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五)
[
2010/08/19 20:32 | by admin ]

发展不同于增长,经济发展不同于GDP数字增长。“GDP数字”是价格经济学的核心范畴,而价格经济学是增长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价格经济学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经济学的悖论。把GDP数字增长等同于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观。所谓快速发展,从现象看,就是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从本质看,就是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不仅是高楼林立,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应落实为人民生活状况确实改善:发展经济学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再生生产力。再生生产力不能归结于生产率——再生生产力是质和量相统一的范畴,而生产率只是量的概念。生产率概念产生于工业经济时期,再生生产力则属于知识经济。是把“先进的生产力”放在首位,还是把“生产率”放在首位;是把“再生的效率”放在首位,还是把“配置的效率”放在首位,是“发展”与“增长”的根本区别,也是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的根本区别。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价格经济学批判(二):价格经济学是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的理论根源
[
2010/08/19 10:23 | by admin ]

对称的价值观,就是再生价值观。再生:经济活动中价值与实物的对称,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的对称,通过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的对称实现的生产与消费的对称。价值平衡脱离实物平衡是泡沫经济的根源,也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口与出口通过价值平衡实现的实物平衡是全球范围内生产与消费对称的必要环节。一个国家为自己出口顺差年年增长沾沾自喜、对外汇储备账面价值不断增加津津乐道,实际结果是打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消费的对称,并将最终损害自身的出口发展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是金钱至上、赚钱第一的GDP增长方式及其理论基础价格经济学惹的祸。而价格经济学也就是通过价值与实物的脱节而使之成为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的理论根源的。只有对称的、再生的价值观才能堵住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的源头。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四)
[
2010/08/19 06:32 | by admin ]

发展是配置和再生的统一,配置是手段,再生是目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是再生发展经济学。前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求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实物和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的开采利用为前提。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发展经济学是配置经济学。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中的主导要素,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作内涵的有效开发。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生产本身,研究资源如何优化再生;不但研究生产中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学说,视野在分配领域;生产只是生产领域的分配,生产领域只是分配领域的延伸。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再生的学说,视野在生产领域;分配只是生产、再生产的分配,分配领域只是生产领域的环节。优化配置,看到的是交易,是人际之间的供求平衡,价格机制成了市场和社会的核心机制;优化再生,看到的是财富增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价值机制成了社会和市场的灵魂。以分配为中心,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脱节,企业成了减少交易成本的产物;以生产为中心,经济学就是管理学,企业拥有了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系统质。把人际关系看成是此消彼长的交易关系,人与人是狼,必然把商场看成是战场;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双赢经济、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人与自然、人与人互相依赖、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能与狼共舞,才是英雄本色。这个时候发展经济学是再生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再生型经济》,该书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再生型经济》,该书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