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8):超度是挑战
[
2013/02/04 21:22 | by admin ]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挑战。真理只服从真理,不服从头衔;在真正搞学问的人面前,没有谁是权威。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动辄“某某大师”、“某某诺奖获得者”、“某某国际级别刊物发表文章”、“在国际经济学界排名第几”、连自己排名几百名后也敢拿出来讲的人,不是真正搞学问的人。科学的发展,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程,就是挑战权威的过程,就是超越前人的过程,就是舍我其谁老子天下第一的过程!谁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创立某一学科领域的科学范式就是第一!能原创某一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就是第一!达尔文不是第一吗?牛顿不是第一吗?爱因斯坦超过牛顿不是也成了第一吗?如果不是第一还叫科学家吗?如果不是第一还叫经济学家吗?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应该改成“文无第一、家无第二”。第二只能是小跟班而不能叫科学家。在科学上如果落个第二,就应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落到几百名后面还没脸没皮地敢拿出来吹?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学科领域会像经济学领域这样,不是讲原创理论,讲理论突破,而是张口著名闭口排名,张口名人闭口权威,就是因为现在经济学领域真理与真理标准的失落。虽然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在张口国际闭口世界中偷偷把美国当作国际标准世界化身,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但西方经济学(包括美国本土经济学)的线性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本身就不可能是真理;在公然主张经济学不是科学、可证伪是经济学本质属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和跟在其后面屁颠屁颠的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只能用头衔、权威、排名来填补经济学领域真理标准的空缺。然而不承认不等于没有,经济学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标准很简单就8个字——只可证实,不可证伪。一旦确立经济学的科学地位和检验经济学科学真理的标准,用引用率排名与刊物“级别”来检验经济学真理、确立经济学理论地位、衡量经济学家水平的做法将成笑话。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奉行的西方经济学线性思维方式和复杂经济现象之间的不对称,不管他们的论文发表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哪一级”刊物上,不管他们在西方经济学界排名多靠前,他们的理论都不可能是科学真理,更不代表经济学发展的前沿。经济学真理标准、前沿标志的错位会误导经济学的发展,只有用真理征服谬误才能确立正确的经济学真理标准、前沿标志,扫除经济科学发展的障碍。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