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六):政治经济学都是庸俗经济学
[
2011/04/08 23:06 | by admin ]

政治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不是两种经济学,也不是同一种经济学发展的两个阶段,而是同一经济学的两种属性。政治经济学是指它的定位,庸俗经济学是指它的功能。前者是指它只是阶级的真理,后者是指它的社会功能是只为特定阶级的利益服务。政治经济学只是代表某些人利益的;只代表部分人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其主体性决定了其认识的层次性与局限性。如果把其说成代表人类整体的利益,是对经济规律的完整把握,必将出现主体与认识层次的不对称而产生悖论。如果用悖论指导实践,必然出现悖境,并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破坏。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五):政治经济学容易走极端
[
2011/04/05 22:29 | by admin ]

政治经济学容易走极端,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不是私有化就无真正的市场经济;真正的社会主义必须割资本主义尾巴,真正的市场经济必须排除政府干预,等等,都是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发展观、经济观的写照,并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起来似乎有着“深厚理论功底”的经济学理论。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经济学只有片面的真理,在整体上都是错误的。而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主流经济学恰恰都是这样的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经济学理论。它们相互之间的互相攻击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对称的风景线。只有彻底抛弃政治经济学线性思维方式的桎梏,把经济学从政治意识形态的束敷中解放出来,才能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总结出理论经济学,然而又用这种经济理论来指导中国经济的实践,并使之得到更快地发展。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四):政治经济学是政治意识形态
[
2011/04/04 13:06 | by admin ]

从科学的经济学来看,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的问题,本质上不应该是政治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建立怎样的政府、政府怎样做才对市场、对经济发展、对人的发展有利的问题。计划调控与市场调控,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公有制与私有制,是政府采取不同调控手段所赖以进行的产权法律关系基础。如果以公有制为基础,计划调控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仅以微观调节为手段,私有制可能会更有效。不管哪一种,隐藏在政治意识形态背后的,是不同的发展观。当然,不同的发展观,会牵涉到不同人的利益。但既使是同一种发展观中的不同政策,也都会关系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改革开放以前的主流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对形成科学的发展观与形成科学决策并无好处。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三):政治经济学使“经济学”成为“虚学”
[
2011/04/03 12:40 | by admin ]

主体和客体、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的对称关系是社会经济规律的本质。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是对立的。政治经济学的思维内容和思维对象,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思维内容和思维方法的不对称,并由此造成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论和实际的不对称,最终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使政治经济学在使“经济学”成为“显学”的同时也成为“虚学”、“泡沫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二):政治经济学不可能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
2011/03/30 23:09 | by admin ]

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也就不可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凡是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都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有以一般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依据,这就要求不能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部分、具体和抽象的关系。迄今为止的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并不等于经济学只能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特殊的理论经济学,完全可以从中提升出一般的理论经济学,属于全人类的理论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目的是扬弃政治经济学,为吸收人类经济思想发展中有益成份、为建立人类一般经济学进行理论准备。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