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形式逻辑不是研究经济学的充分条件,然而确实是研究经济科学的必要条件。对原来错误的修正与真理的相对性有本质的区别



林毅夫用“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旧理论经常被新理论否定,新理论又被更新的理论否定”来为自己《新结构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和《从西潮到东风》对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出路分析对政府作用看法不同、政策建议不一自圆其说。从字面上看,“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正确的,“旧理论经常被新理论否定,新理论又被更新的理论否定”也是科学史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真理的绝对性与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贯性。正好像《新结构经济学》和《从西潮到东风》两本书除了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不同,新古典利润最大化的边际分析是贯穿两本书的基本线索一样,在本质相同、某些形式或现象不同的参照系中,不能说两个对立的理论或观点都是正确的。这是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而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虽然不是研究经济学这样的复杂性学科的充分条件,然而确实是研究经济科学的必要条件。由于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和《从西潮到东风》两本书都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参照系,所以两本书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不同只能说是自相矛盾,而这种自相矛盾是由于《新结构经济学》中对政府在市场中的定位被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践所证伪,林毅夫在《从西潮到东风》中不得不左支右拙修正自己原来的错误观点导致。这种对原来错误的修正与真理的相对性有本质的区别。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