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二十一)
[
2017/06/05 11:18 | by admin ]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二十一)
共享经济 广义上,任何经济活动本质上都是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相互依存、共享成果的经济活动,所谓经济就是共享经济。狭义上,共享经济指基于互联网-智能机信息共享平台而实现的超越时空、降低交易成本基础上的资源、产品、利益共享的经济形态与经营模式。共享经济体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多赢关系,说明了互联网时代合作是比竞争更根本的经济发展动力。
物联网 基于互联网-智能机信息-知识共享平台而实现的超越时空的物资-人力资源互通交流交换共享网络。物联网体现了信息经济对传统经济、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与整合,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生产力的发展。
民科 一开始指我国体制外、非官方的民间科学家,后延伸为泛指所研究课题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或在所研究领域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民科”概念的实质不是一种对科学家群体的分类,而是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的学术评价。因此“民科”是贬义词。由于人类历史上大量的第一流的科学成果都是民间科学家取得,当今量子时代真正的第一流科学成果往往是跨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或科学爱好者无身份约束条件下认真观察深入调查苦苦思索大胆设想反复验证的结果,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逻辑,没有科学学根据。
经济学体系 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阐述经济学公理、原理、定理的逻辑体系,包括学术体系与教科书体系,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注解,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经济学体系中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是科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经济学体系的内容包括:经济学的性质、方法、对象、功能、历史发展、出发点、经济主客体关系、核心规律、各个规律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实践运用。
同行评价 也叫同行评议,即专家学者对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的评价,包括著述的发表出版、评论、评奖、评职称、论文引用、论文鉴定等。由于学术领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认识关系与利益关系,同行评价往往成为同一范式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相吹捧,对范式共同体外部成员进行异体排斥,同行评价和学术水平标准不能划等号。真正衡量学术水平标准的,只能是原创理论与实践检验。
健康 狭义的健康指身体生理健康,即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处于无疾病状态;广义的健康除了身体生理健康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即身心健康。
大健康 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个人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统一。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灵健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的身心健康由多种因素决定,除了身体因素,还有自然、社会、精神因素。人的健康是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全息元”。大健康就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使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有机统一的社会生态健康状态。
生态 指人的生存状态, 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人的生存状态通过财富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与人民的幸福感指数体现出来。
生态正义 即生态平衡,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平等的内在一致性。人与人的平等包括人类的代际平等,即不能为了这一代人的利益而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使子孙后代处于自然资源枯竭的状态。生态正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格 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通过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人格权。
人格权 人体现和实现自己人格的权利,或人做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如人高于动物、人和人生而平等、人作为社会一份子生存、发展与名誉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保护等。
士可杀不可辱 语出《礼记•儒行》: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本质含义是人格权高于生命权。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不是生命权而是人格权;所以就人而言,人格权高于生命权。人格权高于生命权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表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一切道德文化的基础。
学术行政化 用行政手段决定学术评价与学术资源配置的学术体制;在学术资源配置、学术成果评价中,不是体现科学发展规律、促进科学发展,而是体现行政意志、实现行政目标的科研体制。学术行政化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阻碍科学发展。
教育行政化 用行政手段决定教育目标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体制;在教育资源配置、教学成果评价中,不是体现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成长,而是体现行政意志、实现行政目标的教育体制。教育行政化严重违背人才成长规律,阻碍人才成长。
信息控制论 通过主体自觉的、积极的活动实现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理论与模式,是对策论的基础理论。所谓对策,就是在信息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基础上依靠知识和智慧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其本质特征是不打无把握之战,“多算胜,少算则不胜”,“知己知彼百战无不胜”,即使信息不对称也可以通过各种制度、机制、方案设计取得和信息对称一样的效果。这种自觉的、积极的实现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既是对策的过程,也是对信息的控制过程。在信息控制论看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信息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信息控制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信息认识论 关于信息的本质与规律、人和信息关系的规律的理论,分为消极的信息认识论和积极的信息认识论两种。消极的信息认识论认为人只能认识信息不能控制信息,因此人和自然、社会的信息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信息不对称是常态,信息对称是非常态。西方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都属于消极的信息认识论。消极的信息认识论是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也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积极的信息认识论就是信息控制论,认为人不但能认识信息而且可以控制信息,人可以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信息不对称向信息对称转化,因此人和自然、社会的信息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积极的信息认识论或信息控制论是对策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对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消极的信息认识论和积极的信息认识论是信息认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说明从信息认识论向信息控制论转化是信息论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教育产业化 把教育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改革取向,经过教育产业化改革使教育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在把中国人民的智力资源最大限度通过教育产业这个平台纳入GDP增长统计数据源的同时,使中国人民的智力资源为高校带来利润最大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产业化是典型的、彻头彻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不是一般的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社会资源与中国人民的发展权。教育产业化颠倒了学历和学力之间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和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破坏了国民创新体系,剥夺了贫穷家庭后代平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使GDP、人均GDP指数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实际生活水平,使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大大降低,是改革的异化与社会的后退。
医疗产业化 把医疗卫生部门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改革取向,经过医疗产业化改革使医疗卫生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在把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通过医疗产业这个平台纳入GDP增长统计数据源的同时,使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医院带来利润最大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医疗产业化是典型的、彻头彻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不是一般的自然资源,而是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资源、中国人民的健康权与发展权。医疗产业化恶化扭曲颠倒了医患关系,在使GDP、人均GDP指数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人民的健康保障程度与实际生活水平,使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大大降低,是改革的异化与社会的后退。
共享经济 广义上,任何经济活动本质上都是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相互依存、共享成果的经济活动,所谓经济就是共享经济。狭义上,共享经济指基于互联网-智能机信息共享平台而实现的超越时空、降低交易成本基础上的资源、产品、利益共享的经济形态与经营模式。共享经济体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多赢关系,说明了互联网时代合作是比竞争更根本的经济发展动力。
物联网 基于互联网-智能机信息-知识共享平台而实现的超越时空的物资-人力资源互通交流交换共享网络。物联网体现了信息经济对传统经济、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与整合,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生产力的发展。
民科 一开始指我国体制外、非官方的民间科学家,后延伸为泛指所研究课题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或在所研究领域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民科”概念的实质不是一种对科学家群体的分类,而是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的学术评价。因此“民科”是贬义词。由于人类历史上大量的第一流的科学成果都是民间科学家取得,当今量子时代真正的第一流科学成果往往是跨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或科学爱好者无身份约束条件下认真观察深入调查苦苦思索大胆设想反复验证的结果,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逻辑,没有科学学根据。
经济学体系 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阐述经济学公理、原理、定理的逻辑体系,包括学术体系与教科书体系,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注解,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经济学体系中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是科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经济学体系的内容包括:经济学的性质、方法、对象、功能、历史发展、出发点、经济主客体关系、核心规律、各个规律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实践运用。
同行评价 也叫同行评议,即专家学者对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的评价,包括著述的发表出版、评论、评奖、评职称、论文引用、论文鉴定等。由于学术领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认识关系与利益关系,同行评价往往成为同一范式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相吹捧,对范式共同体外部成员进行异体排斥,同行评价和学术水平标准不能划等号。真正衡量学术水平标准的,只能是原创理论与实践检验。
健康 狭义的健康指身体生理健康,即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处于无疾病状态;广义的健康除了身体生理健康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即身心健康。
大健康 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个人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统一。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灵健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的身心健康由多种因素决定,除了身体因素,还有自然、社会、精神因素。人的健康是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全息元”。大健康就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使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有机统一的社会生态健康状态。
生态 指人的生存状态, 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人的生存状态通过财富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与人民的幸福感指数体现出来。
生态正义 即生态平衡,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平等的内在一致性。人与人的平等包括人类的代际平等,即不能为了这一代人的利益而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使子孙后代处于自然资源枯竭的状态。生态正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格 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通过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人格权。
人格权 人体现和实现自己人格的权利,或人做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如人高于动物、人和人生而平等、人作为社会一份子生存、发展与名誉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保护等。
士可杀不可辱 语出《礼记•儒行》: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本质含义是人格权高于生命权。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不是生命权而是人格权;所以就人而言,人格权高于生命权。人格权高于生命权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表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一切道德文化的基础。
学术行政化 用行政手段决定学术评价与学术资源配置的学术体制;在学术资源配置、学术成果评价中,不是体现科学发展规律、促进科学发展,而是体现行政意志、实现行政目标的科研体制。学术行政化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阻碍科学发展。
教育行政化 用行政手段决定教育目标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体制;在教育资源配置、教学成果评价中,不是体现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成长,而是体现行政意志、实现行政目标的教育体制。教育行政化严重违背人才成长规律,阻碍人才成长。
信息控制论 通过主体自觉的、积极的活动实现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理论与模式,是对策论的基础理论。所谓对策,就是在信息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基础上依靠知识和智慧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其本质特征是不打无把握之战,“多算胜,少算则不胜”,“知己知彼百战无不胜”,即使信息不对称也可以通过各种制度、机制、方案设计取得和信息对称一样的效果。这种自觉的、积极的实现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既是对策的过程,也是对信息的控制过程。在信息控制论看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信息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信息控制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信息认识论 关于信息的本质与规律、人和信息关系的规律的理论,分为消极的信息认识论和积极的信息认识论两种。消极的信息认识论认为人只能认识信息不能控制信息,因此人和自然、社会的信息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信息不对称是常态,信息对称是非常态。西方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都属于消极的信息认识论。消极的信息认识论是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也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积极的信息认识论就是信息控制论,认为人不但能认识信息而且可以控制信息,人可以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信息不对称向信息对称转化,因此人和自然、社会的信息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积极的信息认识论或信息控制论是对策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对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消极的信息认识论和积极的信息认识论是信息认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说明从信息认识论向信息控制论转化是信息论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教育产业化 把教育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改革取向,经过教育产业化改革使教育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在把中国人民的智力资源最大限度通过教育产业这个平台纳入GDP增长统计数据源的同时,使中国人民的智力资源为高校带来利润最大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产业化是典型的、彻头彻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不是一般的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社会资源与中国人民的发展权。教育产业化颠倒了学历和学力之间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和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破坏了国民创新体系,剥夺了贫穷家庭后代平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使GDP、人均GDP指数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实际生活水平,使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大大降低,是改革的异化与社会的后退。
医疗产业化 把医疗卫生部门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改革取向,经过医疗产业化改革使医疗卫生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在把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通过医疗产业这个平台纳入GDP增长统计数据源的同时,使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医院带来利润最大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医疗产业化是典型的、彻头彻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不是一般的自然资源,而是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资源、中国人民的健康权与发展权。医疗产业化恶化扭曲颠倒了医患关系,在使GDP、人均GDP指数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人民的健康保障程度与实际生活水平,使社会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大大降低,是改革的异化与社会的后退。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二十)
[
2017/06/05 11:16 | by admin ]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二十)
经济学体系 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阐述经济学公理、原理、定理的逻辑体系,包括学术体系与教科书体系,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注解,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经济学体系中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是科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经济学体系的内容包括:经济学的性质、方法、对象、功能、历史发展、出发点、经济主客体关系、核心规律、各个规律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实践运用。
新型工业化 发展经济学概念,指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增长方式是知识运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是其本质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经过传统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通过新型工业化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赶超战略,避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使它们不再重复那些污染工业、高耗能工业和剥削性经济,借助知识文明尽快直接达到工业文明的繁荣,使之后来居上——既保持回归自然的特色,又享受工业文明。
科研成果 也叫科学成果,狭义指经过科学研究取得的原创理论成果。科研成果的内容是原创理论,形式是论文或科研报告。科研成果是理论创新,所以不同于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也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取得,同时技术创新也蕴含着上升为新的理论的可能,所以广义的科研成果也包括技术创新。科研成果根据理论原创程度不同分为新的学科、新的理论范式、新的基础理论、新的理论四种,体现了理论原创程度的四个层次。科研成果大小与理论原创程度成正比。原创程度越高的,科研成果越显著。那些创立新学科、建构新范式的成果具有人类科学发展的里程碑意义。科研成果显著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特征。但科研成果显著是指的理论原创程度或原创成果的质量,而不是发表论文的数量或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由于真正的原创理论被社会接受有一个过程,第一流的成果是既有范式替代性又有历史必然性的成果,新范式的成果往往会受到原有范式共同体的集体抵制,所以科研成果显著也不是指论文高引用率和得到高级别的奖项。
方法论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包括科学的方法论与不科学的方法论。方法是观点的功能,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决定对待处理事物的方法,人们的世界观决定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科学方法论 狭义指关于科学研究、科学评价、科学发展的正确的一般方法,广义指由正确的世界观决定的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包括狭义的科学方法论。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即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狭义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包括:对称方法(含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平衡方法)、五维空间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公理方法、典型分析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原创理论与经世致用的科学评价标准。这些方法作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人们进行任何一门科学研究必须应用的方法。
模式 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包括科学实验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才有可操作性。
真理标准 即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形式逻辑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对称逻辑既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真理的充分条件。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或唯一标准两者之间是一致的——逻辑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不可证伪的公理。
世界一流大学 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出产生世界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创新型大学。创新型大学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第一位、用创新力主导学习力的大学。创新型大学把学力摆在学历前面,课程设置、人员匹配、机构设立、人才评价、资源配置,都围绕着培养能出原创成果的人才这一中心目标展开。创新型大学出原创成果的能力高于现有的研究型大学。
企业家 在智慧经济时代,企业家是通过创新—创造—创业—创办企业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在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给自身带来利益的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创新—创造—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企业家现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现象。企业家形成与发挥作用的最根本机制是公平竞争。企业家既不是能人也不是资本家或投资商,智慧经济是能人经济、资本家经济向企业家经济转变。
企业 通过企业家对资源的优化组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目的在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给自身带来利润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性组织。企业是系统,是一有机整体。人、财、物(有形和无形)是构成企业的三大要素,企业制度、机制、运行模式是企业的结构,生产力和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体功能。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系统的自组织、有序化过程。企业具有内在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而不是仅仅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而组成的共同体。智慧经济使企业的有机性越来越强。今天,与智慧经济相伴随的,是经济的企业化;企业成了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投资商 投资项目或企业以图利润回报的个人或机构(投资银行、投资公司或各种基金)。投资商和企业家的本质区别在于:投资商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或只参与短平快的项目经营活动,主要是把资金投入企业家创办、开发和经营的项目或企业。企业家和投资商的分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分工之一。
学位 标志一个人学力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学位是学力的标志,不和学校学习的经历或学历挂钩;而学历则必须是学校学习的经历。所以有学历不一定有学位,没有学历不一定没有学位。
博士 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经济学体系 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阐述经济学公理、原理、定理的逻辑体系,包括学术体系与教科书体系,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注解,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经济学体系中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是科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经济学体系的内容包括:经济学的性质、方法、对象、功能、历史发展、出发点、经济主客体关系、核心规律、各个规律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实践运用。
新型工业化 发展经济学概念,指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增长方式是知识运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是其本质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经过传统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通过新型工业化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赶超战略,避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使它们不再重复那些污染工业、高耗能工业和剥削性经济,借助知识文明尽快直接达到工业文明的繁荣,使之后来居上——既保持回归自然的特色,又享受工业文明。
科研成果 也叫科学成果,狭义指经过科学研究取得的原创理论成果。科研成果的内容是原创理论,形式是论文或科研报告。科研成果是理论创新,所以不同于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也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取得,同时技术创新也蕴含着上升为新的理论的可能,所以广义的科研成果也包括技术创新。科研成果根据理论原创程度不同分为新的学科、新的理论范式、新的基础理论、新的理论四种,体现了理论原创程度的四个层次。科研成果大小与理论原创程度成正比。原创程度越高的,科研成果越显著。那些创立新学科、建构新范式的成果具有人类科学发展的里程碑意义。科研成果显著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特征。但科研成果显著是指的理论原创程度或原创成果的质量,而不是发表论文的数量或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由于真正的原创理论被社会接受有一个过程,第一流的成果是既有范式替代性又有历史必然性的成果,新范式的成果往往会受到原有范式共同体的集体抵制,所以科研成果显著也不是指论文高引用率和得到高级别的奖项。
方法论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包括科学的方法论与不科学的方法论。方法是观点的功能,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决定对待处理事物的方法,人们的世界观决定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科学方法论 狭义指关于科学研究、科学评价、科学发展的正确的一般方法,广义指由正确的世界观决定的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包括狭义的科学方法论。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即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狭义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包括:对称方法(含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平衡方法)、五维空间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公理方法、典型分析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方法、原创理论与经世致用的科学评价标准。这些方法作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人们进行任何一门科学研究必须应用的方法。
模式 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包括科学实验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才有可操作性。
真理标准 即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形式逻辑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对称逻辑既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真理的充分条件。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或唯一标准两者之间是一致的——逻辑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不可证伪的公理。
世界一流大学 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出产生世界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创新型大学。创新型大学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第一位、用创新力主导学习力的大学。创新型大学把学力摆在学历前面,课程设置、人员匹配、机构设立、人才评价、资源配置,都围绕着培养能出原创成果的人才这一中心目标展开。创新型大学出原创成果的能力高于现有的研究型大学。
企业家 在智慧经济时代,企业家是通过创新—创造—创业—创办企业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在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给自身带来利益的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创新—创造—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企业家现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现象。企业家形成与发挥作用的最根本机制是公平竞争。企业家既不是能人也不是资本家或投资商,智慧经济是能人经济、资本家经济向企业家经济转变。
企业 通过企业家对资源的优化组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目的在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给自身带来利润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性组织。企业是系统,是一有机整体。人、财、物(有形和无形)是构成企业的三大要素,企业制度、机制、运行模式是企业的结构,生产力和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体功能。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系统的自组织、有序化过程。企业具有内在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而不是仅仅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而组成的共同体。智慧经济使企业的有机性越来越强。今天,与智慧经济相伴随的,是经济的企业化;企业成了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投资商 投资项目或企业以图利润回报的个人或机构(投资银行、投资公司或各种基金)。投资商和企业家的本质区别在于:投资商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或只参与短平快的项目经营活动,主要是把资金投入企业家创办、开发和经营的项目或企业。企业家和投资商的分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分工之一。
学位 标志一个人学力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学位是学力的标志,不和学校学习的经历或学历挂钩;而学历则必须是学校学习的经历。所以有学历不一定有学位,没有学历不一定没有学位。
博士 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