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八):经济工程方法与“经济工匠”方法
[
2011/02/26 22:56 | by admin ]

经济工程方法是:设定经济目标,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条件,拿出对策方案,论证推演评估,操作反馈评价,纠错完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经济工程方法同“经济工匠”方法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五度空间,后者是平面二维;前者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后者的“操作性”与“实证性”则仅仅停留在“思想实验”的阶段。
经济工程方法:经济形态、增长方式、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之间不对称,是造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不对称的产物;与其说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去描述它,还不如说认识它背后不对称的本质去改造它,自觉地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以建立同特定的经济形态与增长方式相对称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
把经济和经济学模型当作理论,把建构经济和经济学模型当作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否认或忽视经济规律、经济学规律的存在,否认经济学以经济规律为对象、经济学规律为内容,是西方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背景的经济学家的方法与模式。如果说,这就是“范式”,则是无范式的范式。
模型和现实的冲突,导致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无效。这不是市场不完全信息与人的有限理性造成的,而是西方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依据、理论参照系、理论“范式”错误造成的。要使“模型”从“无效”向“有效”转化,人的理性从“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化,市场信息从“不完全”向“完全”转化,市场运行从不和谐向和谐转化,必须改变西方经济学的范式。
把实证性与思辩性对立起来,使参照系与经济学模型的科学理性不对称,是西方经济学没有科学范式的根本原因。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经济工程方法同“经济工匠”方法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五度空间,后者是平面二维;前者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后者的“操作性”与“实证性”则仅仅停留在“思想实验”的阶段。
经济工程方法:经济形态、增长方式、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之间不对称,是造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不对称的产物;与其说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去描述它,还不如说认识它背后不对称的本质去改造它,自觉地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以建立同特定的经济形态与增长方式相对称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
把经济和经济学模型当作理论,把建构经济和经济学模型当作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否认或忽视经济规律、经济学规律的存在,否认经济学以经济规律为对象、经济学规律为内容,是西方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背景的经济学家的方法与模式。如果说,这就是“范式”,则是无范式的范式。
模型和现实的冲突,导致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无效。这不是市场不完全信息与人的有限理性造成的,而是西方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依据、理论参照系、理论“范式”错误造成的。要使“模型”从“无效”向“有效”转化,人的理性从“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化,市场信息从“不完全”向“完全”转化,市场运行从不和谐向和谐转化,必须改变西方经济学的范式。
把实证性与思辩性对立起来,使参照系与经济学模型的科学理性不对称,是西方经济学没有科学范式的根本原因。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七):西方经济学的模型缺乏审美性
[
2011/02/24 22:57 | by admin ]

经济学模型按美的原则来建构,经济发展按美的规律来造型,这两方面是对称的、相辅相成的。
西方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模型都是从数量着眼对经济学形式化,不能产生新内容、新观点。因为量变本身不能引起质变,只有序变(结构变)才能引起质变。用五度空间的方法使经济学模式化,才能产生质变和飞跃;用五度空间的方法重新整合经济学的结构,不但可以使形式完美,而且可以使内容产生突破,指导经济有序、稳定发展。
这就必须用对称经济学的经济工程方法代替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工匠”方法。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西方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模型都是从数量着眼对经济学形式化,不能产生新内容、新观点。因为量变本身不能引起质变,只有序变(结构变)才能引起质变。用五度空间的方法使经济学模式化,才能产生质变和飞跃;用五度空间的方法重新整合经济学的结构,不但可以使形式完美,而且可以使内容产生突破,指导经济有序、稳定发展。
这就必须用对称经济学的经济工程方法代替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工匠”方法。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六): 西方经济学的模型缺乏整体性
[
2011/02/23 23:30 | by admin ]

经济活动是个性化、整体化、非线性、立体性、具体化的。自从量子力学产生以后,想离开不确定性来研究确定性,用线性思维方式来追求所谓“硬科学”,无异于拔着头发离开地球。用“形式”逻辑演绎方法推演得出来的结论只是“趋势”,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证伪;用对称逻辑推演得出来的结论是规律,只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在特定的参照系中,前者只是近似正确,后者则是完全正确。因而前者虽然也打上“理性”的烙印,只能是经验与实证的统一,后者才是思维与实证的统一。因此,经济学本身只能是一门具体学科;作为经济学的最初出发点的公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在理性抽象基础上的理性具体。它虽然是叙述的起点,然而却是认识的终点;其认识过程是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方法是数理逻辑,而数理逻辑属于传统逻辑的范畴,只在理性的抽象这个环节起作用。把经济关系仅仅归结为数量关系,把经济学归结于数量经济学,这种非对称思维同对称经济是脱节的,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不过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毕竟为了认识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建立真正科学的经济学提供了有用的素材。比如“时间序列”这个概念和模型,就为人们透过经济现象的有序性、把握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提供了一个借鉴。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不过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毕竟为了认识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建立真正科学的经济学提供了有用的素材。比如“时间序列”这个概念和模型,就为人们透过经济现象的有序性、把握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提供了一个借鉴。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五): 西方经济学的模型缺乏主体性
[
2011/02/22 21:58 | by admin ]

西方经济学用剔除主体性、或把主体客体化的数学模型方法来研究博弈论的数理博弈论,相当于用力学方法来研究量子力学,是方法和对象的不对称。而非数理博弈理论,否认了博弈理论中逻辑的普适性,等于说博弈理论可以不需要逻辑来建构,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是悖论。有逻辑则无主体,有主体则无逻辑,是西方经济学基本思维方式带来的悖论。
客体的意义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只要方法对头,思路正确,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型的实验室。如果主体方向错误,那么数学对于经济和经济学的研究就将是南辕北辙。数学模型越精致,将离现实越远。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客体的意义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只要方法对头,思路正确,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型的实验室。如果主体方向错误,那么数学对于经济和经济学的研究就将是南辕北辙。数学模型越精致,将离现实越远。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四):西方经济学模型中数学工具成了“数学陷阱”
[
2011/02/20 23:27 | by admin ]

经济学数学化使经济学脱离实际的根源:抽象化,而不是具体化;片面化,而不是立体化;线性化而不是非线性化;局部化而不是整体化;共性化而不是个性化。
现在数理逻辑的二维空间性质,根本不可能得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科学性、逻辑与历史以及时间、空间、层次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对称方程式,但用简单的图示却可以做到。因此,现有的数理逻辑做不到思辩性与证实性的统一,达不到辩证逻辑的高度,更达不到对称逻辑。
由于人对事物质的认识先于对事物量的认识,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先于数学表述形式的发展,迄今为止人类抽象思维发展阶段远远高于数学思维发展阶段,如果把数学表述看成经济研究的必要条件,无异于削足适履,拖了经济学与原创成果的后腿,极大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这也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数十年停滞不前,除了在建立数学模型上花样翻新,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毫无进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他们那里,数学工具成了“数学陷阱”,只能靠“五十步笑百步”,靠自诩“主流”来聊以自慰。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现在数理逻辑的二维空间性质,根本不可能得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科学性、逻辑与历史以及时间、空间、层次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对称方程式,但用简单的图示却可以做到。因此,现有的数理逻辑做不到思辩性与证实性的统一,达不到辩证逻辑的高度,更达不到对称逻辑。
由于人对事物质的认识先于对事物量的认识,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先于数学表述形式的发展,迄今为止人类抽象思维发展阶段远远高于数学思维发展阶段,如果把数学表述看成经济研究的必要条件,无异于削足适履,拖了经济学与原创成果的后腿,极大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这也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数十年停滞不前,除了在建立数学模型上花样翻新,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毫无进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他们那里,数学工具成了“数学陷阱”,只能靠“五十步笑百步”,靠自诩“主流”来聊以自慰。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