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在间接投融资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得不到统一,被称为金融 “三元悖论”。当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直接投融资为主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社会金融体制仍然以间接投融资为主时,社会大量游资不能转变成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而必然转变成投机和无序运动,并演变为周期性金融危机,从而产生投资和需求、生产和消费脱节的“二律背反”,这个“二律背反”就是金融悖境。走出金融悖境靠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潮流,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揭示这个历史必然性、并为这个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历史机遇。
    (1)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根源。
    性质:这次金融危机不但是全球性的,而且是全球化的,它标志着以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正走向全面瓦解,世界历史已在进入新阶段:以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阶段。
    根源: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生产相对过剩X(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绝对分离+国际大量游资的无序运动+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贷款膨胀=泡沫经济→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周期性金融危机。
    不能用静态的纯逻辑的方法分析金融危机,而应该把金融危机放到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找出隐藏在它背后的历史必然趋势。这就必须把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全面、动态、系统地研究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与知识经济。
    金融危机说明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步伐。
    (信息开放性+信息不对称十信息可共享+信息可再生)X知识爆炸,为发展中国家通过知识运营避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弯路、摆脱繁荣—泡沫经济—经济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的怪圈、后来居上提供了机遇。
    (3)金融危机与金融体制。
    必须制定新规则,建立新机构。金融体制改革的双向运动:共性化、个性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不能仅仅强调同国际惯例接轨,而应同国际潮流合拍,并争取后来居上,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摆脱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投资、消费疲软的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办法,是运用财政和银行手段扶持直接投融资。
    直接投融资可以充分利用国内游资,避免大量引进外资短期贷款造成的受制于人等弊病。
    (4)金融危机与经营体制。
    金融危机说明必须改变间接投融资造成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通过直接投融资,实现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使社会不但直接占有资本,而且直接占有生产资料。
    (5)直接投融资与可持续发展。
    直接投融资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本运营的逻辑和资本运营的历史的统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①直接投融资的程序和步骤。
    民间直接投融资是直接投融资的起点,农村民间直接投融资是民间直接投融资的起点,农村信息化、知识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民间直接投融资的起点。直接投融资也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知识带动资本的道路。
    ②直接投融资的组织和结构。
    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上市)。小企业→中企业→大企业→企业集团。
    (6)狭义直接投融资与广义直接投融资。
    狭义直接投融资:现代直接投融资就是通过企业家的创业和管理活动使游资和其他生产要素以经营权为中心直接结合,更快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
    广义直接投融资:把资产资本化,资产重组纳入资本运营的范畴,也即纳入直接投融资的范畴。这样可以使直接投融资的范围更广,从而减轻间接投融资的压力,化解和解除间接投融资的弊病。把资产运营提升到资本运营的高度,可以把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同治理通货紧缩、拉动经济二者有机结合。
    把就业看成广义直接投融资的组成部分,使劳动力资产资本化,深层揭示就业与直接投融资的内在联系。人力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全新领域。人力资本——资本化的人力资产。
    通过狭义直接投融资的增量改革,促广义直接投融资(资产重组)的存量调整;通过投资银行的增量改革,促现有银行的存量调整,化解现有银行的积弊,通过转债权为股权等,化解银行呆账坏账,重建银企关系。
    (7)直接投融资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体现知识运营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走出金融“二律背反”、“三元悖论”,使社会大量游资能转变成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使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得以统一,从根本上避免金融危机,使各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8)直接投融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粗放型经营已走到历史尽头。产业更新换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力密集型向资本、知识密集型转变,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尽可能便之升华为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我国由一次创业向二次创业转变,是历史的必然。相应地,由产品、资产运营向资本、知识运营转变也成了历史的必然。前一个必然是后一个必然的基础,后一个必然是前一个必然的保证。只有直接投融资,才能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制度基础。(待续)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