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规范性与实证性的分离,是西方经济学科学性与主体性脱节的根源。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可以离开价值评价,而价值恰恰是经济学的核心范畴。
    经济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是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逐步提高的过程。对称经济学的核心,是主体自由自觉的劳动;而西方经济学心目中的经济活动是非创业性的,因而是非主体性的。西方经济学是用科学消解人性,用制度吞并主体。把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科学性与主体性对立起来,使经济学的参照系与现代科学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不对称,是西方经济学没有科学范式的根本原因。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抽象有一个“度”,这个“度”的界线,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标准。 就好象量子运动中的“波粒二象性”,“波”和“粒”就不能分别抽象。如果分别对它们进行抽象没有任何认识意义。社会现象比人类已经认识到的自然现象要更复杂,其复杂的程度最起码相当于量子运动。社会是宇宙发展的特定过程和阶段,可以把它看成是宇宙微观层面的宏观展开。西方经济学用认识宏观自然现象的线性思维方式来认识复杂的经济社会,就好象是用牛顿力学的方法来认识量子世界,是方法的错位。武松固然可以用拳头打死老虎,但不可以用拳头打渔。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