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男,中共党员。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逻辑学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者,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管理学创始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原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原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真正的经济学家。 [1-22]
中文名 陈世清 国 籍 中国 职 业 专业理论工作者 信 仰科学社会主义 主要成就 创立对称经济学,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1] 代表作品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对称经济学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性 别 男 座右铭 相容超越 人生观 笑到最后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目录
1 基本简介
2 原创理论体系
3 学术地位
4 学术贡献
5 基本原则
6 出版著作
7 发表论文
8 会议发表论文
9 论文获奖
10 主要官网文章
11 社会评价
12 原创基础理论
13 对称经济学
14 新概念范畴
15 新原理模型
16 经济学解释
17 和谐经济丛书
18 绿色经济丛书
19 中国管理模式丛书
20 管理成功学
21 成功管理学
22 对称管理模式
23 和谐管理模式
24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25 创业型管理模式
基本简介
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国际杰出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香港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金英集团公司、宁德邦泰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处总负责人,上海邦泰经贸发展中心、闽东澳泰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策划顾问,发起创立中国第一个民间协会厦门市经济管理咨询协会,学者型企业家、策划家。在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与教学、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探索,创造性地形成完整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现代企业集团的\"软件系统\"。这一套\"软件系统\"在数家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创建和运营中取得明显的效益。陈世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擅长跨学科研究,因拥有自己的范式而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通过理论与理论、实践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大跨度碰撞跨学科出成果、出跨学科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近百篇管理学、经济学、哲学论文,论文多次转载并多次获奖。在中央级、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对称经济学》、《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和谐经济》、《幸福经济》、《稳定型经济》、《再生型经济》等五十多种著作。意欲创立新学科——知识运营学,推动形成新产业——知识运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创新性成果,已被编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等20多种名人辞典。
信仰:科学社会主义,把中国改革开放定位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陈世清名言:经济学家首先是思想家。能成为哲学家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学家,不能成为哲学家则肯定不能成为经济学家。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范式和原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是衡量一个“经济学家”是否真正的经济学家的唯一标准。 [2] [3] [23]
陈世清名言:对称逻辑与其说是一门逻辑,还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不懂对称逻辑不可能进行任何真正有科学价值的经济学研究。 [2] [24-25]
陈世清名言: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也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 [5] [26]
陈世清是有深厚理论功底且多产的思想家,善于从范式高度进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其创立的对称经济学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被权威媒体认定为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建立在新的范式基础上的经济学原创基础理论。对称经济学改变了人类经济世界的图景,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 [1] ,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27]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 [1] 。正是对称经济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陈世清作为真正的经济学家的学术地位。
原创理论体系
陈世清原创基础理论有: [28] 纵深学科、 [2] [28] 五度空间(五维空间)理论、 [2] [29] 对称哲学、 [24] 对称逻辑学、 [3] 对称经济学、再生经济学、和谐经济学、幸福经济学、中国经济学、转型经济学、 [30] 对称管理学、 [28] 人类二次创业理论、 智慧经济理论、[28] 知识运营学、 [28] 创业经济学、 [28] 名牌经济学、 [28] 共有制理论,创立对称管理模式、和谐管理模式、中国管理模式、创业型管理模式,建构了新的哲学范式、新的经济学范式、新的管理学范式、新的管理模式。其中新的哲学范式为新的经济学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新的经济学范式为新的管理学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新的管理学范式为新的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市场经济体系模型、 [1] 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改革开放发展的系统工程模型。范式着眼、模式着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文笔优美,从而建立起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价值性、操作性、艺术性相统一,哲学、经济学、管理学、逻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陈世清是最早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中华文化范式、建构中国话语权体系的学者
陈世清是最早从范式高度系统批判西方经济学、提出建构中国经济学范式、建立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学者 [6] [31-32]
陈世清是最早从理论高度系统批判GDP增长方式、提出幸福经济学范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学者 [3]
陈世清是最早从理论高度系统阐述知识经济是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学属于新的经济学范式的学者 [28] [3]
陈世清是最早提出“云计算”(网络应用软件)概念与运作模式的学者 [7]
陈世清是最早从理论高度系统总结全球金融危机、指出金融危机后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然性的学者 [28]
陈世清还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相结合、创立管理成功学与成功管理学的开山鼻祖 [19] [20]
学术地位
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原创话语权体系的思想家。 [27]
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原创经济学体系的经济学家。 [1] [33]
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原创哲学体系的哲学家。 [2] [23]
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原创管理学体系的管理学家。 [30] [21] [20] [20]
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原创逻辑学体系的逻辑学家。 [2] [27] [24-25]
陈世清极深厚的哲学、逻辑学与理论经济学功底、一流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宽广的知识面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之在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中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遥遥领先。陈世清创立的哲学、经济学、管理学、逻辑学对现有的哲学、经济学、管理学、逻辑学有范式替代性 [8] ,陈世清创立的管理模式对现有的管理模式有模式替代性。 [28]
学术贡献
创立对称经济学,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1] [3] [9] [27] [27] [32]
创立对称哲学,实现了哲学的科学化。 [2] [23]
创立对称逻辑学,使传统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学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使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以化解。 [2] [8] [24-25]
创立对称管理学,使经济学与管理学得以统一,实现了管理学的科学化。 [3] [30] [8]
创立对称管理模式,使中国有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 [28] [30] [19] [20] [21]
基本原则
要交钱的论文不发表; 要交钱的专著不出版;
要收费的会议不参加; 要收费的评奖不参与。
出版著作
陈世清 :《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80万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1数字出版
陈世清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第1版, 2011、2第2版
陈世清 :《对称经济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3第1版, 2011、2第2版
陈世清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7第1版, 2011、2第2版
陈世清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 :《和谐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幸福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稳定型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再生型经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对称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7、1
陈世清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05、1 , 2010、10第2版
陈世清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06、1 , 2011、7 第2版
陈世清 :《老板与孙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06、1 , 2010、9 第2版,2011、7 第3版
2009、8 韩语版
陈世清:《做人与做事》地震出版社05、1
陈世清:《商道核裂变》华文出版社05、1
陈世清:《秉性能移》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红颜命厚》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运营身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人格是最大的资本·培养最优秀的老板》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管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05、4
陈世清:《美女经济的要素、结构与动力》经济管理出版社05、4
陈世清:《和谐商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和谐领导》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和谐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和谐分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和谐做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中庸的智慧》地震出版社06、10
陈世清:《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地震出版社06、10
陈世清:《培养富孩子》中国市场出版社06、11
陈世清:《经商先做人》中国市场出版社06、11
陈世清:《忠于老板忠于自己》中国物资出版社07、3
陈世清:《能力创造机遇》中国物资出版社04、9
陈世清:《行动决定命运》中国物资出版社04、9
陈世清:《以老板的心态工作》中国物资出版社04、9
陈世清:《做一个经天纬地的老板》中国物资出版社04、9
陈世清:《顶级老板顶级员工》华文出版社2010、1
陈世清:《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华文出版社2010、1
陈世清: 《老板论语释义》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
陈世清: 《老板老子释义》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
陈世清: 《老板孙子释义》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
陈世清: 《创业型老板》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创业型企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企业经营智慧全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企业突破困境全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新五项修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和商制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和谐合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和谐经营》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和谐生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和谐团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 :《和谐做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陈世清:《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发表论文
陈世清:《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哲学动态》99年1期。《哲学原理》99、5转载。
陈世清:《知识运营与二次创业》《哲学动态》1999年2期。《科学技术哲学》1999年第四期转载。
陈世清:《论共有制》《中国经济信息》99年6期
陈世清:《知识运营系列丛书提纲》《中国经济信息》99年11期
陈世清:《知识农业一路走好》《集团经济研究》99年第9期
陈世清:《谈培育企业家阶层的土壤》《集团经济研究》99年11期
陈世清:《论劳动力产权制度》、《集团经济研究》2000年3期,中国生产力学会评为三等奖
陈世清:《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范畴》《求是学刊》87年1期。《哲学原理》87年3期转载
陈世清:《科学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哲学原理》86年12期
陈世清:《本质是比规律更深层次的范畴》《东岳论丛》87年3期
陈世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吗》《重庆社会科学》89年2期
陈世清:《客观规律 科学规律 科学真理》《求是学刊》90年1期
陈世清:《哲学的“实践”是整体范畴》《重庆社会科学》92年3期
陈世清:《论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特区理论与实践》96年7期《理论与现代化》96年8期
陈世清:《论股份制的本质》《经济体制改革》97年增刊,获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陈世清:《论法人人格化》《经济体制改革》97年增刊,获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陈世清:《科学真理是客观真理吗》《青海社会科学》87年3期
陈世清:《改革干部制度是改善党风的关键》《理论学习月刊》1988年3期
陈世清:《传统逻辑是形式逻辑吗》《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89年2期
陈世清:《论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主体性原则》《管理与效益》96年3期
陈世清:《论迅速形成企业家阶层的机制与途径》《决策借鉴》96年4期
陈世清:《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统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96年5期
陈世清:《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关系的历史发展》、《青海社会科学》96年6期
陈世清:《论劳动力主体》《发展研究》97年1期入选《中国“95”科研成果选》
陈世清:《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管理与效益》97年4期
陈世清:《知识机遇》《厦门特区党校学报》98年2期
陈世清:《劳动力商品原则与精神文明建设》《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99年3期
陈世清:《劳动力商品原则与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现代化》99年3期
陈世清:《知识创新与把握机遇》《三都潮》99年5期
陈世清:《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2期
陈世清:《创业经济学论纲》,《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2期
陈世清:《权力“寻租”分析》、《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2期
陈世清:《科学范式转换与实践模式转轨》《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4期
陈世清:《从传统逻辑到对称逻辑》、《宁德师专学报》2006年2期
陈世清:《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宁德师专学报》2008年2期
陈世清:《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宁德师专学报》2009年2期
陈世清:《对称辩证法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宁德师专学报》2009年4期
陈世清:《政治经济学批判》《宁德师专学报》(CN)2010年2期
陈世清:《对称哲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宁德师专学报》2011年1期
陈世清:《哲学的科学化与对称哲学》《宁德师专学报》2011年2期
陈世清:《对称经济与对称管理》《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
陈世清:《经济理性与经济学理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期
陈世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沉浮录》《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3期
陈世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范儿》《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与新常态经济学》《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2期
陈世清:《增长与发展——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期 [34]
陈世清:《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靠对称型调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4期 [35]
陈世清:《学术评价的科学标准是什么》《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2期 [10]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23]
《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陈世清:《再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统一》《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汇编05.10
陈世清:《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的范畴》
《86年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学报(1986.6)
陈世清:《知识运营与厦门二次创业》《厦门日报》98年10月28日
陈世清:《知识运营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名牌时报》98年12月16日
陈世清:《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名牌时报》99年1月13日
陈世清:《怎样理解机遇的主体性》《名牌时报》99年1月20日
陈世清:《比尔·盖茨后悔吗》《厂长经理日报》99年3月9日
陈世清:《国企“所有者空位”应由政府充填》《山西发展导报》99年3月23日
陈世清:《名牌战略 观念是前提》《海峡导报》2002年6月25日
陈世清:《名牌战略 企业当自强》,《厦门日报》2002年7月10日
陈世清:《名牌战略 政府有所为》《厦门日报》2002年7月3日
陈世清:《品牌与名牌》,《海峡导报》2002年10月15日
陈世清:《培养MEA 培植创业工程》《证券时报·创业周刊》2003年7月6日A3版
陈世清:《对“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疑问》《书刊导报》143期
陈世清:《意识、科学真理、科学真理的阶级性》《抚顺师专学报》1988.1
陈世清:《论劳动力主体》《闽东学刊》96.2
陈世清:《知识创新与把握机遇》《三都港论丛》99.1
陈世清:《谈培育企业家阶层的土壤》《三都港论丛》99.2
陈世清:《权力寻租分析》《闽东论坛》99年4期
陈世清:《培养MEA 培植创业工程》《东南咨询与培训》2006.1
陈世清:《智慧经济与智慧经济学》《东南咨询与培训》2006.2
陈世清:《到底什么导致了物价上涨?》《精品阅读》杂志2011年第18期
陈世清:《什么是智慧经济》 [36] 《商业文化》2016年29期
陈世清:《从权威期刊的水平看中国经济学自主话语权的危机》中国·企业家日报,2017。08。25
会议发表论文
陈世清:《科学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兼论某些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
85年全国真理问题讨论会论文(1985.5)地点:黄山
陈世清:《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的范畴》
86年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论文(1986.6)地点:黄山
陈世清:《传统逻辑不是“形式”逻辑——从金岳霖前后期思想演变看传统逻辑的性质》 [25]
纪念金岳霖诞辰11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8)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
陈世清:《再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统一》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2005.10)地点:人民大会堂
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2005.10)地点:人民大会堂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逻辑——从冯友兰中西逻辑观看逻辑学的发展方向》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23]
冯友兰诞辰11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11)地点:北京大学
《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
陈世清:《哲学的科学化与对称哲学——评黄枏森教授“哲学科学化”的命题与体系架构设想》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2011.6)地点: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
论文获奖
陈世清:《名牌经济与名牌五度空间模式》
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2002.10),获一等奖。地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陈世清:《论股份制的本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陈世清:《论法人人格化》,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陈世清:《论劳动力产权制度》,中国生产力学会评为三等奖
陈世清:《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福建省党校系统优秀论文一等奖
陈世清:《知识农业一路走好》,面向21世纪闽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二等奖
主要官网文章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 [1]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光明网
陈世清:《梦想、理想与顶层设计》中国改革论坛网,求是理论网
陈世清:《县域经济与对称经济》人民网,求是-中国小康网
陈世清:《就业率是指标还是目标》求是-中国小康网
陈世清:《金融危机与对称经济》求是-中国小康网
陈世清:《“国进民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求是-中国小康网
陈世清:《哲学的科学化与对称哲学——评黄枏森教授“哲学科学化”的命题与体系架构设想》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中国网,中国改革论坛网,中国干部学习网
陈世清:《增长与发展——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的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一)》中国改革论坛网 [37]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规范的逻辑——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二)》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平等的逻辑——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三)》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立体的逻辑——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四)》 [1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主体的逻辑——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五)》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对策的逻辑——评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把政府“干预”上升为政府宏观调控——评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改革论坛网 [38]
陈世清:《稳定匹配理论与市场设计实践中的对称原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西方经济学范式转换的方向》中国改革论坛网 [26]
陈世清:《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繁荣——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改革论坛网 [39]
陈世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话语权》,中国改革论坛网,文化发展论坛
陈世清: 《中国范儿与中国话语权》.人民论坛网 ,中国干部学习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话语权》,光明网,人民论坛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市场经济核心机制》,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核心价值》,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经济学发展的圆圈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与国进民进的辩证法》,光明网,人民论坛网 [12] ,中国改革论坛网,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陈世清:《危机与出路——评林毅夫“从西潮到东风”》,中国改革论坛网,红色文化网
陈世清:《中国人怎样才算真正站起来——中国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意识》,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与幸福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从解“幸福收入之谜”看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不明资产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权力寻租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市场化改革中的显规则与潜规则》,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你幸福吗——怎样真正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爱国,让你想起什么(一)——中华大地上老虎重振雄风的方法论》,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爱国,让你想起什么(二)——爱国,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与经济主体性》,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爱国,让你想起什么(三)——爱国,让我想起了钓鱼岛》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爱国,让你想起什么(四)——爱国,让我想起了我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沉浮录》,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信仰》,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发展模式》,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谈“经济学家”评判标准——评哈佛学生罢课事件与哈佛学生给曼昆的公开信,兼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的“经济学家”标准》,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形式逻辑是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评林毅夫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中国经济是主体经济——评林毅夫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二)》,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从选择理性到创造理性——评林毅夫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三)》,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主体性、内生变量与自生能力——评林毅夫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四)》,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数学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评林毅夫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五)》,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科学的经济学只能以公理为出发点——评田国强的经济学方法论》,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理论的边界条件分析——评田国强的经济学方法论(二)》, [3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中国经济学范式必然代替西方经济学范式——评田国强的经济学方法论(三)》 [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幸福—收入之谜”是个伪命题》 [4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改革论坛网,经济金融网
陈世清:《经济学是什么——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一)》,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经济学的方法是什么——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二)》, [27]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改革论坛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三)》 [32]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边际效益分析”与“边际效率分析”————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四)》 [4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制度创新与改革路径————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五)》 [4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改革论坛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陈世清:《论共有制》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用复杂系统论方法给政府宏观调控定位——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 》,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政府法人人格化与权贵经济——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二)》,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过热”都是虚幻的概念——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三)》,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宏观调控以经济结构控制为目标——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四)》,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宏观调控以产业政策为主导——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五)》,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政府宏观调控的途径:货币稳定财政积极——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六)》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政府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评许小年给政府宏观调控“正名”的方法论(七)》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华尔街风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评李稻葵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模式(一)》,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靠什么 ——评李稻葵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模式(二)》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通货膨胀的根源与治理通胀的根本——评李稻葵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模式(三)》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大国“崛起”是增长还是发展——评李稻葵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模式(四)》,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经济学是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评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一)》,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经济解释的出发点是什么——评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二)》,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可证伪性不是科学的本质属性——评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三)》,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需求定律”隐含的悖论——评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四)》, [8]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要挤掉实体经济泡沫——房地产泡沫是怎样形成的》,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要挤掉人均GDP泡沫——怎样真正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是再生型经济——GDP经济学批判》,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金融的逻辑是经济学家的逻辑——评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九)》,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中华传统文化是先天优势还是先天劣势——评郎咸平的“郎闲评”(一)》,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与新常态经济学》,中国改革论坛网,红色文化网
陈世清:《是以民为本还是分享改革成果?——评郎咸平的“郎闲评”(六)》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中国社会保障网
陈世清:《用对策代替博弈——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光明网,中国网,大公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求是理论网
陈世清:《重提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从年底突击花钱看新常态下的财政收支平衡》,大公网,中国改革论坛网,求是理论网
陈世清:《新常态是把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公网,中国改革论坛网,求是理论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要求货币稳定——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中国改革论坛网,求是理论网,
陈世清:《“一切生命都有尊严”有科学方法论的依据》,中国改革论坛网,求是理论网,中国音乐教育网
陈世清:《中国范儿是以民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农村生态城镇化与城市生态化——我国新经济增长点与新常态经济的稳增长结构》,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增长无极限》,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国研网
陈世清:《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制的必然性与亚投行的定位》,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是创业型经济》,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重提解放生产力——经济新常态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经济——新常态经济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从金岳霖逻辑思想演变看传统逻辑的性质》,大公网, [25]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大公网, [23] 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原创思想是科研教育体制改革的灵魂——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看新常态经济与国民创新体系》,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公正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新常态经济的政府职能》,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22] 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2] 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什么是智慧新经济》,求是理论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对称经济学》, [22] [43] [44] 大公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论与理论依据》, [22] [44] [43] 大公网,中国改革论坛网 [34] [17]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 [18] 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陈世清:《什么是世界一流经济学家》, [16] [45] 中国改革论坛网,大公网
社会评价
光明日报,光明网, [5] 人民网: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方面 [9]
光明网:对称经济学丛书出版
光明网: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出版
中国经济网:对称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中的东方思想
中国县域经济报:《对称经济学丛书》三本新著出版 [46]
中国改革论坛网:现代经济学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总结——卢继传《对称经济学》序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大公网:陈世清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建构 [1]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大公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经济学话语权 [1]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大公网:陈世清:要在科学定义新常态经济的基础上准确定位GDP概念
光明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智慧经济
中国经济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供给侧改革 [17] [22] [43]
大公网,中国改革论坛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 [34] [17]
中国网、大公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科技体制改革 [18]
中国网、光明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教育体制改革.
光明网、大公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什么是世界一流经济学家. [16] [45]
瞭望:智慧新经济助力转型升级 [15]
中国网: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大健康产业 [14]
国际在线: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现代化经济体系 [13]
原创基础理论
1、纵深学科
纵深学科与横断学科相对而言,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种新的学科类别。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纵深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只是某一领域,也不是横向贯穿于一切领域,而是纵向贯穿于一切领域。
2、对称哲学
以对称辩证法为核心、五度空间理论为框架的哲学体系。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3、对称辩证法
以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核心、以思辨与实证的统一为功能和归宿的辩证法。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
4、五度空间理论(五维空间) [29]
与传统物理学三维空间观、爱因斯坦相对论四维空间观相对而言的新的空间观,是空间观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所创立。
5、知识运营学
知识运营学是通过研究知识运营的本质、性质、规律,以建立知识运营的结构、方式、模型的学说。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
6、对称逻辑学
对称逻辑学就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
7、对称经济学范式
以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与基本线索,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一般的、人类的、与政治经济学范式相对而言的经济学范式。
8、对称管理学
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管理是科学管理的真谛;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最根本原因。
9、二次创业理论
用创业过程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业的过程,人类创业过程有两大阶段:生存创业与生态创业。人类第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第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知识运营是二次创业的核心。
10、创业经济学
创业经济学是反映以创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以经济规律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11、再生经济学
以资源的优化再生为研究对象、揭示资源优化再生规律的经济学。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经济形态有两种:资源配置型与资源再生型。知识经济是资源再生型经济,知识经济学就是再生经济学。
12、幸福经济理论
幸福经济是与GDP增长观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幸福经济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13、和谐经济学范式
和谐经济学与和谐经济学的范式,体现了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与对象、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对称与统一。和谐经济学与和谐经济学范式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14、共有制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共有制:劳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现代形式。共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有制:共同富裕。共有制: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
15、名牌经济学
名牌经济学是对名牌经济形态及其结构,名牌的理论、方法、模式及其功能和意义作系统阐述的学科,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16、创业工程
我国著名的管理学家陈世清先生运用自己首创的“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提出了建设创业工程的设想;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以创业为基础的创业工程,实现了实践模式的转轨,为经济领域的主体性原则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7、创业管理学
我国著名的管理学家陈世清先生运用其首创的“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首创创业管理学,实现了管理学的范式转换,为经济领域的主体性原则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
18、中国经济学范式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以对称哲学、五度空间理论、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吸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通过对现有世界上经济学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扬弃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综合,建立起来的真正科学的经济学范式。
19、转型经济学
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经济学。
20、对称哲学范式
对称哲学范式,就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所蕴含的对称逻辑、对称哲学萌芽发展到现代成熟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相对称的哲学范式,是通过中国哲学体现出来的人类一般哲学的范式,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21、幸福经济学范式
作为新的经济学范式的幸福经济学范式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对称经济学丛书》、《绿色经济丛书》和《和谐经济丛书》中创立。在该丛书中,幸福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本质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22、对称平衡论
是把宇宙万物产生发展看成事物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的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3] [10] [47]
对称经济学
陈世清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学概念、范畴、规律、原理与模型体系,并对许多旧的经济学概念、范畴赋予新的经济学含义 [38] 。
全新的经济学概念、范畴有:对称发展、再生型经济、配置型经济、对称型调控、有效经济总量、收入效益、货币效率、口袋经济学、政府法人人格化、二次改革、知识市场经济……
全新的经济学规律有:对称发展规律、再生型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关系规律……
全新的经济学原理有:对称发展原理、幸福经济学原理、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原理、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础是产权明确、对称代替均衡、对策代替博弈、货币永远中性财政永远积极、经济永远不会过热、不存在总量失衡、市场经济的规范性、市场没有外部性、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对称性……
全新的经济学模型有:对称经济学模型、控制经济学模型、对称经济模型、再生经济模型、社会GDP模型、绿色GDP模型、幸福指数模型、增长方式的增长模型、创业工程模型、就业工程模型、交易成本模型、宏观微观调控模型、再生型财政投融资模型、社会化大生产基本结构模型、产业模型、通胀模型、货币功能模型、金融危机防范体系模型、金融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称模型、市场结构模型、经济系统结构模型、改革开放发展系统工程模型、国民创新系统工程模型、国民创业系统工程模型……
对旧的经济学概念、范畴赋予新的经济学含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GDP、经济人、生产力、生产率、交易成本、充分自由与完全自由、充分竞争与完全竞争、实证性与规范性、增长与发展、配置与再生、对策与博弈……读起来使你感到精彩连连、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豁然贯通,像是在享受知识美食大餐,大快朵颐
丛书在创立新经济学范式的同时,也对旧经济学范式的基础理论展开批判:一般均衡理论、配置经济学、口袋经济学、价格经济学,私有化、产业化、自由化理论,指出扬弃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对称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新概念范畴
1、对称发展模式
对称发展模式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新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揭示了知识经济(层次)、全球化与多元化(空间)、超速发展(时间)、合作主导竞争与双赢发展(性质)的对称关系。
2、再生型经济学范式
再生型经济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范式。再生,既包括自然资源的再生,也包括社会资源、组织资源、思维资源、文化资源的再生。
3、配置型经济
配置型经济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概念。传统经济就是资源配置型经济,配置型经济与再生型经济,既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也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4、对称型调控
对称型调控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概念。对称型调控与均衡型调控有本质区别。
5、有效经济总量
有效经济总量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概念。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有效经济总量是社会有效投入总量与社会有效产出总量之和,社会有效产出总量即社会有效供给总量。
6、收入效益
收入效益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收入效益,是人的货币收入和生活质量提高综合指数二者间的相关系数,或人的货币收入能给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实际提高的程度。老百姓收入效益的提高才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准。收入效益=收入生活效益(有效收入,有效支出)
7、货币效率
货币效率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货币效率就是货币总量与有效经济总量的比值。货币效率就是社会经济效率。
8、口袋经济学
“口袋经济学”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一个新型的经济学概念。\"口袋经济学\"?就是把钱从一个人的左边口袋搬到右边口袋,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增加统计数字的经济学。
9、知识市场经济
知识市场经济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概念,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通过开发知识资源,使知识知识成为生产为诸要素的“整合器”、“粘合剂”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催化剂”,促使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由生产力中的非主导要素转变为主导要素的一种经济模式。
10、非收入效益
非收入效益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概念。对于幸福经济学来讲,要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不但要提高人的收入效益,而且要提高人的非收入效益,非收入效益包括平等指数、和谐指数、安全指数。
11、经济解释
经济解释是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理论活动。人类科学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认识、研究、叙述(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活动,一是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解释活动是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对中国经济的解释比较有深度、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理论的建构结合得比较严密的,是陈世清著的《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
12、折腾经济
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在第一个原创的中国经济学体系《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范畴。折腾经济指的是配置型而非再生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GDP增长方式。
13、转型经济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范畴的“转型经济”概念,转型经济就是增长向发展转变,转型经济就是配置向再生转变,转型经济就是均衡向对称转变,转型经济就是经济形态从不完善向完善转变。不但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向市场经济转型,而且资本主义社会也要向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型。
14、智慧经济
作为真正的有经济形态意义的“智慧经济”概念,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对称经济学丛书》和《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中第一次提出并加以系统的阐述。只有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方法的对称经济学才有可能真正揭示智慧经济的本质、结构、意义和功能。
15、知识经济
作为真正的经济形态意义、严格的经济学意义的“知识经济”概念,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和《对称经济学丛书》中第一次提出并加以系统的阐述。
16、知识经济学
作为新的经济学范式、科学的经济学范畴的“知识经济学”概念,只有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方法的对称经济学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识经济的本质、结构、意义和功能,才能使“知识经济”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才能建立真正科学的知识经济学。
新原理模型
1 、对称发展观
对称发展观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原理。对称发展观就是以绿色GDP为主导,以社会GDP为核心,以财富GDP为基础,整合、扬弃、提升货币GDP的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
2、对称经济学模型
对称经济学模型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模型。对称的经济学模型是形上与形下相对称的经济学模型。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以经济学为核心和框架的整体学科。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经济学范式。
3、控制经济学模型
控制经济学模型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模型。控制经济学意味着宏观经济对微观经济的控制、宏观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的提升。
4、对称经济模型
对称经济模型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与传统均衡经济模型不同的新的经济模型。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对称机制为核心机制,市场是完全的,供求是均衡的,知识产品、创新产品的竞争是充分的,市场是出清的。
5、再生经济模型
再生经济模型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模型。再生经济模型:通过空间的横向融合实现时间的纵向突破,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资源的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使结构产生生产力,实现经济的无投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6、金融危机防范体系模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金融危机防范体系模型。金融危机防范体系本身是一个由经济学范式、增长方式、发展模式、经营模式组成的系统工程。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核心是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背后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7、社会GDP模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与传统货币GDP不同的新的经济模型。社会GDP:用国民和政府整体素质提高、幸福感增强程度来计算的社会福利总量增长。
8、绿色GDP模式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与传统货币GDP不同的新的经济模式。绿色GDP:用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来计算的社会福利总量增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只有绿色GDP,才是社会福利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数。
9、国民经济价值核算模式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与传统价格核算体系不同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以价值为核心、以对称为框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体现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体性原则,也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
10、国民创新系统工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国民创新系统工程模型。建立国民创新体系是原创思想的激励与保护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是学术民主化。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是社会生活民主化。
11、国民创业系统工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一书中提出来的国民创业系统工程模型。
国民创业体系是创业系统工程。创业系统工程从层次上看,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创业系统工程从程序上看,是创新→创造→创业→创业工程→国民创业工程的逻辑进展,是市场经济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运营为主导的知识市场经济体系的历史进程,是国民创新体系→国民创业体系的整体延伸
12、市场经济模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模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平等为核心,规范与实证的对称、控制与自由的对称、公平与效率的对称。
13、对称经济学理论体系模型
对称经济学理论体系就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统一,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模型。
1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科学社会主义是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扬弃。科学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科学社会主义是规范与实证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科学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融合。。
15、改革开放发展的系统工程模型
改革开放发展的系统工程模型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模型。在该模型中,改革开放发展的时间、空间、层次是对称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称运动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出发点、核心与动力;改革开放发展中时间、空间、层次的对称运动,是主体与客体对称运动的逻辑与历史的展开。
16、经济对称发展模式
“经济对称发展模式”概念,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第一个中国人自己原创的经济学体系《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并加以系统的阐述。“经济对称发展模式”概念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模式。
17、转型经济发展模式
“转型经济发展模式”概念,“转型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模式。
18、经济发展的五度空间模式
经济发展的五度空间模式就是时间、空间、层次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五度空间模式”概念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五度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学解释
陈世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原因的经济学解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转型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产生再生生产力,转型对人的主体性的解放,转型使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创业潮,转型中的制度融合。
和谐经济丛书
陈世清在《和谐经济丛书》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概念、范畴、原理、模型。《和谐经济丛书》,作者陈世清,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由《和谐做事》《和谐商场》《和谐领导》《和谐管理》《和谐分配》组成。
绿色经济丛书
陈世清在《绿色经济丛书》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概念、范畴、原理、模型。《绿色经济丛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由《和谐经济》《幸福经济》《稳定型经济》《再生型经济》四本书组成。在《绿色经济丛书》中,陈世清提出了知识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模式和再生发展模式。
中国管理模式丛书
陈世清在《中国管理模式丛书》中提出了新的管理学概念、范畴、原理、模型。《中国管理模式丛书》提出了以对称管理为核心的完整的中国管理模式,是对现有中国式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模式化,是对古代中国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也是对现代西方管理模式的扬弃、综合与升华。
管理成功学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所创立。
成功管理学
成功管理学是把成功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它既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综合学科,也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边缘学科。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所创立
对称管理模式
对称管理模式由我国著名管理学家陈世清先生首创。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是对称管理模式——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称管理模式是中国特殊管理模式与人类一般管理模式的统一。
和谐管理模式
和谐管理模式由我国著名管理学家陈世清先生首创,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和谐管理模式是对称经济、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管理模式。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在《绿色经济丛书》中提出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的发展模式, 由和谐经济发展模式、幸福经济发展模式、稳定型经济发展模式、再生型经济发展模式共同组成。
创业型管理模式
创业型管理模式,是创新型、学习型、合作型、和谐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创业型管理模式是一个管理系统工程。创业型管理模式由我国著名管理学家陈世清先生创立。
参考资料
1.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0-12-06[引用日期2014-01-31]
2. 陈世清.经济学的形而上学,2[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2
3.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2[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2
4. 陈世清: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2[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2
5. 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方面 .光明网.2010-10-09[引用日期2014-10-18]
6. 陈世清:中国经济学范式必然代替西方经济学范式——评田国强的经济学方法论(三)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5-23[引用日期2014-05-23]
7. 陈世清: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知网空间.1999-01[引用日期2018-06-25]
8. 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1
9. 黄枬森.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北京:光明日报社,2010-10-11
10. 学术评价的科学标准是什么 .知网空间.2017-02[引用日期2018-06-22]
11.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立体的逻辑——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四)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6-03[引用日期2014-06-12]
12. 陈世清: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与国进民进的辩证法 .人民论坛网.2014-03-14[引用日期2014-03-14]
13.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谈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际在线.2018-03-07[引用日期2018-06-25]
14.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大健康产业 .中国网.2018-02-09[引用日期2018-06-25]
15. 《瞭望》智慧新经济专刊,2016.3.7
16.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什么是世界一流经济学家 .光明网.2016-08-26[引用日期2016-09-18]
17.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 .大公网.2016-06-01[引用日期2016-06-04]
18.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科技体制改革 .大公网.2016-07-19[引用日期2016-09-18]
19. 陈世清.管理成功学丛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6
20. 陈世清.成功管理学丛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
21. 陈世清.中国管理模式丛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
22.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供给侧改革 .中国经济网.2016-01-26[引用日期2016-06-02]
23.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 .大公网.2015-07-20[引用日期2015-08-23]
24. 陈世清:用对称逻辑解悖(一)——用思维层次法解“说谎者悖论” .大公网.2015-07-08[引用日期2015-07-10]
25. 陈世清:从金岳霖逻辑思想演变看传统逻辑的性质 .大公网.2015-07-20[引用日期2015-08-23]
26. 陈世清:稳定匹配理论与市场设计实践中的对称原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西方经济学范式转换的方向 .中国改革论坛网.2014-01-27[引用日期2014-01-31]
27. 陈世清:经济学的方法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5-19[引用日期2014-05-21]
28. 陈世清.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
29.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六) .大公网.2015-09-20[引用日期2018-12-27]
30. 陈世清.对称管理.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
31. 陈世清.增长与发展——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宁德: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6-1
32.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三)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5-22[引用日期2014-05-23]
33. 陈世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理论的边界条件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5-19[引用日期2014-05-21]
34. 陈世清.增长与发展——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宁德: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6.1
35. 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靠对称型调控——评李稻葵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模式 .知网空间.2016-04[引用日期2018-06-21]
36. 陈世清:什么是智慧经济 .知网空间. 2016-29[引用日期2018-06-19]
37. 陈世清:市场的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一) .中国改革论坛网.2014-01-21[引用日期2014-01-31]
38. 陈世清:把政府“干预”上升为政府宏观调控 ——评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国改革论坛网.2014-01-27[引用日期2014-01-31]
39. 陈世清:经济人理性与非理性繁荣——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改革论坛网.2014-01-06[引用日期2014-01-31]
40. 陈世清:“幸福—收入之谜”是个伪命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5-27[引用日期2014-06-12]
41. 陈世清:“边际效益分析”与“边际效率分析”——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四)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5-27[引用日期2014-06-12]
42. 陈世清:制度创新与改革路径——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五)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6-03[引用日期2014-10-19]
43.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论与理论依据 .大公网.2016-05-26[引用日期2016-06-02]
44.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对称经济学 .大公网.2016-03-09[引用日期2016-06-02]
45. 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谈什么是世界一流经济学家 .大公网.2016-09-14[引用日期2016-09-18]
46. 杜萍.《对称经济学丛书》三本新著出版.北京: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4-29 :第32期总第531期
47. 陈世清:学术评价的科学标准是什么? .大公网.2016-11-14[引用日期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