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向自然界要人类产权,使不可利用资源转变为可利用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转变为可再生资源,是明确产权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所谓人类产权,就是变人类不可用资源为人类可用之源,变闲置资源为已用资源,变不可再生资源为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真正成为资源的主人。如果说,个人维护的是私有产权,企业维护的是企业产权,那么政府维护的,是国家产权、民族产权;并和其他国家通力合作,争取人类产权。有人类产权,才有国家和民族产权;有国家和民族产权,才有企业与个人产权。而要争取与维护人类的、国家的、民族的产权,就要从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经济的等领域全方位着手。所以产权人类化意味着经济宏观化。
    改革只有程序是否对称、方案是否正确之分,没有渐进式与急进式之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双向对称运动是改革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到目前为止的改革是否成功,不是看目前,而是看今后。把改革前半截同所谓“休克疗法”进行横向比较,想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是不可能的,也无任何意义。
    市场的对称,就是政府与民间、法制与自由、宏观与微观的对称。所有这些对称,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称的,对称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称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相互融合、宏观调控与民间调节的相互统一,就是经济学的双向运动。经济学的双向运动是经济体制改革双向运动的理论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双向运动是经济学双向运动的实践证明。在这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运动中,实现对称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予主义的扬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经济学家的“主流经济”观有两层含义:经济发展的主流与经济学的主流。前者他们把西方走过的道路看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后者他们把西方经济学看成是人类经济学的主流。而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把支流汇入主流;在此过程中,应该由他们起引导、领导、主导、指导作用。这就是问题的要害,也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他们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对称经济学运用对称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以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主客体的对称关系为基本线索,以对称哲学与中国经济的相互碰撞为平台,并通过对政治经济学范式的批判,汲取人类经济思想的精华,建立起一般经济学的范式。对称经济学实现了经济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用对称经济学来解释中国经济,有逻辑的、历史的必然性。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