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平等:权利义务统一,贡献索取一致。平等不等于平均主义。效率与公平如果在同一层次,则本质上是同一即互为前提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好像“吃饭优先兼顾睡觉”一样可笑




其次,腐败造成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既指贫富两极分化,也指强弱两极分化。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是建立在平等竞争、创造财富不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不平等竞争的基础上,以致贫富两极分化衍生出强弱两极分化。强弱两极分化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先富带后富”演变成“先富压后富”。黑社会就是这样形成的,黑恶势力就是这样壮大的。两极分化不仅仅是基尼系数拉大,而是不平等造成的贫富互为因果,以致形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强弱两极分化在贫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形成,也是贫富两极分化的完成,强弱两极分化是贫富两极分化的主要特征。基尼系数拉大、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是两极分化的特征之一,不是两极分化的主要特征。两极分化是坏的市场经济的结果,坏的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就是张维迎经常挂在嘴边的所谓“帕累托改进”。


再次,腐败降低效率。公平与效率是内在一致的。什么是平等?平等:权利义务统一,贡献索取一致。平等不等于平均主义。效率与公平如果在同一层次,则本质上是同一即互为前提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好像“吃饭优先兼顾睡觉”一样可笑。把效率说成是实证的、科学的,把公平说成是规范的、理想的、人道的,也是荒唐的。只要以同一个参照系来考察,就能看出效率与公平都是实证的。有效的经济活动就是生产,就是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交换物质、信息、能量的活动。但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的交换占主导地位时,是自然经济;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占主导地位时,是市场经济。人与人的交换和人与自然的交换应互为前提,资源配置与资源再生应互为因果。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平等。平等是一种对称,是宇宙对称基本规律的必然表现。因此效率与公平都是实证的。公平的本质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平等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来实现。只有公开、公平、公正,才能做到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只有公开、公平、公正,才有人的积极性,才有效率,才有人的价值的最大实现。这里只要不混淆不同的层次,就会看出公平不是效率的补充,而是效率的前提。消极的平衡固然都是低级的平衡,但积极的平衡并不都是高级的平衡。使平衡由消极向积极、低级向高级转化,唯一的机制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所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破坏了效率与公平的对称关系,其结果是既无公平又无真正的效率。真正的效率就是效益。所谓公平出效益,就是对称出效益。从企业微观层次来讲,权利与义务对等、贡献与索取公平的公平原则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是结合各种“外部性”问题考虑的社会宏观层面的公平,同样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这里只要不混淆不同的层次,就会看出公平不是效率的补充,而是效率的前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资源优化配置与再生的需要。微观经济的本质是活力,搞活微观经济、提高活力的中心目的是提高效率,但也离不开公平;宏观经济的本质是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中心目的是保障公平,保障公平也离不开效率。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是基础,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是主导;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是手段,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是目的;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是现象,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是本质。改革开放发展的方向,就是通过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一致。公平不只在二次分配,而且在一次分配;不仅在分配过程,而且在生产过程;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而且在生产前,在机会的把握中;不仅在直接生产领域中,而且在非直接生产领域。解决分配不公的办法,根本上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水涨船高,而不是靠紧缩政策来水落石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资源优化配置与再生的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结合各种“外部性”问题考虑的社会宏观层面的公平,同样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应该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结构出发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根据公平与效率的一致这一根本原则,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具体方案。只有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货币GDP才是同绿色GDP、社会GDP一致的,其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可能惠及大多数人;如果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货币GDP必将同后面几个GDP脱节,经济发展成果只能为少数人拥有,大多数人不但未得益,甚至成为受害者。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