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还是优化再生
[
2007/01/31 11:36 | by admin ]

知识经济,使社会经济化、经济社会化,社会成为经济有机体,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功能。“经济学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经济基础”的提法,我想可能有点过时。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作为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学成为综合学科,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都只不过是经济学的分支。
对经济学的全新定位,产生经济学的全新范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可以通过同传统经济学范式的比较,来揭示经济学全新范式的内涵,明确经济学全新范式的外延。
前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求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实物和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的开采利用为前提。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中的社会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中的主导要素,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作内涵的有效开发。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生产本身,研究资源如何优化再生;不但研究生产中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学说,视野在分配领域;生产只是生产领域的分配,生产领域只是分配领域的延伸。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再生的学说,视野在生产领域;分配只是生产、再生产的分配,分配领域只是生产领域的环节。优化配置,看到的是交易,是人际之间的供求平衡,价格机制成了市场和社会的核心机制;优化再生,看到的是财富增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价值机制成了社会和市场的灵魂。以分配为中心,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脱节,企业成了减少交易成本的产物;以生产为中心,经济学就是管理学,企业拥有了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系统质。把人际关系看成是此消彼长的交易关系,人与人是狼,必然把商场看成是战场;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双赢经济、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人与自然、人与人互相依赖、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能与狼共舞,才是英雄本色。
绿色经济丛书,由《再生型经济》、《和谐经济》、《幸福经济》、《共有经济》、《回归经济》、《稳定型经济》六本书组成。书中所包含的案例,都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典企业的经典案例。所谓经典案例,就是今天的局部预示着明天的整体,今天的偶然预示着明天的必然,今天的萌芽预示着明天的大树。以它们为平台进行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对接,就形成了以再生为基础、以和谐为核心、以幸福为目标、以稳定为归宿的全新的经济学范式。
绿色经济,既是经济学范式,也是管理模式,还是经济增长方式。全新的经济学范式,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还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范式向模式的转化,模式向方式的转化,本身就是这一全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组成部分。但愿这套丛书能为这一转化起到示范、催化作用。
2005.5.3 本文已收入“绿色经济丛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对经济学的全新定位,产生经济学的全新范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可以通过同传统经济学范式的比较,来揭示经济学全新范式的内涵,明确经济学全新范式的外延。
前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求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实物和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的开采利用为前提。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中的社会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中的主导要素,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作内涵的有效开发。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生产本身,研究资源如何优化再生;不但研究生产中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学说,视野在分配领域;生产只是生产领域的分配,生产领域只是分配领域的延伸。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再生的学说,视野在生产领域;分配只是生产、再生产的分配,分配领域只是生产领域的环节。优化配置,看到的是交易,是人际之间的供求平衡,价格机制成了市场和社会的核心机制;优化再生,看到的是财富增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价值机制成了社会和市场的灵魂。以分配为中心,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脱节,企业成了减少交易成本的产物;以生产为中心,经济学就是管理学,企业拥有了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系统质。把人际关系看成是此消彼长的交易关系,人与人是狼,必然把商场看成是战场;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双赢经济、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人与自然、人与人互相依赖、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能与狼共舞,才是英雄本色。
绿色经济丛书,由《再生型经济》、《和谐经济》、《幸福经济》、《共有经济》、《回归经济》、《稳定型经济》六本书组成。书中所包含的案例,都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典企业的经典案例。所谓经典案例,就是今天的局部预示着明天的整体,今天的偶然预示着明天的必然,今天的萌芽预示着明天的大树。以它们为平台进行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对接,就形成了以再生为基础、以和谐为核心、以幸福为目标、以稳定为归宿的全新的经济学范式。
绿色经济,既是经济学范式,也是管理模式,还是经济增长方式。全新的经济学范式,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还可以转化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范式向模式的转化,模式向方式的转化,本身就是这一全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组成部分。但愿这套丛书能为这一转化起到示范、催化作用。
2005.5.3 本文已收入“绿色经济丛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成功管理学(十):愚公移山,智公移性
[
2007/01/31 11:31 | by admin ]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实际上等于说,人的秉性的改变与完善同人的生活环境没有内在的联系,这实属一种偏见。人首先要改变与完善秉性,才能改变与完善江山。
宽宏大量是好秉性。
《三国演义》里的周公瑾,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可就是心胸狭窄,老想不明白为什么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而,一败再败在诸葛亮手下后,他一声长叹:“即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英年早逝。他吃亏就吃在秉性不好上。
《汉语大辞典》说,好秉性是形容人胸襟开阔,宽宏大量,能够容人容事。晋潘岳《西征赋》说:“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好秉性大度而已。”《旧唐书•高祖本纪》也记载:汉高祖“倜傥豁达,任性率真”。韩信昔日能忍街头混混的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非但没有报复,反倒给予那个小混混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就这气度襟怀,也无怪乎当初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韩信。
达观洒脱是好秉性。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盗,被偷去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总是有得有失。既然得失难测,祸福无常,不妨达观洒脱一些,就像罗斯福那样。
悲天悯人是好秉性。
著名画家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最多只是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有人不解。毕加索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不能和老朋友为难,穷画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再说,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那些假画使许多人有饭吃,而我也没有吃亏,为什么要追究呢?”由是观之,毕加索之伟大,还不仅仅是已臻化境的超人画技,他悲天悯人的爱心,也值得当今许多画家学习。
拿得起,放得下是好秉性。
好秉性,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不计较;遇人则能宽容,善爱人,平等相待。因而,好秉性的人,少有烦恼,心态健康,长寿者多。那么,如果我们力所不及,做不了伟人、巨人、能人、出人头地的人,不妨做一个好秉性的人。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好秉性的人,看轻身外之物,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身后名很重要吧,可在李白眼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人生奔波,多为名利二字,东坡却能“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官帽在很多人眼里泰山般重,为了当官,不择手段,四处钻营,而陶渊明却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严子陵则宁愿到富春江上垂钓,也不肯到老同学汉光武帝刘秀那里“高就”。这般高风亮节,完全当得起范仲淹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好秉性,是令人羡慕的秉性。生性好秉性的人,未必大富大贵,却能洒脱快乐。好秉性的人,能伸能屈,知进知退,经得起成功失败。好秉性的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故能成大事。
谬误向前一步,就成真理;秉性移动一点,就成好人。爱江山更爱好人,移江山先移秉性。
愚公移山,智公移性。移山先移性,移性打江山。修身很容易,一生坦荡荡!
2004.12. 6 本文已收入《秉性能移》,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宽宏大量是好秉性。
《三国演义》里的周公瑾,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可就是心胸狭窄,老想不明白为什么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而,一败再败在诸葛亮手下后,他一声长叹:“即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英年早逝。他吃亏就吃在秉性不好上。
《汉语大辞典》说,好秉性是形容人胸襟开阔,宽宏大量,能够容人容事。晋潘岳《西征赋》说:“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好秉性大度而已。”《旧唐书•高祖本纪》也记载:汉高祖“倜傥豁达,任性率真”。韩信昔日能忍街头混混的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非但没有报复,反倒给予那个小混混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就这气度襟怀,也无怪乎当初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韩信。
达观洒脱是好秉性。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盗,被偷去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总是有得有失。既然得失难测,祸福无常,不妨达观洒脱一些,就像罗斯福那样。
悲天悯人是好秉性。
著名画家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最多只是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有人不解。毕加索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不能和老朋友为难,穷画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再说,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那些假画使许多人有饭吃,而我也没有吃亏,为什么要追究呢?”由是观之,毕加索之伟大,还不仅仅是已臻化境的超人画技,他悲天悯人的爱心,也值得当今许多画家学习。
拿得起,放得下是好秉性。
好秉性,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不计较;遇人则能宽容,善爱人,平等相待。因而,好秉性的人,少有烦恼,心态健康,长寿者多。那么,如果我们力所不及,做不了伟人、巨人、能人、出人头地的人,不妨做一个好秉性的人。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好秉性的人,看轻身外之物,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身后名很重要吧,可在李白眼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人生奔波,多为名利二字,东坡却能“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官帽在很多人眼里泰山般重,为了当官,不择手段,四处钻营,而陶渊明却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严子陵则宁愿到富春江上垂钓,也不肯到老同学汉光武帝刘秀那里“高就”。这般高风亮节,完全当得起范仲淹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好秉性,是令人羡慕的秉性。生性好秉性的人,未必大富大贵,却能洒脱快乐。好秉性的人,能伸能屈,知进知退,经得起成功失败。好秉性的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故能成大事。
谬误向前一步,就成真理;秉性移动一点,就成好人。爱江山更爱好人,移江山先移秉性。
愚公移山,智公移性。移山先移性,移性打江山。修身很容易,一生坦荡荡!
2004.12. 6 本文已收入《秉性能移》,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