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目录

[不指定 2013/01/19 19:16 | by admin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陈世清  著


目录

序:            黄枏森

总序   一般经济学的范式

前言   经济活动的有序与无序

导论   经济学形而上学的真谛



西施效频
坐标的背后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哲学

范式与经济学范式

打破沙锅
对称经济学范式的后面

对人弹琴
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

里外都是人
对称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站而论道
对称经济学模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称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万物皆备于我
经济学是对称的
——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对称经济学的本体论

天人合一
世界本来就是你所看到的

基因变异
存在先于素质

野兽与天使
需要必须升华为理想

源有头
经济规律是主客体关系的规律



两条腿走路
人为经济立法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辩证法

羊的辩证法
经济学视野中的辩证法

虚实之间
经济学与形而上学

路在脚下
经济学的起点

序在序中
规律与“趋势”

楼下有楼
本质与规律



潇洒走一回
以价值为核心
――对称经济学的市场结构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产权明确、产权规范、产权多元

萝卜韭菜
对称的价值观

有用就是价值
边际效用与价值规律

公平就是合理
价格、价值、需求

种瓜得瓜
贡献与索取相对称的规律

平等的背后
效率与公平相对称的规律

因缘轮回
平等的规律

同一杆秤
按劳分配规律

满意不满意
商品价值规律

均衡从这里出发
价值规律是市场的核心规律



与狼共舞
以合作为主导
――对称经济学的市场动力机制

熙熙攘攘
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

设身处地
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互通有无
互换劳动的关系

皆大欢喜
合作主导竞争

蓝绿相间
对称经济学与合作经济学



力是什么
从生产力到竞争力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质能转化
社会有机体

顶天立地
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软硬兼施
劳动手段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软硬兼吃
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思想的力量
社会的思想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黑白两道
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大河小河
社会生产力和个别生产力

力与力之间
生产力与生产力标准

以邻为福
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神秘并不神秘
从均衡走向对称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发展观

齐心协力
经济趋势、经济周期与经济规律

如影随形
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性

币的两面
主体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的基本对称

听天由己
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相辅相成
对称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钱途与前途
“增长”与 “发展”

共展宏图
对称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




追根溯源与左右逢源
从配置走向再生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空间观

顺藤摸瓜
天道与商道

上下逢源
五度空间观与经济复杂系统

左右逢源
网络空间与虚拟经济

远近高低
文化的经济学与文明的经济学

前后逢源
五度空间观是对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打渔怎能用树叉
用对称的方法认识经济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方法论

见仁见智
用对称的方法认识世界

对症下方
经济学方法与对象的对称

要知深浅
经济学形式与内容的对称

因人制宜
经济学体系与主体的对称



顺藤摸瓜
经济学的参照系
——经济学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统一

从蛋到鸡
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

一即一切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层层叠叠
用复杂的方法认识世界

一叶知秋
用全息的方法认识世界

上下串通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与时俱进
历时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理想与现实
逻辑、事实与价值
——经济学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登高望远
规范与实证:逻辑关系是历史关系的缩影

两极相逢
思辩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心想事成
用建构的方法认识世界

大道有名
规律本身是规范的

道在道中
规范本身是实证的

长缨在手
用规范的方法把握世界




走出悖论
数字经济与对称经济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逻辑学
 
恰到好处
传统逻辑的学科定位

剥茧抽丝
解悖的唯一途径

合算与合理
数理逻辑的定位

南辕南辙
经济学形而上学与数学

承前启后
矛盾逻辑的学科定位

应运而生
对称逻辑的学科定位




走出悖境
从博弈走向对策
――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

知行合一
实践是对称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三思而行
经济活动的理论观念与实践观念

凡事予则立
对策、控制与博弈

望梅止渴
理性、理想与现实

登高望远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后记  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再版后记 范式的力量

参考文献

《对称经济学》  目录

[不指定 2013/01/19 16:39 | by admin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对称经济学




目录

陈世清  著

序    卢继传

总序   一般经济学的范式

前言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


导论   市场经济是什么



对称经济学建设工程

对称经济学的本质和特征
对称经济学的体系
对称经济学工程


主流经济学的唯科学主义

何谓主流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唯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主流经济学唯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
主流经济学唯科学主义的社会危害


对称辩证法与《资本论》的矛盾辩证法

用对称辩证法扬弃矛盾辩证法
对称辩证法与对称的思维方式
“本质”与“本原”:经济学逻辑体系的出发点
发展是对称的经济增长方式
走出悖境


西方经济学为什么没有科学范式

西方经济学与经济规律
西方经济学与配置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非对称思维方式
西方经济学的唯科学主义
西方经济学模型和现实的冲突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脱离实际


与时俱进的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市场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主体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科学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价值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一般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纵深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工程经济学


对称问题是科学问题

对称问题是经济规律问题
对称经济学的出发点
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对称经济学的规范性与实证性
“最优”的两个层面
打鱼怎能用树叉
经济学是复杂性科学
经济学的对称性与科学性


对称问题是“交易”问题

“经济人”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主体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对称问题是发展问题

“增长”与“发展”
对称经济学范式与对称发展模式
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创新是发展的主导
创业是发展的基础
再生是发展的源泉
对称、和谐与幸福


对称问题是公平问题

公平的本质
公平的实现
公平是效益的前提
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对称管理工程

用“合作”主导“交易”
企业目的与手段是对称的
生产力的背后是文化力
义与利是对称的关系
战略与细节的对称
资本运营中的聚变与裂变
企业生产过程是对称的
企业经营是对称经营
企业效益是对称的产物


把幸福确立为经济学的目标

价值就是使用价值
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幸福与否不由金钱来决定
幸福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什么是真正的最优

经济的维度与经济学的维度
真正的最优是再生
真正的最优是公平
真正的最优是合作
合作是一门艺术
市场经济是合作经济
管理成功学与成功管理学


有没有囚徒困境
——对策与博弈

思维与存在是对称的
对策与博弈的本质区别
决策模式与发展模式是对称的
决策模式与思维模式是对称的
决策模式与经济学范式是对称的


“木桶”原理与“水桶”原理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的本质区别
对称与经济主体性
对称与制度
对称与发展


对称产生生产力

结构产生生产力
经济为什么成功
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经济的“全息元”


对称经济建设工程

对称宏观经济建设工程
对称微观经济建设工程


后记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再版后记  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学

参考文献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目录
陈世清 著


总序   一般经济学的范式

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称辩证法

导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称经济学:逻辑与历史

对称经济与对称经济学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析中国经济
中国主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视角与视野
思辩与现实
对意识形态重新定位
对称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配置型经济与再生型经济

GDP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次改革与改革的对称性
国有企业与企业家
怎样提高老百姓收入
就业率是经济发展综合指标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怎样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础

产权明确与所有制
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
危机过后是什么
给资本正名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关系

市场经济的双向运动
对称型调控与均衡型调控
宏观调控是一个系统工程
使宏观调控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实处
扶持创业工程


解除“过热论”的紧箍咒

旛动、风动与心动
“均衡点”理论是消极的理论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
通货膨胀是怎样造成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金融体制改革
治标与治本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还是坏事

货币的再生功能
货币效率与钱袋安全
进出口中的对称问题
美元的位置
金融危机防范体系


市场不相信“外部性”

市场不同于商场
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
市场经济的规范性与“经济人”
解决“市场失灵”的根本途径


中国式经济

中国经济是对称经济
中国经济是主体经济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
本土化、区域化与全球化


改革开放发展是系统工程

改革开放发展的目标:再生型与福利型国民经济系统
改革开放发展的方向:公平与效率的一致
改革开放发展的途径:建立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
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主体与客体的对称运动


后记  从金融危机看对称经济

再版后记 市场检验与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