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04/301 第一页 上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对称逻辑学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内容提要:对称逻辑学是中国第一个原创的逻辑学体系。对称逻辑学使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使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以化解,确立了中国话语权。对称逻辑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真正的科学——不可证伪的科学产生、形成、验证、发展的必要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起源于中国,说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关键词:对称逻辑思维方式  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学  思想实验  形式逻辑思维方式  数理模型论证

对称逻辑学是中国第一个原创的逻辑学体系。对称逻辑学使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学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使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以化解,确立了中国话语权。对称逻辑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逻辑证明,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真正的科学——不可证伪的科学产生、形成、验证、发展的必要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起源于中国,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对称文化。对称文化:天与人、义与利、道与德、理与气、名与实、形上与形下、德治与法治、出世与入世的对称。对称文化蕴涵对称逻辑思维方式。中国《周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理论中的对称思想蕴涵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贯穿老子思想的思维方式也是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对称、阴和阳的对称、上和下的对称、进和退的对称……《周易》和老子的对称都不是静态的均衡,而是体现事物动态平衡发展的规律。《周易》和老子的哲学就是对称哲学,《周易》和老子的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周易》和老子的思维方式就是对称逻辑思维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不但有对称文化,而且有蕴涵在对称文化中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随着对称逻辑学的建立,人的整体思维规律被发现,逻辑成为人的整体思维的规律,逻辑学成为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科学,抽象的逻辑将被扬弃,逻辑将单指整体的逻辑;人类逻辑史也将不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而是从中国《周易》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对称思想和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开始,其后中国的逻辑思想包括儒家的正名、道家的无名、墨家的实名、名家的指名、佛教的超名等都是从名实关系对《周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对称思想和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解释和发展。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名实之辩”即“名辩逻辑”是主观的对称逻辑思想,那么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是客观的对称逻辑思想。而完整的逻辑,不仅是主观内容和形式对称的逻辑,而且是主观和客观对称的逻辑。古希腊亚氏形式逻辑既然主张可以脱离思维内容抽象研究思维形式,当然也主张可以脱离思维对象抽象研究思维形式。这是对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对象对称的整体逻辑的抽象化肢解。起源于西方的亚氏形式逻辑可以说只是对中国名实对称关系中“名”的抽象片面的长足发展。西方的线性思维方式只是人类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抽象环节。用对称逻辑学的范式解释人类逻辑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不是缺乏逻辑,而是人类逻辑学的真正源头。人们之所以把传统逻辑看成形式逻辑,把产生于西方的形式逻辑看成标准逻辑,把西方看成逻辑学的发源地,认为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传统,并进而认为科学起源于西方,是因为人们把知性认识阶段以同一律为核心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混为一谈。人的知性认识阶段以同一律为核心的思维规律虽然由于其一般性特征,在表述形式(“名”)上可以符号化抽象化程序化,但仍然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逻辑规律内容的具体化和形式的抽象化数学化符号化是对称的双向同步过程。符号化不等于形式化,学科体系形式的符号化不等于学科定位的符号化、形式化。仅仅根据形式逻辑规律在表述形式上的抽象化、数学化、符号化就把形式逻辑看成是纯形式的逻辑因而具有标准性普适性是线性思维的产物。

把亚氏逻辑看成是纯形式的逻辑、把形式逻辑看成标准逻辑还在于混淆了形式逻辑和语言学。与把概念(“名”)说成是思维的形式相联系,人们通常把形式逻辑说成是关于思维“形式”的学说,传统逻辑也就成了“形式”逻辑。我认为,正好象传统把概念说成是思维的形式是混淆了概念和语言一样,把形式逻辑说成是思维形式的学说是混淆了形式逻辑和语言学。如果象马克思说的,只有语言才是思维的形式,那么,只有语言学才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和形式的规律(如语法规则)的学说。而形式逻辑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纯思维形式”的科学。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判断的主词和宾词的联系就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客观关系,列宁说他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后来形式逻辑的发展,与其说被“形式”化了,还不如说是被歪曲化了。根据恩格斯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的比喻,可以认为辩证逻辑(对称逻辑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的规律,形式逻辑则研究人的认识的知性阶段的规律。超出了形式逻辑的适用范围,把形式逻辑应用到整个人类认识的过程,使它成为诡辩的工具并陷入悖论是并不奇怪的。黑格尔之所以认为形式逻辑可以成为诡辩工具,是因为黑格尔把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混为一谈,从而把形式逻辑的局限性绝对化了。对象决定内容,特定的对象决定特定的内容。事物包含矛盾,包含对立统一,这是对立同一律的客观基础。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静止状态和绝对运动状态的统一;对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即同一事物、同一属性、同一关系在同一时间、地点下的确定性的反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个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必经阶段——知性阶段的基本任务,因而同一律是知性认识的基本规律。思维在形式上正确的规律,是语法规则等,而不是同一律。高等数学有内容,初等数学也有内容,从形式逻辑到对称逻辑(中间经过矛盾逻辑),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两大阶段。人类认识,无论是低级的还是高级的,都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因此,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对称逻辑,都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作为它们研究对象的人类思维、思辩和实在的关系,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世界是无限的,本性是辩证的和对称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从相对到绝对、从抽象到具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过程。这里面有量变,也有质变。相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从中国古代朴实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到西方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再到对称逻辑科学体系,达到对世界对称本性的自觉认识,是认识发展史的两大飞跃。如果说牛顿力学所代表的近代科学揭示的宏观低速运动规律支配了人们的线性思维方式,使人们满足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并把它看成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因而把西方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看成逻辑学的源头的话,那么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与生物基因工程为代表的当代科学发展证明了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这时人们感到要对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建立诸如科学的经济学这样的复杂性学科,只有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用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只能产生悖论,所以人们只好到中国古代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寻找人类逻辑学的真正源头。中国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对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贡献。在人类的逻辑发展转向中也体现了对称逻辑:第一次转向:形式抽象化、体系形式化,如:数理逻辑;第二次转向:内容具体化、对象实用化,如:计算机逻辑。从理论形态来讲,中国古代逻辑和哲学是统一的,所以中国逻辑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中国逻辑是对称逻辑;西方的逻辑和哲学是分离的,所以西方逻辑是形式逻辑。一方面,中西逻辑是异;另一方面,中西逻辑是完整的人类逻辑思想发展链条中的不同环节。异和同,不是横向的比较,而是纵向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以中国古代不是没有逻辑,而是有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真正的逻辑。真正的逻辑起源于中国。

对称逻辑是语言的意义和价值、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对应的逻辑。对称逻辑是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理性思维方式的,作为整体逻辑、精准逻辑、人的思维方式的逻辑。对称逻辑既指对称的思维规律与思维方式,也指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科学。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思辩与实证相对称的逻辑。对称逻辑学从基础、定位、性质、学科体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对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关系进行定位;通过对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与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理清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与关系的横纵关系的脉络,从而建立有序完整的思维结构、使之发挥最佳的认识、思维功能。对称逻辑是辩证逻辑的高级阶段,是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逻辑发展的最高阶段。对称逻辑整体运用人类的思维规律,综合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成功化解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对称逻辑学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对称辩证法为核心结合科学的最新发展创立的对称逻辑学,第一次使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学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对称逻辑学是中华民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逻辑思想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来看,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学使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由自发走向自觉。

形式逻辑在思维方式层面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迄今为止能够真正称之为思维方式的逻辑,只能是对称逻辑。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的精准对称,是对称逻辑的核心。整体性、精准性、实证性,是对称逻辑的本质特征。人类思维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规律、都有相对应的逻辑、相对应的逻辑学。逻辑规律不仅是思维形式,而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
迄今为止各种逻辑的合理定位:
①是什么(抽象,偶然性推理):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属于真知范畴即真。
②为什么(抽象_思维具体,逻辑必然性推理):理性逻辑,属于真理范畴亦真。
③怎么样(主客体的具体统一,主体必然性推理):辩证逻辑,属于合理范畴即善。
④应该怎么样(主客体相互建构的统一,实践必然性推理):对称逻辑。属于自由范畴即美。
现有的辩证逻辑实际上是理性逻辑.只有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才是对称逻辑。只有思辩与实证、语言的意义和价值、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称的逻辑,才能实现实践必然性推理,实现论证和验证的统一。对称逻辑学确立了辩证逻辑在人类逻辑学体系中的地位,使辩证逻辑成为人类完整的逻辑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什么科学论文不能靠数理模型来论证?由于数理逻辑论证本质上属于形式逻辑论证,数理逻辑论证只是形式逻辑论证的一种形式,所以不能从形式逻辑论证的必要性推导出数理逻辑论证的必要性。数理逻辑论证和形式逻辑自然语言的论证只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是内容的不同——数理逻辑论证对于懂数学的人来讲可能会更简洁,但证明力没有本质的不同——能够用数理逻辑论证的,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统计和计量是另一回事,统计和计量不属于数理逻辑论证的范畴)。而对称逻辑及需要对称逻辑语系语境(如对称经济学)论证的复杂系统性科学则不可能用数理逻辑论证,因为对称逻辑是整体的逻辑、理性的逻辑,数理逻辑是知性的逻辑,两者层次不同。数理模型既可以证明菲利普曲线,也可以证明反菲利普曲线;既可以证明格雷欣法则,也可以证明反格雷欣法则;既可以证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成功,也可以证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失败——复杂系统性科学用数理逻辑论证没有意义。霍金用数理模型论证宇宙的起源只是笑话;杨小凯用数理模型论证企业家的分工,只能把企业家归类于职业经理人。杨小凯厚厚的两大本超边际分析专著中,凡是提到企业家的,都是讲的职业经理人。杨小凯以分工的超边际分析为出发点,却无法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这一现代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分工做出最一般的分析,是杨小凯超边际分析经济学的悖论,这都是承蒙数理模型论证所赐。同时,在需要对称逻辑语系语境论证验证的复杂系统性科学的论证验证过程中,既可以用自然语言论证也可以用数理模型论证的知性部分,用自然语言论证可以和对称逻辑论证验证的整体语言环境协调衔接。所以复杂系统性科学不能靠数理模型来论证。数理模型论证的局限性证明,在思维方式层面有局限性的数理模型论证只是或然性论证,真正的科学论文不能靠数理模型论证只能靠体现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对称逻辑论证。

对称逻辑成功解悖,证明对称逻辑学是科学,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什么是悖论?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形式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形式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作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悖论的性质、根源、解悖途径说明,源起于西方的形式逻辑作为思维方式不如对称逻辑,形式逻辑源起于西方不能作为科学起源于西方的依据。

对称逻辑确立了思想实验在科学方法论中的核心地位,彻底解决了科学实验中的验证难题,证明对称逻辑学是科学,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既然不能靠数理模型论证,也就谈不上用数理模型验证。所谓验证,就是通过检验证明论文所阐述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和客观本质、客观规律一致。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对称逻辑,实现了论证与验证的统一。对称逻辑论证本身就是验证。对称逻辑通过思想实验实现论证与验证的统一。思想实验既是对称逻辑的应用,也是对称逻辑的功能。对称逻辑使思想实验由自发上升到自觉。思想实验本质上是运用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进行推导,发现-验证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具有必然性、不可证伪性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与思维过程。整体上,思想实验既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也是科学实验的本质——从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看,任何科学实验的本质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直觉,一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推导。前者如人们可以凭直觉就可以断定石头不能吃,人从高处跳下必死等。后者如人可以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推出暗物质、黑洞的存在,根据质能转化定律推出原子核裂变的能量与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根据宇宙万物从对称到不对称再到对称的转化定律推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等。这些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得到事实的证明,说明思想实验的科学结论是可以成立、不可证伪的。根据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对称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科学方法论,对称哲学、量子缠绕理论、文本学、解释学、对称经济学等哲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前沿科学成果,主客体本来不可分,在属人的世界里离开人的主体性找纯粹的客体根本不可能,即使肉眼可观察的事实也必须靠人在正确思维方式指导下分析综合、概括提升才能发现、提炼、建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结论。量子时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复杂性科学时代,靠纯粹肉眼观察与直观实验发现客观本质客观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思想实验是实践检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任何实践检验本质上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验证,只有思想实验才是验证,是对称逻辑的基本原理。

对称逻辑是思想实验的逻辑基础,运用对称逻辑解悖本身就是典型的思想实验,解悖成功就是思想实验有效性、对称逻辑科学性的证明。思想实验的大量存在与成功经验是对称逻辑的客观依据,对称逻辑是自觉进行思想实验的逻辑依据。实践检验包括科学实验,但无论人类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本质与规律都不可能通过肉眼(包括仪器)可观测的实验来发现,思想实验从来是科学实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研究的领域向微观和宇观纵深发展,思想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在科学实验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思想实验和通常讲的逻辑推导的区别在于:通常讲的逻辑推导指知性逻辑—形式逻辑(含数理逻辑)推导,属于论证的范畴,其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事实验证、实践检验;思想实验的推导是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推导,属于论证-验证的范畴,本身属于实践检验,所以思想实验的结论具有自洽性、精准性、必然性、正确性与不可证伪性;通过思想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与事实验证等价,可以经得起历史检验,所以其成立与否不需要同行评价,其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地位不需要同行承认。相对论也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的成果,其引申出来的光线弯曲结论虽然开始得不到物理学界的承认,但后来得到了直接观测的证明。不懂思想实验却声称懂相对论,就像不懂生命起源却懂生命本质是痴人说梦。科学史上大量的科学定律,如宇宙起源、暗物质、量子力学、玄理论、黑洞理论、生命起源、阴阳经络理论等都是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是不自觉地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的产物。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科学规律比自发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科学规律更精准。相对论虽然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的结果,但由于爱因斯坦是自发运用对称逻辑进行思想实验,所以把相对时空观和牛顿绝对时空观对立起来,产生“孪生子佯谬”。只有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把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和牛顿绝对时空观统一起来,才能解决“孪生子佯谬”。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推导、发现、验证科学规律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科学方法。对称逻辑使思想实验由自发走向自觉,证明对称逻辑学是科学,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才有真正的科学。所以科学起源于中国。

本文作者为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经济学家

中国网
http://zjnews.china.com.cn/yuanchuan/2020-05-13/227268.html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i6825859571022561803/



陈世清: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经济学意义(二十七)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理性经济人

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国际关系的最深层次的本质与规律得到验证,理性经济人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作为人的一般行为方式也得到了典型注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理性经济人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曲解为“理性经济人本质自私”,以邻为壑,挖掘陷进,坑蒙拐骗,强取豪夺,其自私本质在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但也不能一厢情愿,自我麻痹,热脸贴冷屁股,在国际交往、特别是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交往中必须注意回避法律陷阱与道德陷阱,争取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借美国自私本质在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得到充分暴露导致盟友反目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机会,分化瓦解,合纵连横,推动国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争取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


陈世清: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经济学意义(二十六)
——党健基本规律与党组织法人化

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提出了党组织的法人化问题。党组织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由行政机关承担,党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原因。杜绝官僚主义,必须权责分明。通过建构党组织法人化使党组织不仅在党的纪律范围内活动,而且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明确党组织权责利的统一,是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必要措施。


陈世清: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经济学意义(二十五)
——党健基本规律与党员话语权

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提出了党员的话语权问题。党员的话语权建构在党建中的地位和作用:1、党员的话语权是党员的基本权利。2、党员的话语权是党员的主体性的内在表现。3、党员的话语权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4、党员的话语权是共产党先进性的基本因素。5、党员的话语权建构是党建基本规律的核心。




今日头条:陈世清:真正的博士论文该怎么写?
——兼谈什么是思想实验

什么是博士?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什么是博士论文?真正的博士论文,就是证明具有博士学力的论文。所谓博士学力,就是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真正的博士论文,就是典型的、规范的、真正的、不可证伪的科学论文。真正的博士,靠博士论文背书,不靠博士学历、课程背书。真正的博士论文,只和博士学力有关,和博士学历、论文字数、是否发表、发表在哪一级刊物、是否引用高级别-外文期刊、引用高级别-外文期刊在论文引用资料中的比重无关。

那么,真正的博士论文该怎么写?一、必须符合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研究必须运用一般科学方法,研究成果必须符合科学学基本原理,理论阐述必须符合形式逻辑与对称逻辑,文字表述必须符合学术论著格式要求。上述学术规范的四个要件,也是博士论文规范性要求的四条标准。1、课题必须前沿,不能重复研究,课题的提出与解决必须对解决当代重大前沿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有实际帮助。2、有明确的论题、充分的论据与严密的论证。即主题明确,中心明确,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符合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对称逻辑的要求。3、 有明确的概念。所谓明确的概念,就是论文中的主要概念必须内涵明确外延清晰。4、在运用先前别人的理论成果时,应做出理论来源与承继关系的说明;对先前出版的同类论著应予以厘清。

二、必须有理论创见。博士论文除了规范性要求,还有原创性要求。作为博士论文的“创见”,可以是新观点,也可以是新理论;可以是新范式基础上的新理论,也可以是旧范式框架中的新理论。作为博士论文、属于理论创见范畴的“新观点”和作为学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文章的“新观点”的本质区别在于:作为博士论文的“新观点”和新范式、新理论一样,都属于理论创新;是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相关科学方法前沿成果的扬弃、综合、升华,是以终为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突破,而不是标新立异或钻牛角尖。当今时代,博士论文必须是跨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所涉及到的领域中人类已经出现的相关代表性的知识与方法都必须直接间接涉及,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掩耳盗铃绕开道走。如果回避,说明没有实时动态跟踪前沿科学发展的能力,说明没有对前沿科学、学说发展的批判吸收扬弃能力,说明其“新观点”落后于科学的前沿发展,说明不具备写真正的科学论文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博士学力,说明该“博士论文”未达博士论文要求,该“博士论文”在真正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三、必须以公理为出发点。公理是人类几千年实践无法证伪、也不可能证伪的某个领域某种科学的基本的科学原理,以此为出发点经过逻辑严密的推导得出的科学定律不可证伪。以不证自明的公理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假设为出发点,是包括博士论文在内的任何科学论著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论著不可证伪的必要条件。哲学既是科学的源头、科学之母,本身也是最深层次的科学。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公理中最基本的公理。人类哲学与科学发展到今天,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相一致、主体和客体相对称、思辨和实证相统一的对称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就是不可证伪的公理中的公理。以公理为出发点是科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不是以公理为出发点、而是以假设为出发点的“博士论文”在真正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四、必须有核心概念。概念是科学的浓缩,概念精准化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浓缩。论文中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核心概念,整篇论文都是这个核心概念的展开,既是科学论文的一般要求,也是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博士论文的特殊要求在于:作为博士论文的核心概念,要么是自己原创的,要么使原有的概念在表述上更精准,内涵上更丰富。但不管哪一种,都必须符合上述“创见”的基本要求。创见,首先是概念的创见。博士论文的创见,首先是核心概念的创见。提出新概念,或使原来的概念精准化,以精准概念为出发点一环扣一环展开逻辑严密的体系,是博士论文中的“新观点”和一般文章的“新观点”的本质区别之一,也是博士论文“创见”的核心内涵。论文没有集中体现创见的核心概念,说明没有抽象概括能力,说明没有出原创理论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写真正的科学论文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博士学力,说明该“博士论文”未达博士论文的要求,该“博士论文”在真正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被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五、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前沿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论指由正确的世界观决定的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属于哲学方法论范畴。科学方法论,即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方法论,是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的世界观基础上的科学研究、科学评价、科学发展的正确的一般的科学方法。一般的科学方法包括: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平衡方法、直觉方法、全息方法、五维空间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公理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典型分析方法、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思想实验方法、原创理论与经世致用的学术评价标准。当今时代这些科学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人们进行任何一门科学研究必须应用的方法。根据上述方法的本质特征,我们把这些方法简称为五维空间范式框架中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论方法。如果说,在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线性科学占主流的近现代人们仅仅靠三维空间范式框架中的还原论方法、归纳实证方法、抽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就能取得科学成就,那么在量子时代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五维空间范式框架中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论方法严格训练的研究人员能出真正的原创理论成果。没有掌握五维空间范式框架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对称经济学代替西方经济学成为人类经济学的主流是通过空间交替体现时间之矢的人类经济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就会把对称经济学看成奇谈怪论,看成伪科学。很遗憾,目前我国的博士生课程设置中,所谓的科学方法基本上仍然局限在三维空间范式框架中,五维空间范式框架中的科学方法尚未进入博士生的视野。这是我国培养的博士出不了原创理论成果的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博士论文不能综合运用前沿的科学方法,说明没有前瞻性科学研究能力,说明没有出原创理论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写真正的科学论文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博士学力,说明该“博士论文”未达博士论文的要求,该“博士论文”在真正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被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六、必须有符合辩证逻辑要求的论证。哲学是最深层次的科学,起源于中国的对称辩证法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辩证逻辑思维规律是人类完整的思维规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辩证逻辑思维方式是当今量子时代科学研究必要的科学思维方式,辩证逻辑思维方式训练是任何专业博士生的必修课,对论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扬弃—综合—升华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层面的论证方式是博士学位论文基本的论证方式。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还原论思维方式逐步占据中国大学讲台,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思维方式的辩证逻辑被当做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乃至当做玄学—伪科学被边缘化,中国高校除了哲学、逻辑学专业的博士生有接触辩证逻辑,其他专业的博士生只知道形式逻辑不知道辩证逻辑、只承认形式逻辑不承认辩证逻辑,99.9%的博士生没有经过辩证逻辑思维方式与论证方式的训练,以致对称逻辑问世10年后主流学界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归纳逻辑阶段,仍然把波普经验证伪主义当做金科玉律,把可证伪性当作科学真理的本质属性,造成学术评价标准混乱,并误导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答辩的规范标准。没有辩证逻辑思维方式与论证方式的系统训练,不能分析综合浩如烟海的相关知识,说明没有辩证扬弃旧知识提升新知识的研究能力,说明没有系统论证原创理论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写真正的科学论文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博士学力,说明该“博士论文”未达博士论文的要求,该“博士论文”在真正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被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七、必须有符合对称逻辑要求的论证。对称逻辑是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理性思维方式的,作为整体逻辑、精准逻辑、人的思维方式的逻辑。对称逻辑既指对称的思维规律与思维方式,也指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科学。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思辩与实证相对称的逻辑。对称逻辑是从基础、定位、性质、学科体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对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关系进行定位的逻辑。通过对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与关系进行学科的定位,理清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与关系的横纵关系的脉络,从而建立和谐的思维结构、使之发挥最佳的认识功能。对称逻辑是辩证逻辑的高级阶段,是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逻辑发展的最高阶段。对称逻辑整体运用人类的思维规律,综合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成功化解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迄今为止能够真正称之为思维方式的逻辑,只能是对称逻辑。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的精准对称,是对称逻辑的核心。整体性、精准性、实证性,是对称逻辑的本质特征。对称逻辑的产生是人类逻辑与逻辑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思维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规律、都有相对应的逻辑、相对应的逻辑学。逻辑规律不仅是思维形式,而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迄今为止各种逻辑的合理定位:①是什么(抽象,偶然性推理):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属于真知范畴即真。②为什么(抽象_思维具体,逻辑必然性推理):理性逻辑,属于真理范畴亦真。③怎么样(主客体的具体统一,主体必然性推理):辩证逻辑,属于合理范畴即善。④应该怎么样(主客体相互建构的统一,实践必然性推理):对称逻辑,属于自由范畴即美。现有的辩证逻辑实际上是理性逻辑.只有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才是对称逻辑。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辩证”逻辑—对称逻辑是语言的意义和价值、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对应的逻辑。

为什么博士学位论文不能靠数理模型来论证?由于数理逻辑论证本质上属于形式逻辑论证,数理逻辑论证只是形式逻辑论证的一种形式,所以不能从形式逻辑论证的必要性推导出数理逻辑论证的必要性。数理逻辑论证和形式逻辑自然语言的论证只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是内容的不同——数理逻辑论证对于懂数学的人来讲可能会更简洁,但证明力没有本质的不同——能够用数理逻辑论证的,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统计和计量是另一回事,统计和计量不属于数理逻辑论证的范畴)。而对称逻辑及需要对称逻辑语系语境(如对称经济学)论证的复杂系统性科学则不可能用数理逻辑论证,因为对称逻辑是整体的逻辑、理性的逻辑,数理逻辑是知性的逻辑,两者层次不同。数理模型既可以证明菲利普曲线,也可以证明反菲利普曲线;既可以证明格雷欣法则,也可以证明反格雷欣法则;既可以证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成功,也可以证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失败——复杂系统性科学用数理逻辑论证没有意义。霍金用数理模型论证宇宙的起源只是笑话;杨小凯用数理模型论证企业家的分工,只能把企业家归类于职业经理人。杨小凯厚厚的两大本超边际分析专著中,凡是提到企业家的,都是讲的职业经理人。杨小凯以分工的超边际分析为出发点,却无法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这一现代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分工做出最一般的分析,是杨小凯超边际分析经济学的悖论,这都是承蒙数理模型论证所赐。同时,在需要对称逻辑语系语境论证验证的复杂系统性科学的论证验证过程中,既可以用自然语言论证也可以用数理模型论证的知性部分,用自然语言论证可以和对称逻辑论证验证的整体语言环境协调衔接。所以复杂系统性科学不能靠数理模型来论证。数理模型论证的局限性证明了对称逻辑论证的必要性。真正的博士论文不能靠数理模型论证。不清楚数理模型论证的局限性,把数理模型论证看成科学论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乃至把数理模型当验证,说明不具备对论文进行科学论证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写真正的科学论文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博士学力,说明该“博士论文”未达博士论文的要求,该“博士论文”在真正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被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八、必须有符合思想实验要求的验证。所谓验证,就是通过检验证明论文所阐述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和客观本质、客观规律一致。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对称逻辑,是论证与验证的统一。对称逻辑论证本身就是验证。对称逻辑通过思想实验实现论证与验证的统一。思想实验既是对称逻辑的应用,也是对称逻辑的功能。对称逻辑使思想实验由自发上升到自觉。

什么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本质上是运用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进行推导,发现-验证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具有必然性、不可证伪性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与思维过程。整体上,思想实验既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也是科学实验的本质——从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看,任何科学实验的本质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直觉,一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推导。前者如人们可以凭直觉就可以断定石头不能吃,人从高处跳下必死等。后者如人可以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推出暗物质、黑洞的存在,根据质能转化定律推出原子核裂变的能量与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根据宇宙万物从对称到不对称再到对称的转化定律推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等。这些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得到事实的证明,说明思想实验的科学结论是可以成立、不可证伪的。根据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对称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科学方法论,对称哲学、量子缠绕理论、文本学、解释学、对称经济学等哲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前沿科学成果,主客体本来不可分,在属人的世界里离开人的主体性找纯粹的客体根本不可能,即使肉眼可观察的事实也必须靠人在正确思维方式指导下分析综合、概括提升才能发现、提炼、建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结论。量子时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复杂性科学时代,靠纯粹肉眼观察与直观实验发现客观本质客观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思想实验是实践检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任何实践检验本质上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验证,只有思想实验才是验证,是对称逻辑的基本原理。

对称逻辑是思想实验的逻辑学基础,运用对称逻辑解悖本身就是典型的思想实验,解悖成功就是思想实验有效性、对称逻辑科学性的证明。思想实验的大量存在与成功经验是对称逻辑的客观依据,对称逻辑是思想实验的理论依据。实践检验包括科学实验,但无论人类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本质与规律都不可能通过肉眼(包括仪器)可观测的实验来发现,思想实验从来是科学实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研究的领域向微观和宇观纵深发展,思想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在科学实验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思想实验和通常讲的逻辑推导的区别在于:通常讲的逻辑推导指知性逻辑—形式逻辑(含数理逻辑)推导,属于论证的范畴,其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检验;思想实验的推导是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推导,属于论证-验证的范畴,本身属于实践检验,所以思想实验的结论具有必然性、正确性与不可证伪性。运用对称逻辑解悖就属于思想实验,解悖成功就验证了对称逻辑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相对论也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的成果,其引申出来的光线弯曲结论后来得到了观测的证明;不懂思想实验却声称懂相对论,就像不懂生命起源却懂生命本质是痴人说梦。科学史上大量的科学定律,如宇宙起源、暗物质、量子力学、玄理论、黑洞理论、生命起源、阴阳经络理论等都是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是不自觉地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的产物。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科学规律比自发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科学规律更精准。相对论虽然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的结果,但由于爱因斯坦是自发运用对称逻辑进行思想实验,所以把相对时空观和牛顿绝对时空观对立起来,产生“孪生子佯谬”。只有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把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和牛顿绝对时空观统一起来,才能解决“孪生子佯谬”。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推导、发现、验证科学规律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科学方法。不理解思想实验作为科学方法在验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对称逻辑作为思想实验的理论基础对于自觉把握思想实验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自觉运用思想实验这个科学方法进行验证,说明不具备理论验证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写真正的科学论文的能力,说明不具备博士学力,说明该“博士论文”未达博士论文要求,该“博士论文”在博士论文答辩中不应该通过,如果通过该“博士”就是真的假博士。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6810655391475565068/

搜狐:

https://m.sohu.com/a/384493022_100111092

https://www.sohu.com/a/384493022_100111092?luicode=10000011&lfid=1076031265853780&u=https%3A%2F%2Fwww.sohu.com%2Fa%2F384493022_100111092






分页: 104/301 第一页 上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