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66):评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十五)
[
2013/12/02 17:04 | by admin ]

客体是要素,文化也是要素,而且是更重要的要素.中华民族的对称思维方式是中国主要的要素禀赋,也是中国主要的比较优势。
在对称经济学看来,客体是要素,文化也是要素,而且是更重要的要素。要素禀赋论与比较优势论是否正确,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比较优势;搞清楚什么是比较优势的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比较优势的思维方式。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么,我们考察比较优势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是牛顿力学的线性的、纯客体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还是量子力学的主客体统一的、整体论的思维方式?中国“天人合一”中所蕴含的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称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对于建立对称经济学与对称经济模式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奠定了经济学形而上学——对称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称哲学,则奠定了对称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对称经济学,是对称的经济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以对称的经济发展观为指导,可以形成对称管理学、建构对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优势之所以能转变为后发优势,就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碰撞,产生出五度空间的、对称的、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哲学的、经济学的、管理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并带动制度的、管理的、技术的、产业的创新。通过这些创新,可以使中国经济后来居上。中国经济之所以是对称经济,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称文化。而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可能后来居上,是因为中国经济是对称经济。中华民族的对称思维方式是中国主要的要素禀赋,也是中国主要的比较优势。很可惜秉持西方实证主义思维方式的林毅夫先生看不到中国这方面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在对称经济学看来,客体是要素,文化也是要素,而且是更重要的要素。要素禀赋论与比较优势论是否正确,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比较优势;搞清楚什么是比较优势的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比较优势的思维方式。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么,我们考察比较优势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是牛顿力学的线性的、纯客体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还是量子力学的主客体统一的、整体论的思维方式?中国“天人合一”中所蕴含的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称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对于建立对称经济学与对称经济模式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奠定了经济学形而上学——对称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称哲学,则奠定了对称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对称经济学,是对称的经济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以对称的经济发展观为指导,可以形成对称管理学、建构对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优势之所以能转变为后发优势,就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碰撞,产生出五度空间的、对称的、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哲学的、经济学的、管理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并带动制度的、管理的、技术的、产业的创新。通过这些创新,可以使中国经济后来居上。中国经济之所以是对称经济,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称文化。而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可能后来居上,是因为中国经济是对称经济。中华民族的对称思维方式是中国主要的要素禀赋,也是中国主要的比较优势。很可惜秉持西方实证主义思维方式的林毅夫先生看不到中国这方面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