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提示4:解决“幸福悖论”的根本途径
[
2010/03/10 12:06 | by admin ]

只有把人看成是主体,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科学发展和道德发展、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历史的必然规律和人的活动、人的权利和义务、目的和手段、人性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真善美的统一和一致。西方经济学之所以没有经济科学的范式,是由于他们的最根本缺陷,是缺乏主体性。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发展现实、同西方管理学发展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幸福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个本质不同的范式。以价格机制为核心机制,科学性与主体性相对立,不可能实现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解决“幸福悖论”的根本途径,是使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得以统一。必须对经济学重新定义与定位,把主客体关系看成是基本的对称经济关系,把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以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