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建立在归纳或统计基础上的“真理”固然只是暂时未被证伪,建立在典型分析基础上的真理,则永远不能被证伪。


经济现象是复杂性现象,只对经济现象进行排列组合、统计分析、归纳演绎,只能隔靴搔痒;研究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只能靠对称逻辑的典型分析方法不能靠形式逻辑。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不懂对称逻辑不可能进行任何真正有科学价值的经济学研究。


林毅夫的“不能被证实,只能不被证伪”的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的“理论”只能是神学或玄学而不可能是科学





林毅夫的“不能被证实,只能不被证伪”的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的“理论”只能是神学或玄学而不可能是科学。科学虽然不可能被证伪,但任何科学,只要是真正的科学,就肯定能被证实。林毅夫在这里是用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进而走向科学虚无主义的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然后得出人的理性就是选择理性、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选择“理论”的实用主义真理论。西方经济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不能被照搬照套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等于经济学没有绝对真理,不等于没有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经济学、人类经济学,不等于不能从西方经济学、中国古代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横断科学、纵深科学、综合科学、哲学中扬弃、提炼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经济学、人类经济学。建立在归纳或统计基础上的“真理”固然只是暂时未被证伪,建立在典型分析基础上的真理,则永远不能被证伪。“人都是要死的”这个结论,从归纳逻辑来看,只是暂时未被证伪而不是不可能被证伪,但从对称逻辑来看,则永远不可能被证伪。任何普遍必然性结论即绝对真理的产生,都有一个从归纳到分析、从潜意识的分析到显意识的分析的过程。甚至逻辑科学本身的产生,也必须遵循这一过程。有的普遍必然性的结论似乎可以直接从不完全归纳得出来(比如“人都是要死的”),实际上是由于这些不完全归纳的长期刺激,在人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对特定对象的典型分析;只不过这种典型的分析隐藏在人的潜意识里,不为人所自知。只会做归纳和演绎的选择理性固然“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选择的机会成本不一样”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擅长典型分析的创造理性则因为它的超越性和相容性,其适用范围完全可以打破时空条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作为选择理性,不但不能有效解释中国经济,而且连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现象也同样解释不了,这不是真理的相对性,而是形式逻辑、选择理性的局限性。任何普遍必然性结论的产生,不能靠归纳演绎,只能靠典型分析;不能靠形式逻辑,只能靠对称逻辑。经济现象是复杂性现象,只对经济现象进行排列组合、统计分析、归纳演绎,只能隔靴搔痒;研究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只能靠对称逻辑的典型分析方法不能靠形式逻辑。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不懂对称逻辑不可能进行任何真正有科学价值的经济学研究。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