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数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与阿里达摩院的应对逻辑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七):案例说理(七十四)
[
2024/11/25 00:12 | by admin ]
2024/11/25 00:12 | by admin ]
陈世清:数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与阿里达摩院的应对逻辑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七):案例说理(七十四)
当阿里达摩院仅仅是想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而大张旗鼓采取另类出题方式、考试方式时,根本想不到会因为引出姜萍这样一个人物使自己无意间引发了一场数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数学范式的转换及由此引发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方式的革命。当然,这场革命,对于阿里达摩院来讲只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则是数学科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历史,就是通过偶然性开辟自己的必然性;通过人类似乎自发的行为,展开历史必然性的画卷。
由于阿里达摩院对于自己引发的这场革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于由此引起的巨大反弹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甚至在巨大压力下对自己做法的合理性乃至“合法性”都产生了自我怀疑,对于应对多方“大咖”、旧范式的领军人物的质疑手足无措缺乏应有的专业底气与专业话术,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只好采取目前这种折中的措施。这些措施似乎有点手忙脚乱,似乎有点顾此失彼,似乎有点捉襟见肘,似乎有点漏洞百出,似乎有点不能自圆其说,但也只能这样“贻笑大方”、“多多见谅”了。
陈世清:姜萍为什么不接受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的邀请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六):案例说理(七十三)
[
2024/11/24 13:09 | by admin ]
2024/11/24 13:09 | by admin ]
陈世清:姜萍为什么不接受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的邀请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六):案例说理(七十三)
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的出题方式属于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教育产业界的数学出题方式属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两者是相互之间不可兼容、不可通约的数学范式。姜萍的从实际应用出发的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刚好和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吻合,所以取得高分是正常的,不被长期浸淫在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中不可自拔的数学“高学历学霸”所理解也是必然的。如果姜萍接受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的邀请,只能是自取其辱,自讨没趣,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这么干,何况姜萍这个级别的人才。
反姜萍分子之所以极力怂恿姜萍参加所谓的浙江大学数学夏令营,是试图给姜萍下套,姜萍是不会上当的。
陈世清:姜萍不是天才,是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五):案例说理(七十二)
[
2024/11/24 11:18 | by admin ]
2024/11/24 11:18 | by admin ]
陈世清:姜萍不是天才,是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五):案例说理(七十二)
掌握了理论和实践相对称的非线性思维方式取得优异成绩,不是“天才论”后面的线性思维方式所能解释和理解的。姜萍不是天才,而是思维方式和奥数冠军、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学历学霸”不同的、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的人才。那些秉持线性思维方式的奥数冠军、数学教授、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学历学霸”之所以不可能成为数学家,是因为他们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这次姜萍事件背后的最深层次的本质,是两种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及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不同的学习、研究的结果。
夏虫不可以与语冰。所以,少一些喧闹,多一点包容;与其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精心编造姜萍和王老师“造假”、“作弊”的能自圆其说欺世惑众天马行空耸人听闻的“天书”,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学习对称逻辑非线性思维方式。人间正道是沧桑!
陈世清:中专数学和偏微分方程不是简单的层级关系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四):案例说理(七十一)
[
2024/11/23 20:46 | by admin ]
2024/11/23 20:46 | by admin ]
陈世清:中专数学和偏微分方程不是简单的层级关系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四):案例说理(七十一)
反姜萍分子把中专数学和偏微分方程看成简单的层级关系,认为没有中专数学取得高分,不可能学好属于高数范畴的偏微分方程,是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典型的线性思维方式。中专数学和偏微分方程不是简单的层级关系——中专数学只能应用形式逻辑线性思维方式;而姜萍学习的偏微分方程,则可以结合服装设计,应用对称逻辑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应用非线性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偏微分方程的效率,这对于长期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只有线性思维方式、没有对称逻辑非线性思维方式的书呆子“高学历学霸”来讲,是无法理解、不可理喻的。
这说明,姜萍和反姜萍分子的冲突,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线性思维方式和非线性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冲突。
自以为是的反姜萍的“高学历学霸”最好先学好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再来讨论姜萍,避免无谓的争论。
陈世清:应试数学范式和应用数学范式的冲突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案例说理(七十)
[
2024/11/23 16:39 | by admin ]
2024/11/23 16:39 | by admin ]
陈世清:应试数学范式和应用数学范式的冲突
——从姜萍事件看什么是学力(三):案例说理(七十)
11.3同时发布的阿里达摩院的说明和涟水中专发布的情况通报,都充分证明了姜萍既没有作弊,也没有造假。姜萍参加了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姜萍参加了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的初赛,成绩93分,其名列全球12名是客观事实。
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的出题方式,和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属于不同的数学范式: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属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的出题方式属于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长期浸淫在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中不可自拔的数学“高学历学霸”,由于无法把握应用数学(这里的“应用数学”是指的数学方法论,不是指作为学科的“应用数学”)的逻辑,一方面对数学符号使用的规范性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逻辑关系、推理能力近乎白痴水平,充分证明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的局限性、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和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之间的不兼容性与不可通约性。姜萍的从实际应用出发的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刚好和阿里达摩院全球数学竞赛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吻合,所以取得高分是正常的,不被长期浸淫在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中不可自拔的数学“高学历学霸”所理解也是必然的。
姜萍和反姜萍的冲突,本质上是应用数学范式和应试数学范式的冲突。这充分证明: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培养不出合格的数学人才。必须用主体性-创新型教育代替客体性-应试型教育,用应用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代替以奥数竞赛的出题方式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数学范式,以培养出我国真正的数学家与真正对实践有用的数学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