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73):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二)
[
2014/01/11 18:29 | by admin ]

腐败增加交易成本,包括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并使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成为不可能
到底应该以效率,还是以效率和公平的一致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很显然,张维迎的答案是前者。
张维迎:“我无意为腐败辩护,我同样痛恨腐败,希望它尽快消失。但是搞改革,我们要直面现实,现实不可能完美。市场经济的主角是企业家。没有企业家,就没有市场经济。双轨制在保持经济系统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孕育了几代中国企业家,他们是过去、也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⑦我不知道张维迎口口声声只是渐进式改革开放必要步骤的双轨制,是通过怎样的内在机制而能够像魔法一样孕育出中国的几代企业家的,但我们可以从张维迎这段话的字里行间看出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就是:企业家“是过去、也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中国的几代企业家都是双轨制孕育出来的,所以双轨制包括其所带来的大面积腐败就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而只是张维迎对其首创的双轨制进行牵强附会的理论辩护。
首先,腐败增加交易成本,包括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并使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成为不可能。腐败与权贵经济之所以会增加社会交易成本,根本的,是由于腐败与权贵经济会败坏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环境成为配置型环境,对人的行为方式作配置型的负面导向。如果缺乏一个保障公平竞争的完善的法制环境、行政环境和诚信环境,企业经营只能靠拉关系走后门,处于大小官员层层盘剥敲诈勒索坐收买路钱的环境中,房地产项目从项目投标、财务审计到工程监理都可以“用钱开路”而使豆腐渣工程遍地开花,先富起来的都是那些巧立名目侵吞国有资产的原国有企业负责人、草菅人命无视法纪的各类矿场主、和贪官勾结偷工减料哄抬房价从中渔利的各类房地产商人、非法操纵股市涨跌鱼肉股民的大小非持有者,那只能使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总体纳入配置经济的范畴,从而使社会交易成本膨胀,使“企业家”人格扭曲。官员的廉洁程度关系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程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程度直接牵涉到交易成本的高低;社会风气对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导向、人的素质与企业的经营模式起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不明资产50万,其对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的负面导向作用并由此给再生生产力造成的破坏程度,比有账可查的贪污50万要严重100倍。社会风气通过人的素质与企业的行为方式的作用对社会交易成本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衡量社会风气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人与企业的普遍的行为方式是配置型的还是再生型的;即人与企业要达到目的,是靠在疏通摆平人际关系上做文章还是在提高自身能力、为生产力发展做贡献方面下功夫。善于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官商勾结、用钱开路的张维迎心目中的所谓的“企业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以这样的企业家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只能是坏的市场经济而不可能是好的市场经济。真正的企业家阶层能否形成,取决于社会制度与社会体制的导向作用。腐败和清廉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企业主体性的培养、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及由此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只有从制度→体制→人的素质→社会风气→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入手,对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作正面导向,及时纠正人与企业的行为偏离,才能形成培育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环境;而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是好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健全民主与法制,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谐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企业经营环境,变配置型经营环境为再生型经营环境,变生产力服务生产关系的环境为生产关系服务生产力的环境,消除社会环境同人和企业的主体性之间的异化及由此引起的人际交往、企业经营中的内耗,使配置型生产向再生型生产转化,是降低社会和企业交易成本、培育真正的企业家阶层、使经济不但高速而且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到底应该以效率,还是以效率和公平的一致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很显然,张维迎的答案是前者。
张维迎:“我无意为腐败辩护,我同样痛恨腐败,希望它尽快消失。但是搞改革,我们要直面现实,现实不可能完美。市场经济的主角是企业家。没有企业家,就没有市场经济。双轨制在保持经济系统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孕育了几代中国企业家,他们是过去、也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⑦我不知道张维迎口口声声只是渐进式改革开放必要步骤的双轨制,是通过怎样的内在机制而能够像魔法一样孕育出中国的几代企业家的,但我们可以从张维迎这段话的字里行间看出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就是:企业家“是过去、也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中国的几代企业家都是双轨制孕育出来的,所以双轨制包括其所带来的大面积腐败就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而只是张维迎对其首创的双轨制进行牵强附会的理论辩护。
首先,腐败增加交易成本,包括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并使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成为不可能。腐败与权贵经济之所以会增加社会交易成本,根本的,是由于腐败与权贵经济会败坏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环境成为配置型环境,对人的行为方式作配置型的负面导向。如果缺乏一个保障公平竞争的完善的法制环境、行政环境和诚信环境,企业经营只能靠拉关系走后门,处于大小官员层层盘剥敲诈勒索坐收买路钱的环境中,房地产项目从项目投标、财务审计到工程监理都可以“用钱开路”而使豆腐渣工程遍地开花,先富起来的都是那些巧立名目侵吞国有资产的原国有企业负责人、草菅人命无视法纪的各类矿场主、和贪官勾结偷工减料哄抬房价从中渔利的各类房地产商人、非法操纵股市涨跌鱼肉股民的大小非持有者,那只能使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总体纳入配置经济的范畴,从而使社会交易成本膨胀,使“企业家”人格扭曲。官员的廉洁程度关系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程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程度直接牵涉到交易成本的高低;社会风气对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导向、人的素质与企业的经营模式起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不明资产50万,其对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的负面导向作用并由此给再生生产力造成的破坏程度,比有账可查的贪污50万要严重100倍。社会风气通过人的素质与企业的行为方式的作用对社会交易成本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衡量社会风气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人与企业的普遍的行为方式是配置型的还是再生型的;即人与企业要达到目的,是靠在疏通摆平人际关系上做文章还是在提高自身能力、为生产力发展做贡献方面下功夫。善于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官商勾结、用钱开路的张维迎心目中的所谓的“企业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以这样的企业家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只能是坏的市场经济而不可能是好的市场经济。真正的企业家阶层能否形成,取决于社会制度与社会体制的导向作用。腐败和清廉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企业主体性的培养、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及由此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只有从制度→体制→人的素质→社会风气→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入手,对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作正面导向,及时纠正人与企业的行为偏离,才能形成培育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环境;而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是好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健全民主与法制,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谐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企业经营环境,变配置型经营环境为再生型经营环境,变生产力服务生产关系的环境为生产关系服务生产力的环境,消除社会环境同人和企业的主体性之间的异化及由此引起的人际交往、企业经营中的内耗,使配置型生产向再生型生产转化,是降低社会和企业交易成本、培育真正的企业家阶层、使经济不但高速而且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