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什么是新旧动能转换?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将被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所淘汰?
[
2019/01/22 10:11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新旧动能转换?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定位
新旧动能转换 发展经济学概念。新旧动能转换即通过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新业态代替旧业态 ,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代替旧材料旧能源,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质是增长向发展转换,核心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机制的转换——价格机制向价值机制转换、交易成本降低向附加值提高转换、边际效率提高向边际效益提高转换、经济规模向规模经济转换、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换、跟爬模式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转换、GDP经济向幸福经济转换,理论基础是对称平衡理论。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核心概念是交易成本,核心方法是边际效率分析,核心理论是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核心目标是GDP增长,核心指标是经济规模,核心模式是跟爬模式,理论基础是一般均衡理论。所以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将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中被淘汰。
陈世清:什么是主客体对称关系分析?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
[
2019/01/21 18:15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主客体对称关系分析?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之所以把结构分析变成了平面线性分析,根源在于,在他的“结构分析”中,没有以主客体对称关系为核心的时间、空间、层次的对称分析;在他的“结构分析”中时间维、空间维、层次维是脱节的。林毅夫:“旧结构经济学倡导的经济政策是违背比较优势的,它建议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和价格扭曲来优先发展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结构经济学则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认为政府应该解决外部性问题和协调问题,以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林毅夫在这里把政府直接的行政手段和价格扭曲划等号,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是小商品经济的思维方式。在小商品经济时期,市场和政府是外在的;政府的行政“干预”确实会扭曲价格。在知识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本身已经立体化、整体化,政府客观上已经成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前期投入大、见效周期长、风险系数高,如果没有政府扶持民间创新—创造—创业,只能靠市场来换技术。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市场换技术的结果,就是市场丢掉了而技术却没有换回来。因此林毅夫历来主张的“市场换技术”这套路行不通;而要走自主创新这条路,离不开政府政策、资金、行政扶持。这时政府的行政支持不是扭曲价格,而是社会创造价值的必要环节。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而不是价格机制。在小商品经济时期,“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通过“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近似表现出来,但并不等于市场的核心机制就是价格机制。在知识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市场的立体化、整体化,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得到直接表现。此时如果再秉持“市场的核心机制就是价格机制”的过时观念让价格自由放任,只能放任投机者借助金融衍生品工具兴风作浪,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甚至全球经济危机,政府控制市场、“扭曲”价格就是价值机制的必然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环节。这里“扭曲”的是投机产生出来的不正常价格,维护的是价值及价值正常表现的正常价格。如果说,在小商品经济时期把政府排除在“市场”之外有近似的真理性,对小商品经济的结构分析大体可以把政府作为外部因素来考虑,那么对现代知识市场经济的结构分析把政府打入市场外部性的“冷宫”就有点不合时宜。时间维分析是五维空间分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陈世清:什么是结构与结构分析?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
[
2019/01/21 18:14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结构与结构分析?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
什么是结构?结构就是事物作为系统的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所谓结构就是空间结构。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出现以前经典力学占统治地位时期,所谓结构是三维空间关系;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出现以后所谓结构就是时间一维加上原来的三维空间成了四维空间关系,自从本人的五维空间理论出来后所谓的结构就是原来的四维加上层次一维成了时间、空间、层次统一的五维空间关系。“时过境迁”所以人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五维空间是宇宙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以五维空间结构存在;这五维空间的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时间、空间、层次维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事物就是通过这五维空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发展的。因此,如果说认识事物离不开对对象的结构分析,那么可以说结构分析离不开五维空间结构分析——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的对称分析。五维空间结构的对称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必备的基本方法,更是打着结构分析旗号的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以主客体对称关系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分析离不开结构分析即主客体对称关系为核心的五维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人类经济复杂系统用二维的、三维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就像用牛顿定律对量子现象进行分析,是方法和对象的不对称,根本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空间经济学,是根据时间、层次、传统三维空间相互转化原理研究经济发展规律、预测经济发展趋向、进行经济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取得经济规模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是结构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化的中间环节,空间经济学与结构经济学使发展经济学才成为科学。但林毅夫带有“结构”字眼的“新结构经济学”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结构分析时,竟然没有做到五维空间分析;其对经济结构的分析是抛开主体要素的平面二维的,甚至没有达到三维空间的要求。这样平面的、片面的“结构分析”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果说简单系统在其所属的复杂系统中只不过是要素,那么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在五维空间整体框架中也只不过是要素,构不成完整的结构,因此从本质意义上对社会经济现象这一复杂系统的二维、三维空间分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分析,而仍然属于要素分析。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结构经济学,只不过是要素经济学,或打着“结构经济学”旗号的要素经济学、解构经济学。解构经济学就是线性经济学,渗透在线性经济学后面的是线性思维方式,也就是他自己讲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陈世清:什么是发展经济学?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3.0”不是发展经济学?
[
2019/01/19 15:52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发展经济学?
——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3.0”不是发展经济学?
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严格意义上,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要求用主客体的对称分析代替纯客体的线性分析,用五维空间分析代替平面二维分析,用复杂系统论分析代替还原论分析,用规范分析代替实证分析,用规模分析代替边际分析,用“边际效益分析”提升“边际效率分析”,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价格经济学,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用国民福利体系代替GDP增长体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用科学发展代替增长。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3.0”之所以不是发展经济学,是因为:
1、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
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严格意义上,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所以发展经济学是理论,而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只是名词、模式和政策建议,不是理论。
2、 发展经济学要求用主客体的对称分析代替纯客体的线性分析,用五维空间分析代替平面
二维分析,用复杂系统论分析代替还原论分析,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秉持新古典经济学线性、客体性、还原论思维方式不可能建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
3、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要求用规范分析代替实证分析,用规模分析代替边际分析,用“边际
效益分析”提升“边际效率分析”,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价格经济学,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用国民福利体系代替GDP增长体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用科学发展代替增长。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用新古典经济学“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分析的“发展”实际上只是增长不是真正的发展。
不但林毅夫“发展经济学3.0”不是发展经济学,而且林毅夫所谓的“发展经济学1.0”、“发展经济学2.0”由于都不是理论,都秉持新古典经济学线性、客体性、还原论思维方式,都是价格经济学,所以都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
陈世清: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中国经验的总结? ——有感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十)
[
2019/01/19 10:56 | by admin ]

陈世清:为什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中国经验的总结?
——有感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十)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所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基础,是GDP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是一切向钱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机制作为市场核心机制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边际效率分析方法+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GDP主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我国改开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环境污染、道德沦丧、法治崩溃、假冒伪劣横行、两极分化严重,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大败笔。是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逆转了这一局面。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经济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包容性发展、通过建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增长与超越性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实质上是确立了以价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否定了GDP增长方式,否定了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所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及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为我国设计的发挥我国“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一步步爬行的发展模式。所以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不是中国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