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金融“二律背反”与“三元悖论”之十三:发展代替增长
[
2009/03/21 17:14 | by admin ]

在间接投融资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得不到统一,被称为金融 “三元悖论”。当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用价值机制代替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而市场仍然以价格机制作为自身的核心机制时,必然使价格与价值脱节,并进而造成游资与投资、投资和消费脱节,从而产生价格与价值、投资和需求、生产和消费脱节的“二律背反”,这个“二律背反”就是金融悖境。金融悖境会演变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走出金融悖境要用发展代替增长。
要把“增长”与“发展”区别开来。增长是直线的,发展是系统的、对称的。均衡实现的是增长,对称实现的是发展。
对称发展,使知识主体化、个性化、功能化、价值化、增值化,使主体和客体、主观与客观、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统一具体化、微观化。对称发展,强化了主体的创造性、主客体关系的和谐性,强化了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相对主体为中心同相对客体的对称与统一。
只有对称,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对称是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对称,是通过对策自觉实现的均衡,是智慧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通过博弈自发实现的均衡。
对称经济,就是通过横向融合实现纵向突破,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资源的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使结构产生生产力,实现经济的无投资增长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称发展,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二次创业,使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使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政策环境对称、和社会法制环境对称、和社会信息环境对称、和社会心理环境对称、和市场竞争环境对称,从而摆脱经济运行的困境,消除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使企业和社会经济结构协调有序发展。
金融危机证明了增长经济学的破产,证明了用对称发展经济学代替均衡增长经济学的历史必然性。(待续)
要把“增长”与“发展”区别开来。增长是直线的,发展是系统的、对称的。均衡实现的是增长,对称实现的是发展。
对称发展,使知识主体化、个性化、功能化、价值化、增值化,使主体和客体、主观与客观、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统一具体化、微观化。对称发展,强化了主体的创造性、主客体关系的和谐性,强化了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相对主体为中心同相对客体的对称与统一。
只有对称,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对称是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对称,是通过对策自觉实现的均衡,是智慧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通过博弈自发实现的均衡。
对称经济,就是通过横向融合实现纵向突破,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资源的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使结构产生生产力,实现经济的无投资增长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称发展,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二次创业,使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使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政策环境对称、和社会法制环境对称、和社会信息环境对称、和社会心理环境对称、和市场竞争环境对称,从而摆脱经济运行的困境,消除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使企业和社会经济结构协调有序发展。
金融危机证明了增长经济学的破产,证明了用对称发展经济学代替均衡增长经济学的历史必然性。(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