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在间接投融资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得不到统一,被称为金融 “三元悖论”。当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用价值机制代替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而市场仍然以价格机制作为自身的核心机制时,必然使价格与价值脱节,并进而造成游资与投资、投资和消费脱节,从而产生价格与价值、投资和需求、生产和消费脱节的“二律背反”,这个“二律背反”就是金融悖境。金融悖境会演变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走出金融悖境要用对策代替博弈。
    任何概念都有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和社会整体发展过程是对称的。
    博弈源于封闭,对策来自沟通。均衡是博弈的结果,对称是对策的成就——智慧经济时代要有同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与之对称。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管理学通过对对策与博弈、对称与均衡等概念的分离与重新定位,使之内涵与时代的发展、新范式的要求相对称。在经济活动中,主体的行为方式是对策还是博弈,构成了新旧经济模式、管理模式的本质区别。对策学还是博弈学,是新旧经济学范式、管理学范式的本质区别。它们体现了两种世界观的本质区别。
    以价值机制为核心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是完全的,供求是均衡的,知识产品、创新产品的竞争是充分的。竞争的充分性和市场的有序性、智慧性、对称性不但不矛盾,而且是新时期的市场机制。以价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是完全的市场机制、真正的市场机制、对称的市场机制、智慧的市场机制。
    以价格机制为基础,追求的是均衡,手段是博弈。
    以价值机制为基础,追求的是发展,手段是对策。
    对称,是通过对策自觉实现的均衡,是智慧经济时代的经济模式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通过博弈自发实现的均衡。
    决策就是英雄与时势的互动。科学的战略决策就是英雄与时势的对称。
    对称不同于均衡。均衡是自发的、盲目的、消极的、静态的,通过博弈来强制实现;对称是积极的、动态的、发展的,通过对策来自觉实现。
    博弈,不均衡是绝对的,均衡是相对的。博弈经济学就是不对称经济学,不对称经济学就是不和谐经济学。
    对策,不均衡是相对的,均衡是绝对的。对策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对称经济学就是和谐经济学。
    对称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经济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对称的。智慧经济时代的对称和前智慧经济时代的对称的本质区别, 在于自觉和自发、自动实现还是强制实现,是通过对策来实现还是通过博弈来实现。
    对策作为对称的一个环节,以扬弃实践中的悖论——“悖境”为己任;而博弈由于带有应付环境的性质,则往往陷进“悖境”,而“悖境”往往就是困境,金融危机就是由金融“悖境”造成的金融困境。(待续)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