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2 第一页 [1] [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通过空间展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不同阶段,由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所决定;而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由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整体共同决定,而不是由某一方面单独决定。任何社会化的大生产,都是微观生产力和宏观生产力、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因此,管理也是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主导:宏观生产力和微观生产力是对称的。企业经营是微观的经济,社会经济是宏观的经营,它们的共同本质是通过对策实现对称。经济系统工程方法可以科学地揭示主体——人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均衡,核心是物和物,客体和客体的均衡;对称,核心是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在这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只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展开,两者的核心和本质是统一的。在社会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虽有根本和非根本、决定和被决定的层次关系之分、重要和非重要之别,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它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如果人为地限制某些因素,抬高某些因素,都会破坏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或强制地在低程度上实现平衡,从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这已为我国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所证明。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对称机制为核心机制,市场是完全的,供求是均衡的,知识产品、创新产品的竞争是充分的,市场是出清的。竞争的充分性和市场的有序性、和谐性、对称性不但不矛盾,而且是新时期的市场机制。以对称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是完全的市场机制、真正的市场机制、和谐的市场机制。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从消极对称向积极对称转化,是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化的最深层本质。这种转化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也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主体方面的巨大动力和客体方面的无数潜在机会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在对称经济学看来,不确定的环境中有着确定性的规律;科学的决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世界是可知的,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是对称的,思辩与实证是统一的,主体活动和经济规律是统一的,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人不但可以认识规律、把握机会,而且可以创造机会。对策论像一根红线,把微观经济过程和中观、宏观经济过程统一起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经济学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定位,使之功能化、本质化、简单化、可操作化,从而扬弃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在方法论上的对立。只有以对策论为核心的对称经济学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外延扩张与内涵增长。前者是数量增长型,后者是质量增长型。数量增长型靠有限资源的有限扩张。质量增长型靠有限资源的无限裂变。裂变,在结构上作文章,而不是在数量上作文章。质量增长型就是结构优化型。新经济就是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取得最佳功能。作为人类社会整体的经济活动来说,经济学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再生的学说。资源优化配置是手段,资源优化再生是目的。再生经济学应该是经济学的本义。在知识经济时期,把再生引入经济学体系中,说明配量与再生不是人和自然、人和物的两种关系,而是一种关系的两种属性:配量本身有再生功能。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分页: 1/2 第一页 [1] [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