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08/301 第一页 上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挑战。真理只服从真理,不服从头衔;在真正搞学问的人面前,没有谁是权威。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动辄“某某大师”、“某某诺奖获得者”、“某某国际级别刊物发表文章”、“在国际经济学界排名第几”、连自己排名几百名后也敢拿出来讲的人,不是真正搞学问的人。科学的发展,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程,就是挑战权威的过程,就是超越前人的过程,就是舍我其谁老子天下第一的过程!谁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创立某一学科领域的科学范式就是第一!能原创某一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就是第一!达尔文不是第一吗?牛顿不是第一吗?爱因斯坦超过牛顿不是也成了第一吗?如果不是第一还叫科学家吗?如果不是第一还叫经济学家吗?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应该改成“文无第一、家无第二”。第二只能是小跟班而不能叫科学家。在科学上如果落个第二,就应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落到几百名后面还没脸没皮地敢拿出来吹?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学科领域会像经济学领域这样,不是讲原创理论,讲理论突破,而是张口著名闭口排名,张口名人闭口权威,就是因为现在经济学领域真理与真理标准的失落。虽然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在张口国际闭口世界中偷偷把美国当作国际标准世界化身,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但西方经济学(包括美国本土经济学)的线性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本身就不可能是真理;在公然主张经济学不是科学、可证伪是经济学本质属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和跟在其后面屁颠屁颠的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只能用头衔、权威、排名来填补经济学领域真理标准的空缺。然而不承认不等于没有,经济学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标准很简单就8个字——只可证实,不可证伪。一旦确立经济学的科学地位和检验经济学科学真理的标准,用引用率排名与刊物“级别”来检验经济学真理、确立经济学理论地位、衡量经济学家水平的做法将成笑话。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奉行的西方经济学线性思维方式和复杂经济现象之间的不对称,不管他们的论文发表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哪一级”刊物上,不管他们在西方经济学界排名多靠前,他们的理论都不可能是科学真理,更不代表经济学发展的前沿。经济学真理标准、前沿标志的错位会误导经济学的发展,只有用真理征服谬误才能确立正确的经济学真理标准、前沿标志,扫除经济科学发展的障碍。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衔接。超越是否定,否定是扬弃,扬弃是衔接。通过超越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理清新旧理论承前启后的衔接关系。任何真正的原创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原有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科学发展的逻辑就是否定的逻辑、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从物质经济学到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从朴素经济学到政治经济学到科学经济学,从整体经济学到配置经济学到再生经济学,从整体价值论到客体价格论到对称价值论,从中国经济学到西方经济学到中国经济学,是合乎人类思维与科学发展规律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经济学代替西方经济学成为人类经济学的主流,是通过空间交替展示时间之矢的人类经济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对称经济学的产生不是标新立异的产物,而是人类经济学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比较。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有比较才有鉴别。牛皮不是拿来吹的,火车不是拿来推的,是驴是马牵出来溜溜。在比较中,只看内容不看形式,只看逻辑不看语种,只看实际效果不看花拳绣腿。文笔是蹩脚还是优美,作品是中文写的还是英语写的不予考虑,因为对观点是否正确没有影响;但逻辑是严密还是混乱必须考察,因为会决定理论是否真理。双方理论的逻辑力和解释力可以比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优胜劣汰顺其自然。文明就是这样发展的,科学就是这样进步的,经济学也不例外。通过比较,可以看清对称与均衡、再生与配置、价值与价格、对策与博弈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可以确立对称经济学的前沿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审美性。通过比较,可以确立对称经济学在人类经济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注解。在超越中可以注解什么是经济学范式?什么是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为什么西经和马经是同一个经济学范式?为什么均衡论要转换为对称论,博弈论要转换为对策论,配置经济学要转换为再生经济学,价格经济学要转换为价值经济学,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马克思主义要融合为对称经济学?在超越中实现范式与范式的碰撞,在范式与范式的碰撞中注解新旧范式的差异和衔接,理解新旧范式的真谛,把握新旧范式转换的脉络。超越的过程就是使对称经济学的理论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枯燥为有趣、化疑难为了然的过程。超越的过程就是注解过去、注解现在、注解未来、把握未来的过程。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扬弃。同行不是冤家,超越不是打压。否定不是绝对否定,而是扬弃。衔接通过扬弃来实现,发展通过超越来进行。超越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超越可以实现经济学的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发展。超越是范式的转换与超越;通过范式的转换与超越形成的对称经济学是新的经济学范式,今后也只能在新的范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分页: 208/301 第一页 上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