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四):西方经济学模型中数学工具成了“数学陷阱”
[
2011/02/20 23:27 | by admin ]

经济学数学化使经济学脱离实际的根源:抽象化,而不是具体化;片面化,而不是立体化;线性化而不是非线性化;局部化而不是整体化;共性化而不是个性化。
现在数理逻辑的二维空间性质,根本不可能得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科学性、逻辑与历史以及时间、空间、层次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对称方程式,但用简单的图示却可以做到。因此,现有的数理逻辑做不到思辩性与证实性的统一,达不到辩证逻辑的高度,更达不到对称逻辑。
由于人对事物质的认识先于对事物量的认识,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先于数学表述形式的发展,迄今为止人类抽象思维发展阶段远远高于数学思维发展阶段,如果把数学表述看成经济研究的必要条件,无异于削足适履,拖了经济学与原创成果的后腿,极大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这也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数十年停滞不前,除了在建立数学模型上花样翻新,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毫无进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他们那里,数学工具成了“数学陷阱”,只能靠“五十步笑百步”,靠自诩“主流”来聊以自慰。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现在数理逻辑的二维空间性质,根本不可能得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科学性、逻辑与历史以及时间、空间、层次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对称方程式,但用简单的图示却可以做到。因此,现有的数理逻辑做不到思辩性与证实性的统一,达不到辩证逻辑的高度,更达不到对称逻辑。
由于人对事物质的认识先于对事物量的认识,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先于数学表述形式的发展,迄今为止人类抽象思维发展阶段远远高于数学思维发展阶段,如果把数学表述看成经济研究的必要条件,无异于削足适履,拖了经济学与原创成果的后腿,极大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这也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数十年停滞不前,除了在建立数学模型上花样翻新,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毫无进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他们那里,数学工具成了“数学陷阱”,只能靠“五十步笑百步”,靠自诩“主流”来聊以自慰。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