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一种新学说的标志是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的统一;一门新学科的标志是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从本人已经发表过大量知识运营的论文来看,知识运营学成为一种新学说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已经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在问题是,知识运营学能否成为一门新学科?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现有的知识经济学实质是知识产业学,以联合国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为基础,对以知识为对象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是把知识经济学纳人传统经济学的框架,只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增加了知识这一要素,或突出了知识这一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在观点和方法上并未超出传统经济学窠臼。知识经济并非仅仅知识成为产业,也并非仅仅知识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从本质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学迄今并未形成一门新学科。
    而知识运营学则在内容与结构、观点与方法方面,对知识经济学作了突破与创新。知识运营学,是知识经济及其相关学说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由横向向纵向发展与人类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理论自下而上、由低级向高级、由纵向向横向发展的交接、融合、升华、产生出来的新学科。知识运营学标志着人类科学范式的转换,必将带来人类实践模式的转轨。在知识运营学体系中,所有旧的名词,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等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定位,因而成了新的概念。
    在这里,逻辑关系既是历史关系的凝缩,又是历史关系的组成部分。知识运营学做到了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知识运营学还做到了系统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知识运营学对知识的要素、结构、地位、功能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特别是突出了知识的增值功能、确立了知识与知识产业的主导地位。
    根据知识的系统性,结合知识运营的系统性,知识运营学从横向来看,可以包括个人知识运营学、企业知识运营学、社会知识运营学三块;从纵向来看,可以包括知识经济与知识运营、知识运营与二次创业、知识运营与资本运营、知识运营与资产运营、知识运营与产品运营五块,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符合五度空间要求的学科系统。
    因而知识运营学是系统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知识运营学还是操作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运营学同知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形态的学说,它如果有操作性也是宏观层面的;而知识运营学则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作方式的学说。知识运营学把社会形态当作经济形态予以定位,把社会、企业、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当作经济活动的要素进行整合。在知识运营学中,社会系统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以生产力为归宿,整个社会有机化、有序化、动态化、操作化、功能化。知识运营学就是知识操作学。
    知识运营学的操作性,使之在已有的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制度生产力、品牌生产力、法律生产力、合作生产力、创业生产力概念,从而为形成法律经济学、名牌经济学、合作经济学、创业经济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操作性是知识运营学的本质特征。
    就拿制度经济学来讲,知识运营学视野中的制度经济学同西方引进的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也有本质的不同。后者以产权为起点,以交易为核心,是线性的思维方式,反映的是线性的商品交易过程,适用于商品经济早期的,以产品运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运作方式,虽有对市场经济活动某个层面和环节通过分析进行抽象的认识意义,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整体上没有操作性。在知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企业化、企业公司化、公司集团化、集团现代化、现代企业知识化。以知识为主导的企业“系统质”代替了简单的商品交易过程,企业决不仅仅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这一“量”的目的而建立起来,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立体动态五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代替了“合算”关系,双赢模式代替了“盈亏”模式,合作生产力代替了“算计”生产力。以全息效益为核心的制度经济学同以直线交易为核心的制度经济学有本质的不同。
    以操作性为基础,价值性为核心,创新性为主导,科学性为目标,知识运营学同笔者首创的创业经济学构成上下两个层面,试图构成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进行整合的框架,以经济学为核心对哲学、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进行综合的方法,规范与推动创业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运营学的操作性。知识运营学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使知识功能化、社会经济化的方法论。
知识运营学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知识运营学的体系按美的规律来建构。
    知识运营学体系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深奥的理论与流畅的语言、直观图形的统一,体现了五度空间的完美性。
    知识运营学的艺术性,其次表现在知识运营学的功能按美的规律来造型。
    宇宙的发展,遵循的是宏观层面熵减少、有序度增加,微观层次嫡增加、有序度降低的规律。人类社会宏观方面法制化提高、微观方面个人自由度增加,小政府大社会结构的形成,就是宇宙这一普遍规律的局部表现。知识运营,是促进社会法制化与个人自由化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催化剂与粘合剂。知识运营在使人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得以高扬的同时,使整个社会有序化、系统化、生态化,从而得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运营学通过提高人的知识运营的自觉性推动知识运营成为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次创业,就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生态创业。作为主导的知识与作为龙头的知识产业以真为起点,以善为核心,在实际操作中必然要按美的规律来造型。
    知识运营学的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的同构,使知识运营学做到了操作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学科有两层含义:学术体系与教学体系。作为后者,必须有教育部的行政审批知识运营学才能成为一门新学科,不是学者所能认定的;作为前者,既然知识运营学是创新性与科学性、系统性与价值性、操作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那么知识运营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知识运营学能成为一门新学科。


 《知识运营学》简介

[不指定 2009/01/12 16:37 | by admin ]

 

  【提要】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从知识运营学产生的契机,时代背景,知识运营学的对象、性质、方法、结构、本质、功能、意义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知识运营学的概念,建立了知识运营学的范畴及范畴体系,阐述了知识运营学的逻辑与历史的必然性;第一次提出了纵深学科的范畴,提出并论证了知识运营学属于纵深学科,从而填补了学科分类上的一项空白。知识运营学的创立,实现了科学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以知识运营为主导对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产品运营进行整合的框架,以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对各门科学进行综合的方法,规范与推动了科学实践的发展,主导了经济领域中的主体性原则,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知识市场经济 知识运营 纵深学科 资本运营 资产运营 产品运营 主体性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