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金融“二律背反”与“三元悖论”之二:资本运营的结构
[
2009/01/24 10:29 | by admin ]

在间接投融资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得不到统一,被称为金融 “三元悖论”。当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直接投融资为主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社会金融体制仍然以间接投融资为主时,社会大量游资不能转变成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而必然转变成投机和无序运动,并演变为周期性金融危机,从而产生投资和需求、生产和消费脱节的“二律背反”,这个“二律背反”就是
金融悖境。走出金融悖境靠重建资本运营的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资本运营的定位: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以资本运营为核心,以资产运营为基础,以产品运营为归宿。资本运营中,以金融资本运营带动产业资本运营,以产业资本运营带动商业资本运营。
虽然资本是抽象化、一般化的资产的价值,但按抽象的对象和途径不同,仍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资本。这种不同类型的资本,是一般资本和资产之间的中间环节。
知识资本化→资本知识化→资本信息化→虚拟资本符号化→资本虚拟化→资本货币化→资产资本化→价值资产化。
(1)知识资本——资本化的知识资产。
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需要的是全息思维。经济发展将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知识是主导因素。
知识资本化、资本知识化、资本信息化 知识资本化的依据:知识商品化X知识的高附加值功能X知识不对称。
(2)虚拟资本运营。
资本虚拟化、虚拟资本符号化。
(3)货币资本运营。
价值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货币化。
把金融仅仅理解为货币手段,把货币手段仅仅理解为利率手段,是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线性思维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利率手段对经济的作用将越来越低。
(4)财政手段、银行手段与货币手段。
财政手段相对于银行手段而言,而非相对于货币手段而言。货币是资本抽象化的必然结果,具有必然性、抽象性、普适性,货币运营包括直接间接投融资的资本运营方式。银行是间接投融资的主要方式,财政投融资是直接投融资的宏观方式。二者同货币手段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现象和本质、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待续)
金融悖境。走出金融悖境靠重建资本运营的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资本运营的定位: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以资本运营为核心,以资产运营为基础,以产品运营为归宿。资本运营中,以金融资本运营带动产业资本运营,以产业资本运营带动商业资本运营。
虽然资本是抽象化、一般化的资产的价值,但按抽象的对象和途径不同,仍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资本。这种不同类型的资本,是一般资本和资产之间的中间环节。
知识资本化→资本知识化→资本信息化→虚拟资本符号化→资本虚拟化→资本货币化→资产资本化→价值资产化。
(1)知识资本——资本化的知识资产。
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需要的是全息思维。经济发展将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知识是主导因素。
知识资本化、资本知识化、资本信息化 知识资本化的依据:知识商品化X知识的高附加值功能X知识不对称。
(2)虚拟资本运营。
资本虚拟化、虚拟资本符号化。
(3)货币资本运营。
价值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货币化。
把金融仅仅理解为货币手段,把货币手段仅仅理解为利率手段,是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线性思维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利率手段对经济的作用将越来越低。
(4)财政手段、银行手段与货币手段。
财政手段相对于银行手段而言,而非相对于货币手段而言。货币是资本抽象化的必然结果,具有必然性、抽象性、普适性,货币运营包括直接间接投融资的资本运营方式。银行是间接投融资的主要方式,财政投融资是直接投融资的宏观方式。二者同货币手段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现象和本质、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