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批判(三十六): 西方经济学的模型缺乏整体性
[
2011/02/23 23:30 | by admin ]

经济活动是个性化、整体化、非线性、立体性、具体化的。自从量子力学产生以后,想离开不确定性来研究确定性,用线性思维方式来追求所谓“硬科学”,无异于拔着头发离开地球。用“形式”逻辑演绎方法推演得出来的结论只是“趋势”,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证伪;用对称逻辑推演得出来的结论是规律,只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在特定的参照系中,前者只是近似正确,后者则是完全正确。因而前者虽然也打上“理性”的烙印,只能是经验与实证的统一,后者才是思维与实证的统一。因此,经济学本身只能是一门具体学科;作为经济学的最初出发点的公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在理性抽象基础上的理性具体。它虽然是叙述的起点,然而却是认识的终点;其认识过程是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方法是数理逻辑,而数理逻辑属于传统逻辑的范畴,只在理性的抽象这个环节起作用。把经济关系仅仅归结为数量关系,把经济学归结于数量经济学,这种非对称思维同对称经济是脱节的,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不过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毕竟为了认识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建立真正科学的经济学提供了有用的素材。比如“时间序列”这个概念和模型,就为人们透过经济现象的有序性、把握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提供了一个借鉴。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不过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毕竟为了认识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建立真正科学的经济学提供了有用的素材。比如“时间序列”这个概念和模型,就为人们透过经济现象的有序性、把握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提供了一个借鉴。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