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功学(一):“木桶原理”与“水桶原理”
[
2006/09/20 11:05 | by admin ]

可以用“木桶原理”与“水桶原理”来形象地说明作为名词的“二次创业”与作为概念的“二次创业”的联系与区别。传统经济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形成“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的精髓:取长补短,补缺补漏;知识运营学在管理学中的运用形成“水桶原理”,“水桶原理”的精髓:居高临下,纲举目张。“木桶原理”能过取长补短,平衡发展,取得规模效益。“水桶原理”通过纲举目张,得到超速发展。规模效益缘于不同长短木板之间平衡与不平衡的相互转化,自下而上,体现是线型发展原理;超速发展缘于知识对各生产要素的渗透、整合、催化,自上而下,体现的是全息发展、球状发展、非线性发展原理。线性发展造成是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从大处着眼,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木桶原理”,其平衡作用只是有限的、微观的、相对的,并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只有“水桶原理”,才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人类得以可持续发展。所以,“水桶原理”包含了“木桶原理”,是“木桶原理”的升华。“木桶原理”不是二次创业,只有“木桶原理”上升为“水桶原理”,才是二次创业。
2003.6.5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2003.6.5 本文已收入《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