去骗人。既想发财又不想被骗或骗人,就必须以创业的心态经商,把人格看成创业的最大资本,在提高自身素养上比别人下更多的工夫。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学会做人。但经商先做人,更有意义。
2004.7.7 本文已收入《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上帝问他:“你怎样受骗的呢?”这个人说:“他说他能够把任何一种金属变成金子。他做给我看了,我亲眼看见了事情的发生,千真万确。他劝我把所有的金子带来,他能使它变成十倍的金子。因此我带来了我所有的金银首饰,而他竟然拿着这些逃走了。”
上帝晓谕他:“是你的贪婪骗了你,责任不完全在别人身上。你是贪婪的,而贪婪是愚蠢的。也就是你希望你的金银首饰变成十倍多的那个念头骗了你。别人只不过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你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他不骗你,你也会被别的人骗,终有一天你的贪婪会使你受骗。”
赚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当然无可厚非。可是有些人只想不劳而获,这种念头未免过于简单了一点。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被骗走财物,这些人虽然值得同情,然而他们受骗的动机(想不劳而获)却又可悲,如果这些人不存贪欲之心,又怎能令骗子如愿以偿呢?
有人想骗你,这说明你有某种倾向希望受骗。如果某人对你撒谎,这意味着你和谎言有某种亲和力。一个真实的人不可能受骗,一个生活在真实中的人不可能成为说谎者的牺牲品。
想不劳而获的人,只要有利可图,就连对方是魔鬼都愿以上宾招待。虽然金钱的魔力“可使鬼推磨”,但这种鬼却有点惹不得,它会害得人一蹶不振。所以,想赚钱的人还是确定自己的着眼点,凭自己的劳动和力量去求取。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即使真的掉在你脚下,那也只是骗子为你设下的陷阱而己。
经商的人有两大类:干事业的与仅仅想发财的。如果经商只是想发财,就特别容易被人骗甚至要去骗人。既想发财又不想被骗或骗人,就必须以创业的心态经商,把人格看成创业的最大资本,在提高自身素养上比别人下更多的工夫。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学会做人。但经商先做人,更有意义。
2004.7.7 本文已收入《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管理成功学(三):经济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
2006/10/31 11:11 | by admin ]

企业的边界问题是全球经济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我认为要解开这个“猜想”,首先要从企业的性质入手,在此基础上搞清楚企业的各种关系;其中主要的是有形与无形的关系。
现代企业的性质,是通过企业家的创业和管理活动,使游资和其他生产要素以经营权为中心直接结合,更快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的经济组织。企业是系统,有自己特定的“系统质”与系统功能。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誉经济,协议(合同)集中体现了信誉和法制的统一。所以,组建企业也必须通过协议来进行。企业是借契约关系组成的开放系统,所以企业总体上没有有形的边界。企业边界在整体上是无形的,但并不等于说企业的边界是模糊的。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企业有着无形的,然而是明确的边界。
要明确企业的边界,首先必须明确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法律关系。正像男女虽然同居,但只要未经婚姻登记就不是家庭,也不存在家庭的边界一样,企业的边界就是经过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这个经营范围就是法律认可或划定的企业的边界。这个边界是弹性的、无形的、并且是可以变动的。
二是契约关系,也即合作关系。合作关系靠体现权利义务关系的合约关系来联结,但不同的合约关系,体现了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体现了不同的合作关系,不同的合作关系体现了合作双方关系的不同性质。其中最根本的是企业内部合作关系和外部合作关系的不同。如果笼统的把企业看成是合约关系,将混淆了企业内外关系的不同,造成企业边界模糊。企业是经过工商登记的具有人格化的法人经济实体,这个实体内部的合作(合约)关系和外部的合作(合约)关系是本质不同的。当然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在既定条件下,在转化(如企业合并)之前(即使是在转化过程中,甚至这种合作就是为转化创造条件),它们之间的界限还是明确的。所以,这里要区分两种合作:一是企业内部的合作;二是企业外部的合作。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同企业外部的契约关系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只是合作关系的纽带之一,而后者则是合作关系的惟一纽带。前者除了契约,还有企业文化、人文关系与团队精神,后者则仅局限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企业的边界就是企业内部合作关系和外部合作关系的界限。这个界限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因为合同大家都可以用肉眼看到,而合同所体现的关系的性质,则看不见,摸不着。
三是组织关系。区别企业合作关系内部和外部的标准,要看产生关系的实体——生产要素是属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而区别要素是内部还是外部,要看这些要素能否通过企业自身来组织。自组织与他组织,构成了企业作为系统的内外区别;作为自组织关系的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这个边界有的有形(如工厂的围墙),有的无形(如营售网络)。
四是行政关系。即企业老板和法人代表的形成过程及权力空间。老板和法人代表的定义、角色定位、产生过程、权力范围,不同性质的企业是不一样的。
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只有一个法人代表。不同点在于:①前者只有一个老板,后者则有多个老板,所有股东严格地来说都是老板;②前者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等同,老板不拿工资,因此拿工资和打工可以划等号,后者则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相对分离,参与管理的老板也拿工资,在这里拿工资的不一定是打工的;③前者法人代表一定是老板,后者则可以选择有经营管理能力、但不一定是股东的人当法人代表;④前者法人代表是预定的,后者法人代表由选举产生。
法人代表由选举产生有利也有弊。利在于民主,而这种“利”只有在股份公司成立并运转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弊”在于拉帮结派,很多股份制企业虽有好项目、好前景,但由于大家都想当法人代表,因而往往第一任法人代表在产生出来前可能就作鸟雀散,企业不能成立,大家只能望“项目”而兴叹。必须综合两种类型企业法人代表产生渠道的优点:先预定作为龙头企业的民营企业的法人代表为即将成立的股份公司的法人代表以避免争执,作为过渡;等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并顺利运转一个任期后,再由全体股东(或股东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在股份公司成立之前,发起人可对该预定法人代表作全面了解,合得来就加盟,合不来就免谈。
从法人代表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以法人代表为代表的企业老板或管理者的权力空间,就是企业的边界。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给企业的边界下一个定义:企业的边界就是企业自组织的经营活动范围的边界。契约关系只是企业边界的内涵之一,而不是企业边界的全部内涵。
对于企业的有形边界,可以通过感官来反馈;对于企业的无形边界,只能通过思维来把握。要认识企业的边界,二者不能偏废。而企业的边界问题之所以成为全球经济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我猜想可能是由于“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思维方式所致。
2004.6.7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现代企业的性质,是通过企业家的创业和管理活动,使游资和其他生产要素以经营权为中心直接结合,更快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的经济组织。企业是系统,有自己特定的“系统质”与系统功能。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誉经济,协议(合同)集中体现了信誉和法制的统一。所以,组建企业也必须通过协议来进行。企业是借契约关系组成的开放系统,所以企业总体上没有有形的边界。企业边界在整体上是无形的,但并不等于说企业的边界是模糊的。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企业有着无形的,然而是明确的边界。
要明确企业的边界,首先必须明确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法律关系。正像男女虽然同居,但只要未经婚姻登记就不是家庭,也不存在家庭的边界一样,企业的边界就是经过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这个经营范围就是法律认可或划定的企业的边界。这个边界是弹性的、无形的、并且是可以变动的。
二是契约关系,也即合作关系。合作关系靠体现权利义务关系的合约关系来联结,但不同的合约关系,体现了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体现了不同的合作关系,不同的合作关系体现了合作双方关系的不同性质。其中最根本的是企业内部合作关系和外部合作关系的不同。如果笼统的把企业看成是合约关系,将混淆了企业内外关系的不同,造成企业边界模糊。企业是经过工商登记的具有人格化的法人经济实体,这个实体内部的合作(合约)关系和外部的合作(合约)关系是本质不同的。当然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在既定条件下,在转化(如企业合并)之前(即使是在转化过程中,甚至这种合作就是为转化创造条件),它们之间的界限还是明确的。所以,这里要区分两种合作:一是企业内部的合作;二是企业外部的合作。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同企业外部的契约关系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只是合作关系的纽带之一,而后者则是合作关系的惟一纽带。前者除了契约,还有企业文化、人文关系与团队精神,后者则仅局限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企业的边界就是企业内部合作关系和外部合作关系的界限。这个界限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因为合同大家都可以用肉眼看到,而合同所体现的关系的性质,则看不见,摸不着。
三是组织关系。区别企业合作关系内部和外部的标准,要看产生关系的实体——生产要素是属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而区别要素是内部还是外部,要看这些要素能否通过企业自身来组织。自组织与他组织,构成了企业作为系统的内外区别;作为自组织关系的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这个边界有的有形(如工厂的围墙),有的无形(如营售网络)。
四是行政关系。即企业老板和法人代表的形成过程及权力空间。老板和法人代表的定义、角色定位、产生过程、权力范围,不同性质的企业是不一样的。
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只有一个法人代表。不同点在于:①前者只有一个老板,后者则有多个老板,所有股东严格地来说都是老板;②前者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等同,老板不拿工资,因此拿工资和打工可以划等号,后者则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相对分离,参与管理的老板也拿工资,在这里拿工资的不一定是打工的;③前者法人代表一定是老板,后者则可以选择有经营管理能力、但不一定是股东的人当法人代表;④前者法人代表是预定的,后者法人代表由选举产生。
法人代表由选举产生有利也有弊。利在于民主,而这种“利”只有在股份公司成立并运转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弊”在于拉帮结派,很多股份制企业虽有好项目、好前景,但由于大家都想当法人代表,因而往往第一任法人代表在产生出来前可能就作鸟雀散,企业不能成立,大家只能望“项目”而兴叹。必须综合两种类型企业法人代表产生渠道的优点:先预定作为龙头企业的民营企业的法人代表为即将成立的股份公司的法人代表以避免争执,作为过渡;等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并顺利运转一个任期后,再由全体股东(或股东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在股份公司成立之前,发起人可对该预定法人代表作全面了解,合得来就加盟,合不来就免谈。
从法人代表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以法人代表为代表的企业老板或管理者的权力空间,就是企业的边界。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给企业的边界下一个定义:企业的边界就是企业自组织的经营活动范围的边界。契约关系只是企业边界的内涵之一,而不是企业边界的全部内涵。
对于企业的有形边界,可以通过感官来反馈;对于企业的无形边界,只能通过思维来把握。要认识企业的边界,二者不能偏废。而企业的边界问题之所以成为全球经济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我猜想可能是由于“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思维方式所致。
2004.6.7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成功管理学(五):让幸福成为经济的指标
[
2006/10/20 11:10 | by admin ]

幸福应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幸福经济”虽然还没有纳入经济学教科书,但准确衡量幸福感的标准可能在企业和政府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将“职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挂在嘴上。近几十年来,以国内生产总产值来衡量的发达国家的经济产出显著增长,但人们却没觉得比以往幸福多少。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和幸福感之间不再有联系的话,为什么政府政策还要致力于让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上升轨迹?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让幸福成为全面的生活质量指标。我希望多年以后,这个指标能与国内生产总值一样重要。绿色GDP不但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包括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自己的和谐。只要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都和谐了,才有幸福。首先要从企业做起。有幸福的人才有幸福的企业,有幸福的企业才有幸福的经济,有幸福的经济才有经济的切实增长。
幸福经济,既是经济学范式,也是管理模式,还是经济增长方式。全新的经济学范式,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还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范式向模式的转化,模式向方式的转化,本身就是这一全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组成部分。
本文已收入《幸福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幸福经济,既是经济学范式,也是管理模式,还是经济增长方式。全新的经济学范式,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还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范式向模式的转化,模式向方式的转化,本身就是这一全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组成部分。
本文已收入《幸福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成功管理学(四):诺贝尔奖与奥林匹克数学冠军
[
2006/10/15 11:09 | by admin ]

智慧不同于聪明。聪明有小聪明大聪明,智慧是大聪明。所谓大聪明,就是站在时代的潮流前头。当今时代就是智慧经济的时代。智慧经济是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在知识产业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智慧经济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活动使社会资源不但得到优化配置、而且得以优化再生。智慧经济,使知识主体化、个性化、功能化、价值化、增值化。
智慧也不等于知识。知识是理性的要素,属于智商的范畴。智慧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称,是知识要素和功能的对称,是智商、情商、财商的对称。智慧高于知识。
得诺贝尔奖靠智慧,获奥林匹克数学冠军靠知识。
是培养聪明还是培养智慧,是培养智慧还是培养知识,是智慧型和知识型两种教育类型的本质不同。
由这个本质不同决定其他一切具体不同。
智商、情商、财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综合素质的三大基本要素。如果说,应试素质是计划经济时期就业教育、知识型教育的模型,那么, 综合素质就是新时期创新教育、智慧型教育的新模型。
基因包含了今后发展的全部信息,萌芽包含了树的全部力量。智商为主导、情商为核心、财商为归宿的全新的亲子智慧型教育模型,能够成长成智慧型亲子教育新模型的参天大树。
2004.3.28 本文已收入《培养富孩子》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智慧也不等于知识。知识是理性的要素,属于智商的范畴。智慧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称,是知识要素和功能的对称,是智商、情商、财商的对称。智慧高于知识。
得诺贝尔奖靠智慧,获奥林匹克数学冠军靠知识。
是培养聪明还是培养智慧,是培养智慧还是培养知识,是智慧型和知识型两种教育类型的本质不同。
由这个本质不同决定其他一切具体不同。
智商、情商、财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综合素质的三大基本要素。如果说,应试素质是计划经济时期就业教育、知识型教育的模型,那么, 综合素质就是新时期创新教育、智慧型教育的新模型。
基因包含了今后发展的全部信息,萌芽包含了树的全部力量。智商为主导、情商为核心、财商为归宿的全新的亲子智慧型教育模型,能够成长成智慧型亲子教育新模型的参天大树。
2004.3.28 本文已收入《培养富孩子》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