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中一般均衡理论破产
[
2009/05/14 11:44 | by admin ]

由于线性思维方式的均衡分析法在分析农业、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境,所以舒尔茨提出了不均衡分析法,以作为补救。这本身就使均衡分析法陷入悖论,使均衡分析法的普适性破产。在对称经济学看来,经济发展的不对称(“不均衡”)是相对的,对称(“均衡”)是绝对的。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状态(城乡差距)中,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逐步对称,而不是用所谓的“不均衡分析法”使之合理化、凝固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就是充分的市场经济;充分的市场经济,就是对称的市场经济。
只有农业与工业的对称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发展,农业与工业的差距太大,将会拖工业的后腿。这是被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这种对称,严格意义上不是什么工业反哺农业,而是知识经济的重新洗牌。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横向重新洗牌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那么,知识经济的纵向的重新洗牌,则为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工业的发展水平持平提供了契机。通过建立知识农业、建设知识农村、培养知识农民,农业将成为与工业相辅相成的一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与各种政策扶持应起主导作用。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价格经济学与一般均衡论在理论上不能解释、在实践中无能为力的。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格经济学必须让位于对称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的经济学。
注:西奥多•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由于在经济发展研究方面所作的先驱性工作而与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一起荣获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使农业经济学成为一般经济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肯定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提出人的素质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只有农业与工业的对称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发展,农业与工业的差距太大,将会拖工业的后腿。这是被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这种对称,严格意义上不是什么工业反哺农业,而是知识经济的重新洗牌。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横向重新洗牌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那么,知识经济的纵向的重新洗牌,则为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工业的发展水平持平提供了契机。通过建立知识农业、建设知识农村、培养知识农民,农业将成为与工业相辅相成的一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与各种政策扶持应起主导作用。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价格经济学与一般均衡论在理论上不能解释、在实践中无能为力的。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格经济学必须让位于对称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的经济学。
注:西奥多•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由于在经济发展研究方面所作的先驱性工作而与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一起荣获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使农业经济学成为一般经济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肯定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提出人的素质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