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经济学批判(八):GDP经济学是愚民经济学
[
2011/03/23 23:24 | by admin ]

为了保持快速增长的GDP数字而人为扩大统计范围,为了扩大统计范围而把不该产业化的拿去产业化、不该货币化的拿去货币化,就是一种愚民经济学。利用金融产品的虚拟化、流动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名义下通过进口出口、汇进汇出的手法,人为制造、倍增GDO统计数据源,就是一种愚民经济学。医疗产业化与教育产业化,就是这种愚民经济学;大中专生在人才市场存放档案要交保管费,就是这种愚民经济学;把所有公共品尽可能纳入向民众收费范围,就是这种愚民经济学;各地各级政府官员为了政绩、攀比GDP增长率,通过各种“配置”手段人为制造泡沫GDP,先高价卖地、再高价卖房,反复倒腾、变着法儿使GDP数据扶摇直上、成倍增长, 就是这种愚民经济学。“国富民穷”——通过“市场化”、各种名目繁多的“产业化”政策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搬到政府口袋里,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愚民经济学。如果主流经济学家大力吹捧、媒体整天宣传、各国政府竞相献媚拍马屁喝彩的我国GDP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数字大部分是出自于愚民经济学,那么无异于一种新的“愚民政策”。因为这样的统计数字即使形式上没有弄虚作假,也照样是泡沫。这样的泡沫,由于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论证、认可、鼓吹,不但不能被及时挤掉,而且越吹越大。这就是物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能随着“GDP高速增长”而见提高的深层次原因,是改革成果不能为大多数人享有的深层次原因,也是我国经济面临崩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