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52/301 第一页 上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什么是数字经济的标准化(五)

本辑要点:数字经济的生命力与落地效益,最主要的,是通过资源的快速精准优化配置产业融合资源再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加值  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附加值是经济主体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包括资源附加值、产品附加值、资产附加值、资本附加值、企业附加值、产业附加值。附加值本质是使用价值,附加值提高本质是使用价值增加。附加值是贯穿企业利润率、盈利模式、成长性、产业升级的核心,是生产力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提高附加值是一切商业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产品附加值是其他附加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是提高附加值的根本途径。

只有附加值才有社会财富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而GDP则可以在没有附加值的情况下得到增长。经济主体的作用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与经济主体作用于产品中的知识与技术的含量成正比。所谓高附加值产品,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知识与技术含量的产品。在价格反映价值的正常情况下,产品附加值高低与企业利润高低成正比。在价格不能反映价值的不正常情况下,产品附加值高低与企业利润高低不成正比,例如房地产就是低附加值高利润的产品。价格背离价值的市场经济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价格背离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投机和垄断,投机和垄断盛行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价格背离价值会抑制经济主体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积极性,例如我国房地产暴利驱使大量原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转型开发房地产,这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推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用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用自有品牌中国制造代替贴牌中国制造,就是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附加值高低决定GDP含金量,GDP含金量决定GDP、人均GDP增长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提高关联度大小。如果说创新驱动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根本改变GDP增长方式,抑制投机,打破非法垄断,打击非法暴利,使价格反映价值、产品附加值高低与企业利润高低成正比,则是创新驱动的根本动力。根本改变GDP增长方式、抑制投机、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指在时间上先后产生、结构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在同一个产业、产业链、产业网中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与经济增长方式,是用无形渗透有形、高端统御低端、先进提升落后、纵向带动横向,使低端产业成为高端产业的组成部分、实现产业升级的知识运营增长方式、发展模式与企业经营模式。产业融合以第五产业知识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第二产业工业为中介,第三产业服务业为核心,第四产业信息业为配套,是在产业层面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推动产业升级的系统工程。产业融合以第三产业为核心,既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又能多维度提高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智慧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区域融合的本质,是城乡融合区域融合的核心、纽带与催化剂。产业网是能有效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组织形式、运营模式与产业形态。

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的核心是整个产业附加值提高。附加值的本质是使用价值,附加值提高的本质是使用价值增加、层次提升;附加值提高首先是使用价值增加、层次提升,然后才是利润率提高。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产业升级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从中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产业中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产品平均附加值提高的途径: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动力机制: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率和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附加值,最后使整个产业的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产业升级、产业平均附加值提高不是仅仅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提高,而是最终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前的附加值提高是产业升级的量变,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质变。产业结构升级使产业升级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阶段。从宏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产业结构升级,即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增长方式向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宏观的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升级既指旧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指新的、更高级的业态产生。无论微观、中观还是宏观,产品附加值提高都是产业升级的核心与灵魂,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提高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根本。产品附加值提高不能和生产率提高划等号。根据产业结构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生产率提高只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和手段之一。虽然提高企业利润率和GDP增长指数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动力,但产品附加值提高也不能仅仅和企业利润率、GDP增长指数提高划等号。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不但可以带来利润率与GDP增长指数提高,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所以产业升级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增长和发展是统一的。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从微观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企业通过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实现企业整体结构升级。从中观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一个产业中主要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产业链定位、产品附加值全部上升到一个新的层级,从而形成新的、更高级的产业结构。比如高铁的机车技术、铁路技术、管理模式、运行速度为主要标志的运营效率、对于经营者和社会的效益都比老式铁路要高出一个档次,就是铁路的产业结构升级。其他如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也一样:在土壤改良,农产品品种选择培育、生产过程可控性增强、成本降低、产量质量提高、产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可再生性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智慧农业比传统农业全方位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就是农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从宏观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增长方式向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转变。由于这些增长方式转变是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内部要素与结构全面升级,所以这些增长方式转变也叫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宏观的产业结构升级一般指新的、更高级的产业业态的产生。无论微观、中观还是宏观,产品附加值提高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与灵魂,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提高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根本。产品附加值提高不能和生产率提高划等号。根据产业结构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生产率提高只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和手段之一。虽然提高企业利润率和GDP增长指数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动力,但产品附加值提高也不能仅仅和企业利润率、GDP增长指数提高划等号。通过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不但可以带来利润率与GDP增长指数提高,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所以真正的产业结构升级,增长和发展是统一的。

价值经济学  把使用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看成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使用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看成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把价值机制看成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以边际效益分析方法为经济与经济学根本分析方法的经济学,是东方对称思维方式的结晶,属于中国经济学范式。

五维空间通用大模型  五维空间 时间一维、层次一维、传统三维空间统一的空间。五维空间是宇宙任何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

五维空间理论 时间、传统三维空间、层次统一的空间理论,是继传统物理学三维空间观、爱因斯坦相对论四维空间观后空间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五维空间方法 五维空间架构中时间、空间、层次相互对称相互转化的方法。

五维空间模式 根据五维空间理论和方法建构起来的模型与发展模式。

五维空间通用大模型 根据五维空间理论、方法与模式建构起来的数字化平台通用模型。

五维空间通用大模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主体性。主体统御客体,人统御机器,智慧统御数据,价值统御流量,线上统御线下,有效建立数字经济的线上线下双链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

2、层次性。把全域数字化分为全息产业园数字化、产业园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等几个层次,用高层统御低层,纲举目张,实现数字经济规模效益。

3、时空转化性。通过时空转化进行“东数西算”等跨时空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最大范围最快速度的资源精准优化配置。

4、全域通用性。有了主体性、层次性、时空转化性,就可以在各行各业建立全产业链闭环的经济系统。

五维空间通用大模型形成的算力的提高,是由事物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质变,又由质变引起的量的扩张。这和传统的靠软硬件的升级形成的算力的提高,是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全要素生产率  指生产单位(主要为企业)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以区别于要素生产率(如技术生产率)。事实上企业生产率是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结构升级的综合功能,任何现实的生产率实际上都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称之为系统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就是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

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与运营模式  数字化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在推动形成经济规模的同时,形成规模经济。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即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形成与价值增值模式。数字化平台和各种电商平台在价值属性上的本质区别在于:1、各种电商平台的价值属性在于流量,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在于实体价值的生成与增值。2、各种电商平台的价值属性在于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是价值主体;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在于数据工具化,数据资产也只是数据工具的属性,数据给实体赋能使实体增值,实体才是价值主体。

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决定了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模式。各种电商平台的盈利只在线上,财务核算以线上为主,盈利模式靠价差和流量带来的广告收益实现成长。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决定了数字化平台的盈利是线上线下的统一,财务核算是以线下实体为主的线上线下的统一,盈利模式是用线上带动、催化线下,通过数字高速公路对资源的快速精准配置使数字化平台的运营企业、对接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现客户需求、解决市场痛点、迅速开发市场、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企业、产业和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价值属性与运营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化平台的定义、定位和各种电商平台的本质区别,也明确了数字化平台和各种数据库、信息化管理、APP、云计算、元宇宙等信息端口的关系。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模式,就是通过把企业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化管理、APP、云计算、元宇宙等信息端口链接到数字化平台,使之成为数字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真正实现企业数字化与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作用,就是借助于数字化平台,建立闭环的经济系统,极大提高企业、产业和产品的附加值。​

闭环经济系统  闭环经济系统,狭义来讲,是指应用数字化技术建构起来的完整可控的产业链。广义来讲,任何具有自循环功能风险可控的经济系统都是闭环经济系统。

闭环战略  闭环战略就是通过建立闭环经济系统实现风险可控经营的经营战略。闭环经济系统,狭义来讲,是指应用数字化技术建构起来的完整可控的产业链。广义来讲,任何具有自循环功能风险可控的经济系统都是闭环经济系统。双循环发展格局就是国家层面的闭环系统,通过一带一路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就是国家层面的闭环战略。闭环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信息控制论。

陈世清简介:男,中慧健(厦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作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者、企业家,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管理学创始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原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原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真正的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其创立的对称经济学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被权威媒体认定为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建立在新的范式基础上的经济学原创基础理论。陈世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擅长跨学科研究,因拥有自己的范式而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通过理论与理论、实践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大跨度碰撞跨学科出成果、出跨学科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从未交版面费)数十篇管理学、经济学、哲学论文,论文多次转载并多次获奖。在中央级、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从未交出版补贴或自销包销)《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对称经济学》、《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和谐经济》、《幸福经济》、《稳定型经济》、《再生型经济》等五十多种著作。意欲创立新学科——知识运营学,推动形成新产业——知识运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创新性成果,已被编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等20多种名人辞典。信仰:科学社会主义。

陈世清:什么是数字经济的标准化(四)

本辑要点:数字经济落地的标准化。数智、数实融合的数字经济真正落地不仅仅是企业APP,不仅仅是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交易,不仅仅是企业上云,不仅仅是电商、数商、短视频、元宇宙,不仅仅是产业互联网,也不仅仅是为新兴产业赋能;数字经济的生命力与落地效益,最主要的,是通过资源的快速精准优化配置,为传统产业赋能、为传统产业升级赋能。数字经济,实质上是人类二次创业的技术基础。

新基建  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绿色环保防灾公共卫生服务效能体系建设、5G—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动态性的特征。

5G  5G即5G网络,是继4G网络之后的新一代通讯技术,由新一代通讯标准、通讯芯片技术、通讯基站技术、通讯网络技术、通讯终端技术组成,具有超高宽带、超低延迟、超广连接、深度融合的特征。5G网络技术突破了线上智能与线下智能连接的瓶颈,打破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限,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使互联网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同时促进智慧、知识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人类二次创业与发展中国家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后来居上。这不但是通讯技术质的飞跃,而且带来互联网技术质的飞跃,必将带来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新一轮产业革命,使人类真正进入后工业时代。

大数据底层架构  能对数字高速公路的大数据交互兼容、加工储存、精准配置的软件。

云计算  网络应用软件。通过把网络和应用软件的结合实现信息、知识的共享和个性化服务的结合。网络应用软件真正实现了网络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一般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的转化。网络应用软件是互联网+的现实基础,是知识产业提升整合传统产业的有效工具。

区块链:区块链是将确认为真实的数据使用密码技术按分布式账本编程,以实现信息对称、信息共识、信息加密、知识共享、智能合约、数据可溯源、数据不可篡改、知识产权保护的介于应用软件和平台软件之间的应用平台软件,用系统化代替中心化、多元化代替一元化是其本质特征。区块链技术是在原来的网络应用软件(云计算)中加入底层协议或程序,使网络应用软件(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处理能解决人类深层次的实践问题,包括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诚信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知识(信息)产权保护问题。根据应用范围、信息加密程度、数据处理程序,区块链应用平台软件又分为私链—公链—联盟链三个基本层次。区块链是数字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制,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制,是信息经济转变为数字经济、互联网转变为数字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制,所以是产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制。

元宇宙  “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化技术建构的虚拟世界,该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有创造性的反映、模拟、提升、指导、再造作用。元宇宙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数字技术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理论向实践转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实践观念”,体现了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双向建构的动态过程,确立了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实现了经济学范式转换,证明了量子力学主客体不可分的“量子缠绕”理论、主客体对称的对称哲学和五维空间理论、对称平衡论与对称经济学。对称哲学、五维空间理论、复杂系统论、对称平衡论、对称经济学,是“元宇宙”的理论基础;主观性、直观性、精准性、系统性、生态性、动态性、创造性、审美性、共享性、可操作性,是元宇宙的本质特征。“元宇宙”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并将提升为哲学、经济学概念,有重要的哲学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经济学意义。

算法  数据处理方法。狭义指计算机处理数据方法,广义包括人的思维方式。

算力  数据处理能力。狭义指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广义包括人脑处理信息能力。

集约 发展经济学概念,指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使同样的单位投入,产生更多的价值。集约度,指同样的单位投入产生更多价值的比值,比值越高,集约度也越高。集约度取决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广度、深度、速度与精准度。

集约经营  集约经营,就是根据集约的发展经济学原理,自觉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使同样的单位投入,产生更多的价值。集约经营是使经济规模转变为规模经济的催化剂。数字化平台,为集约经营提供了有效工具。集约度,属于数字经济的内涵算力;提高资源配置的“集约度”是数字经济算力的新赛道之一。

经济规模  经济学概念。反映经济体与经济发展的数量标准与外延标准。宏观上,经济规模指一个经济体(通常为一个国家)用GDP或经济总量来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微观上,经济规模指用资产总量、资金流量、年营业额、年利润等数量指标来衡量的企业发展程度。

规模经济  发展经济学概念。规模经济是与体现GDP增长方式的经济规模数量指标相对而言的、反映经济体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效益指数。宏观上,规模经济指一个经济体(通常为一个国家)用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来综合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微观上,规模经济指用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综合效益等来衡量的发展指数。规模经济也指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资源配置与再生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企业边际效益的增加。微观的规模经济离不开宏观的规模经济,宏观的规模经济制约提升引导微观的规模经济。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经济规模都不等于规模经济,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的经济规模才是经济发展的指标、目标和路径。

规模分析方法  发展经济学概念。规模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指数,而且是经济分析方法。规模分析方法就是以效益-效率分析为底层逻辑、综合效益指数来分析定位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与目标的分析方法。运用规模分析方法可以极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并使规模效益转变为规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规模分析方法与新古典边际效率分析方法相对而言。比如,如果用新古典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对发展中国家缅甸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进行边际效率分析,那么大量种植罂粟并向全球大量出口毒品将使缅甸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从而经济增长最快化。如果用规模分析方法,缅甸大量种植罂粟并向全球大量出口毒品将使全球交易成本最大化利润最小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用规模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数,用规模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经济规模、提高边际效益的参照,用规模分析—综合效益指数来分析定位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指标、目标与路径。用规模分析方法代替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是数字经济算力新赛道。

产业链  由生产某个终端产品的全过程各个相互衔接的不同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主要包括原料生产、初始产品生产和终端产品生产三个环节。产业链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产业链的终端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原料或初始产品。一个产业链中的原料、初始产品叫下游产品,终端产品叫上游产品。一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可以由一个企业来完成,也可以由多个企业来完成。由一个企业(包括企业集团)来完成的,叫全产业链模式。产业链是结构,企业成长性是功能;整合产业链是手段,提高企业附加值与规模经济效益是目的。

全产业链  又称全产业链模式,是由一个企业(包括企业集团)来完成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融合、资源整合,提高资源、产品附加值;上下游产品衔接,取得规模效益,提高资产附加值;直接融资容易,独立上市可能性大,市盈率高,提高资本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升级,树立品牌,整体提高企业附加值。
高端全产业链  通过知识运营实现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智慧经济模式。

智慧全产业链模式  通过高端全产业链运作实现产业融合与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提高资源、产品、资产、资本附加值,实现企业高盈利与高成长,是智慧生态大健康产业商业模式的核心。

产业链整合  把不同生产要素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对接以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资源优化再生,提高资源、产品、资产、资本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模式。全产业链整合是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的产业链整合。全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整合的目标与动力,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链整合就是全产业链整合。高端全产业链整合是包括文化、理论、理念、品牌、模式在内的全产业链整合。智慧经济时代高端全产业链整合是包括知识运营—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资源运营在内的全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整合和资产并购重组的区别:前者着眼于资产的质量与价值,后者着眼于资产的数量与价格。前者着重产业内容,后者着重产权形式。产业链整合是五维空间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系统性、有序性、有机性、价值性、再生性、开放性,是产业链整合的本质特征。大健康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整合的典型。产业网,是产业链整合的终端形态。

产业链升级  提高产业链中终端产品的级别,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的产业链升级也叫产业升级。微观的产业链升级是企业产业链升级,即企业生产的终端产品级别提高。产业链升级的功能和目的是提高企业、产业的附加值与取得更大的经济规模效益。

资源优化再生  发展经济学概念。资源优化再生是通过经济主体自觉的创意—创新—创造及资源优化配置活动,对资源进行内涵的再生性有效开发,使有限资源不断产生新的价值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无限需求,使需求和供给之间从不对称到对称转化的经济活动。以一般均衡论为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资源优化再生,只有以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的对称经济学才能解释资源优化再生及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优化再生的关系。在人类经济活动的早期,经济活动主要是资源优化配置活动,而且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优化再生的区别不明显,以致人们把资源优化再生归结到资源优化配置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提高,资源优化再生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资源优化再生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加。到了智慧经济时代,资源优化再生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资源优化再生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比重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陈世清简介:男,中慧健(厦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作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者、企业家,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管理学创始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原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原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真正的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其创立的对称经济学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被权威媒体认定为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建立在新的范式基础上的经济学原创基础理论。陈世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擅长跨学科研究,因拥有自己的范式而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通过理论与理论、实践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大跨度碰撞跨学科出成果、出跨学科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从未交版面费)数十篇管理学、经济学、哲学论文,论文多次转载并多次获奖。在中央级、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从未交出版补贴或自销包销)《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对称经济学》、《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和谐经济》、《幸福经济》、《稳定型经济》、《再生型经济》等五十多种著作。意欲创立新学科——知识运营学,推动形成新产业——知识运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创新性成果,已被编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等20多种名人辞典。信仰:科学社会主义。

陈世清:用思想实验证明“姜萍定理”——“姜萍定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九)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十六):案例说理(103)@阿里达摩院扫地僧

提要:由于无论什么样的事实都不可能让反姜萍分子接受姜萍一个中专生在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12名的成绩、反姜萍分子无论如何都有理由指控姜萍用这样那样手段作弊造假,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用思想实验证明姜萍没有作弊造假。姜萍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12名的成绩到底是否是真的问题,有点类似于暗物质是否存在的问题。试想:暗物质的存在能用肉眼可观察的事实来证明吗?如果能,还叫“暗物质”吗?显然,暗物质只能用思想实验来证明。同理,姜萍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12名的成绩到底是否作弊造假,也只能用思想实验来证明。

思想实验是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逻辑推导的结果进行验证,用逻辑自洽、现象解释、问题解决、趋势预测、结果证明实现原创理论可证实性的思维过程,是完整的论证过程的终点,和物理实验一样都属于科学实验的范畴,广义上包括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的思想实验与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思想实验。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的思想实验追求人对事物的知性认识层面的逻辑自洽性,虽然包含正确的合理的可证实性的因素,也会推进人对事物的认识从已知向未知深化,但往往包含着悖论,即从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层面看的不自洽的因素。所以狭义上思想实验仅指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本质上是运用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进行推导,发现-验证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具有必然性、不可证伪性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与思维过程。整体上,思想实验既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也是科学实验的本质——从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看,任何科学实验的本质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括两种形式:一是直觉,一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推导。前者如人们可以凭直觉就可以断定石头不能吃,人从高处跳下必死等。直觉实际上是科学规律长期作用的浓缩积淀形成的人类的潜意识,甚至进化成人类的获得性遗传基因,所以直觉推理和其他逻辑推导可以等价。后者如人可以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推出暗物质、黑洞的存在,根据质能转化定律推出原子核裂变的能量与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根据宇宙万物从对称到不对称再到对称的转化定律推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等。这些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得到事实的证明,说明思想实验的科学结论是可以成立、不可证伪的。

根据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对称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科学方法论,对称哲学、量子缠绕理论、文本学、解释学、对称经济学等哲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前沿科学成果,主客体本来不可分,在属人的世界里离开人的主体性找纯粹的客体根本不可能,即使肉眼可观察的事实也必须靠人在正确思维方式指导下分析综合、概括提升才能发现、提炼、建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结论。量子时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复杂性科学时代,靠纯粹肉眼观察与直观实验发现客观本质客观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思想实验是实践检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任何实践检验本质上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验证,只有思想实验才是验证,是对称逻辑的基本原理。思想实验既是对称逻辑的应用,也是对称逻辑的功能。对称逻辑使思想实验由自发上升到自觉。

在无论什么样的事实面前都不可能让反姜萍分子接受姜萍、反姜萍分子都有理由指控姜萍用这样那样手段作弊造假的现实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用思想实验证明姜萍没有作弊造假。由于迄今为止证明“姜萍作弊造假”的各种逻辑推导,如“符号论”、“时差论”、“替考论”、“多账号论”、“天才轨迹论”、“自证清白论”均不能自圆其说,均被这样那样的“变量”所一一破解证伪,不符合思想实验的要求,所以“姜萍作弊造假”的命题不成立。而姜萍没有作弊造假,则得到了解释学、相对论、对称逻辑、科学学、科学方法论、学习心理学、数学主体论、范式理论的证明,滴水不漏,形成逻辑闭环,符合思想实验的要求,所以“姜萍没有作弊造假”的命题可以成立。


陈世清:用数学本身的主体性证明“姜萍定理”——“姜萍定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八)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十五):案例说理(102)@阿里达摩院扫地僧

提要:中国应试教育模式培养的“高学历学霸”只能帮助中国造出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大和号”战列舰,在需要战略思维的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中考不过具备战略思维能力的民科姜萍很正常……


数学之所以能够由抽象科学向具体科学范式转化,是因为数学本身有内在的主体性,数学本身内在的主体性是数学由抽象科学向具体科学范式转化的必然性基础,也是姜萍定理的科学依据。

二战时期日本一批第一流的数学专家经过无数数学模型的精密论证推演,认定“大和号”是不可战胜、永不沉没的世界最大的战列舰,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可是出海第一天就被美国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炸沉。美国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炸沉的,不仅仅是“大和号”战列舰,而且炸沉了战列舰时代,也炸沉了数学作为“硬科学”的时代。“大和号”的悲剧证明:数学不是纯粹的“硬科学”,数学模型是否真正有用,取决于数学模型背后运用数学模型的人的战略思维。如果人类已经进入航空母舰时代,战列舰的数学模型再精致有屁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大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能培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的人才吗?我国把数学看成纯粹的硬科学、靠死记硬背各种公式、刷题取得高分成为奥数冠军、“高学历学霸”的数学“大神”,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吗?如果阿里达摩院的全球数学竞赛题需要战略思维,奥数冠军、“高学历学霸”、数学“大神”能考高分吗?理论联系实际自学成才、打破应试教育模式把数学当做“硬科学”的条条框框、把偏微分方程的学习上升到战略高度的姜萍,考高分不是很正常?


数学本身有主体性证明:应试教育模式不但培养不出数学家,而且培养不出具备战略思维能力的高级数学专业人才。


陈世清:用学习心理学证明“姜萍定理”——“姜萍定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七)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十四):案例说理(101)@阿里达摩院扫地僧

从学习心理学来看,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愿意自学、也有能力自学的人,不管是不是天才,其主动学习的效果不亚于在世界一流大学被动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非常强调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性思考,给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大学生同样一门专业课平常学分考试能考90多分,到考研究生时多数只能考2-30多分,最后大部分靠外语过关+科班出身录取来看,为拿学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快就会忘掉,学校课程系统性不等于头脑中的知识系统性。诚然,科学研究需要知识的积累,但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积累绝不能靠学分累积来完成。死记硬背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接,靠死记硬背学分累积形成的课程系统性根本无法在人脑中真正形成主体性、整体性、系统性、有效性的知识体系。为什么自诩科班出身具备强烈优越感的反民科人士除了对民科进行非常恶毒的人身攻击,没有看见他们对民科的“科妄”理论做出任何理性的剖析?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运用头脑中的课程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又源于他们学到的课程知识根本没有形成头脑中的知识系统性。用实践中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创造性目标和个人兴趣为了探索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创造性目标倒逼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才能使外在的信息和知识真正在人脑中形成能够产生创造力的知识系统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员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远远不如非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员的根本原因。认为只有科班按部就班学习几十门课程才有知识系统性,才能出真正的科学成果,非科班没有按部就班学习几十门课程所以没有知识系统性,不能出真正的科学成果,只能出科妄思想伪科学理论的科班思维方式没有科学根据和事实根据。

所以,只要是综合性、灵活性、跨度大、应用型强的考试场合,科班出身的“高学历学霸”考不过自学能力强也出于兴趣喜欢自学的中专生姜萍很正常,双方不在一个学习赛道上。

对于出原创理论成果必要条件的科学方法论,诸如直觉方法、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平衡方法、五维空间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公理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典型分析方法、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原创理论与经世致用的学术评价标准,不但都可以自学,而且以自学为前提。其中的直觉方法,则只能自学,老师根本教不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自发产生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至于出原创理论成果的关键一环——灵感,是上帝给勤于思考、自觉思考者的礼物。所以根据学习心理学,“姜萍定理”可以成立,因为酷爱服装设计而兴趣偏微分方程的姜萍名列全球数学12强绝对真实可靠,不是作弊造假。
分页: 52/301 第一页 上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