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72):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一)
[
2014/01/05 13:29 | by admin ]

一旦不公平成为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那么,靠不正当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会拥有更多的不正当手段获取更多的社会财富;其结果只能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蛋糕做得越大,穷人分到的份额就可能越少;穷人不但相对贫困化而且绝对贫困化
张维迎:“1984年4月我提出‘双轨制价格’的改革思路。我认为价格问题的根源在于价格制度的不合理,改革方向是放弃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改革办法是实行以‘放’为主的价格双轨制,即先使计划额度固定不变,放开计划外产品的价格控制,在逐步减少计划内商品牌价的交易范围,直到建立完全的市场价格体制。”⑤“由于双轨制带来官员腐败后果因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会过头来看,这可能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如果我们认为改革是必要的,新体制就必须至少应该是一个‘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也就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但如果我们不能把‘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改革就根本无法进行。”⑥所谓“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就是如果那些从社会资源再分配中获利的人获得的利益足够补偿那些从中亏损的人利益,那么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就是有效率的,虽然并没有要求产生实际的补偿。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所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也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与“帕累托改进”是张维迎等人极力主张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著名的“大蛋糕”理论的理论依据,“大蛋糕”理论认为应该先通过不要公平的效率把蛋糕做大培植起富人阶层,再给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成为穷人的人以适当的补偿,这样穷人得到的也会比以前更多。但无论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还是“帕累托改进”,都是以效率为参照而不是以公平为参照;在这两种所谓的“改进”中,效率往往是以牺牲公平为前提。“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固然可以容纳坑蒙拐骗强取豪夺,“帕累托改进”对任何其他人不会造成损害也只是静态抽象意义上,从动态、现实意义上,即从机会平等、贡献与索取统一意义上,“帕累托改进”也必然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一旦不公平成为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那么,靠不正当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会拥有更多的不正当手段获取更多的社会财富;其结果只能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蛋糕做得越大,穷人分到的份额就可能越少;穷人不但相对贫困化而且绝对贫困化。所以,如果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和 “帕累托改进”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参照,那么张维迎率先推出的“双轨制”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的必要步骤,从理论到实践可以看成是张维迎的创新成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其带来官员腐败的后果就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张维迎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功臣;但如果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参照不是效率,而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那么“双轨制”带来的官员腐败及其对整个社会公平体系、道德体系、司法体系、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人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的重大冲击、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根基被动摇的后果就不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是迄今为止市场化改革某种程度失败的标志,那么张维迎自我标榜的由他首创的“双轨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必须转变成历史耻辱。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张维迎:“1984年4月我提出‘双轨制价格’的改革思路。我认为价格问题的根源在于价格制度的不合理,改革方向是放弃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改革办法是实行以‘放’为主的价格双轨制,即先使计划额度固定不变,放开计划外产品的价格控制,在逐步减少计划内商品牌价的交易范围,直到建立完全的市场价格体制。”⑤“由于双轨制带来官员腐败后果因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会过头来看,这可能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如果我们认为改革是必要的,新体制就必须至少应该是一个‘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也就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但如果我们不能把‘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改革就根本无法进行。”⑥所谓“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就是如果那些从社会资源再分配中获利的人获得的利益足够补偿那些从中亏损的人利益,那么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就是有效率的,虽然并没有要求产生实际的补偿。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所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也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与“帕累托改进”是张维迎等人极力主张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著名的“大蛋糕”理论的理论依据,“大蛋糕”理论认为应该先通过不要公平的效率把蛋糕做大培植起富人阶层,再给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成为穷人的人以适当的补偿,这样穷人得到的也会比以前更多。但无论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还是“帕累托改进”,都是以效率为参照而不是以公平为参照;在这两种所谓的“改进”中,效率往往是以牺牲公平为前提。“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固然可以容纳坑蒙拐骗强取豪夺,“帕累托改进”对任何其他人不会造成损害也只是静态抽象意义上,从动态、现实意义上,即从机会平等、贡献与索取统一意义上,“帕累托改进”也必然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一旦不公平成为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那么,靠不正当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会拥有更多的不正当手段获取更多的社会财富;其结果只能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蛋糕做得越大,穷人分到的份额就可能越少;穷人不但相对贫困化而且绝对贫困化。所以,如果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和 “帕累托改进”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参照,那么张维迎率先推出的“双轨制”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的必要步骤,从理论到实践可以看成是张维迎的创新成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其带来官员腐败的后果就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张维迎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功臣;但如果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参照不是效率,而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那么“双轨制”带来的官员腐败及其对整个社会公平体系、道德体系、司法体系、社会主义信仰体系、人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的重大冲击、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根基被动摇的后果就不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是迄今为止市场化改革某种程度失败的标志,那么张维迎自我标榜的由他首创的“双轨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必须转变成历史耻辱。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