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35/303 第一页 上页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经济学第一次以人类整体的经济现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能够成为帝国主义的经济学,是科学性和主体性的对称、有序与无序的对称、复杂与简单的对称、真善美的对称。

    宇宙本身作为一个惯性系统,无所谓复杂与简单。所谓复杂系统与简单系统的区分,完全是以人类为参照系而产生出来。就惯性系来讲,宇宙空间无中心;就人类参照系来讲,社会空间、人类生存的空间是宇宙的中心。所谓复杂系统,是由有序与无序两个层面组成的系统;简单系统是由有序一个层面组成的系统。有序与无序、复杂与简单的区别是相对的,仅取决于主体的参照系。有序化是平衡的前提,也是平衡的结果。从无序向有序、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发展过程,也即从低级平衡向高级平衡的发展过程。从对称空间观看来,宇宙是无序与有序、不确定与确定的统一。从微观来看是无序的、不确定的,从宏观来看是有序的、确定的;从短期来看是无序的、不确定的,从长期来看是有序的、确定的。微观与宏观的区分是相对的,有序与无序、确定与不确定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基本粒子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序的、不确定的,但从整体来看也是有序的、有规律可循的。对称经济学就是在有序与无序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建立起来的对称经济理论。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从深层本质到浅层本质、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经济认识的发展,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浅层本质到深层本质、从复杂到简单。这是一个对称的过程。在对称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经济规律即是层次性的又是历时性的;创造规律、全息规律、系统规律、统计规律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从宇观到宏观到微观、从高层到低层的各个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随着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去的低层次的规律逐步转化为现在的高层次的规律。经济社会作为宇宙这一复杂系统的结构,是五度空间的具体化
    不能混淆经济参照系与经济惯性系这两个不同概念。经济认识的参照系只能是相对于人而言,因而具有主观的特征,而经济社会的惯性系是客观存在的。参照系与参照系对称,惯性系与惯性系对称。同时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之间只能是相对的,但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之间可以绝对存在。经济学参照系与经济社会惯性系之间是否对称,必须放在经济社会主客体相统一的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来考察。
    复杂系统是有序与无序两个层面组成的系统。简单系统是由有序一个层面组成的系统。复杂系统与简单系统的区别是相对的,取决于考察主体的参照系。
    经济社会、经济活动惯性系是复杂系统。
    就经济系统内部对称关系来讲,经济规律是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确定的、稳定的、普遍的、有序化的联系;经济本质是经济事物的最深层次的对称结构,决定事物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向及发展状态。本质决定规律,是比规律更深层次的范畴。经济规律是有序的,经济现象是无序的,序是现象向规律转化的中间环节。人们只有透过无序看有序,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化无序为有序,以有序整合无序,才能把握经济客观规律、创建经济科学规律,实现人类予期的经济目的。
    量子力学证明,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是线性因果律、统计因果律、系统因果律的统一,后者包含前者。人类社会是系统因果律的宏观展开,量子力学定律是系统因果律的微观展开。只是由于人们的认识是从线性因果律到统计因果律到系统因果律,当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停留在线性因果律而对社会的认识不自觉地进入系统因果律时,产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发展规律上的对立的错觉。实际上,量子力学已经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发展规律上的同一性,都是按对称规律而发展的。
    经典力学只能解释由线性因果律所产生的线性关系,统计论和系统论只能解释统计因果律和系统因果律所产生的有限的对称关系,对称空间理论则能揭示由辩证论和全息论所揭示的规律所产生的无限的对称关系。
经济认识、经济学参照系是复杂系统。
    对称空间理论将能令人信服地说明,经济学体系逻辑的形式简单性与内容复杂性是对称的。经济活动规律的量子力学规律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整体性、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对称方法。对称空间理论标志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多学科综合研究经济的新时代。多经济学科综合研究使我们在更广泛的程度上认识经济复杂组织系统的性质,我们把制约着其全部活动的科学规律看作不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对称空间理论可以使长期以来科学的简化倾向和复杂化倾向得以协调。对称空间理论说明,经济自组织的创造性过程代表了一种应得到充分科学研究的经济世界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认识经济进化的基本机制,能认识到产生于随时间演进的经济组织因素。对称空间理论将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经济现象。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济学第一次有真正的 “基本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反映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经济学科学规律,由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包括经济学公理与经济学定理两个层面。其中经济学公理是经济学定理的出发点,经济学定理是经济学公理推导的结果。
    在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中,有不同的“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由于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虽然有的政治经济学也标榜自己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政治经济学范式中的“经济学原理”不是反映经济客观规律的经济学科学规律,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范式是前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范式中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原理”,只有反映各个阶级利益的“学说”,虽然它们把自己的学说贴上“经济学原理”的标签。对称经济学是以对称方法与“五度空间”方法与模式,以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与基本线索,以人类整体的经济现象、人类整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一般的、人类的、与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辨与实证、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因此只有在对称经济学范式中,才有真正的、属于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原理”。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这两个概念分离开来并对它们各自进行合理定位,重新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指导现实经济活动的需要,是为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指明正确方向的时代要求。
    人类一般经济学在对象、性质、结构、功能方面,都同政治经济学有本质的不同。一般经济学的时间:永久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空间:世界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本质:人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性质:以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对称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人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智慧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创业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再生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和谐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幸福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经济学:超越阶级,揭示人类经济的一般规律;人类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精神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要素经济学与结构经济学的综合。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表现在微观领域,而宏观领域则是一片空白,它们所自认为宏观的真理本质上仍然只是微观的、局部的、抽象的真理。人类一般经济学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揭示了人类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综合经济学:哲学、传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综合。人类一般经济学是超越经济学:对现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对它们合理定位,通过对它们的相容、实现对它们的超越。迄今为止人类之所以没有建立真正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包括它们所谓的“宏观经济学”,都只是人类经济活动某个局部领域、某个层面真理性的反映。迄今为止的经济学之所以都是政治经济学,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学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一般经济学并非不要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并非就是政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在其中必然要研究政治与经济的对称关系。现实是,政治经济学家为了掩盖自己的庸俗性质,往往羞答答地否认政治对经济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根源: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主要涉及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一般经济学不仅研究市场经济,而且研究自然经济;不仅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一般经济学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扬弃、综合、升华、相容与超越,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
    一般经济学也不等于理论经济学。
    只是阶级的真理和一般的真理,是不同层次的真理,政治经济学和一般经济学,就是这样两个层次的真理。《资本论》只是阶级的真理,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但不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和一般经济学的区别:前者只是阶级的,后者是人类的;前者只是意识形态,后者是科学;前者是非系统的、片面的,后者是系统的、全面的;前者是脱离实际、不可操作的,后者是可操作的;前者是只是抽象的,后者还是具体的。
    政治经济学是特殊的理论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对称经济学就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济学第一次实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统一


    在主流经济学那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是对立的。主体性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统一的纽带,西方经济学中二者的脱节是由于缺乏主体性。
    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系统经济学,只有系统经济学才是对称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是对称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分,是经济学悖论的根源之一。在对称经济学中,无论理论经济学还是实践经济学,都是宏观与微观的对称与统一。只是:理论经济学是抽象的统一,实践经济学是具体的统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本来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区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已经没有意义,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也才能科学定位对策。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济学第一次实现了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能否做到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学范式的不同层次、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科学观看来,只有纯客观的才是实证的。
    在量子力学的科学观看来,主客体不可分,实证在于主客体的统一。实践标准是事实标准、价值标准、逻辑标准的统一。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的思维方式看来,突出体现主体性的经济学与科学性是对立的;
    在量子力学层面的的思维方式看来,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内在一致的。
    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才能扬弃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对立。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分页: 235/303 第一页 上页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