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03/301 第一页 上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学历化博士不具备学术评价的话语权
——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

人生下来只是无知,但不愚蠢,人的愚蠢是后天的教育造成的。——罗素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叶圣陶

陈世清: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六)

1、 打掉科班思维方式的嚣张气焰,消除科班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
2、 打掉真的假博士的嚣张气焰,确立正确的博士培养模式,训练有原创能力与科学素质的真的真博士。
3、 证伪“博士人才论”、“博士必备论”、“博士标准论”、“博士标配论”、“博士优越论”、“博士水平不可超越论”,解构以博士学历为核心的人才体系,建构健全国家正常的以学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评价体系、人才使用体系、人才待遇体系。

陈世清: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五)

真的假博士一方面披着“博士”外衣,另一方面又极度缺乏科学素质,大量的真的假博士流到社会已经对社会学术风气、社会大众的整体素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的诸如反民科一类的低素质言行已经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揭露批判他们,将使他们的社会负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陈世清: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四)

根本不具备博士学力与科学素质的真的假博士源于我国学位学历不分、学历化课程化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应试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可以推动根本改变我国博士培养模式,并举一反三推动根本改变我国教育体制与人才体制,建立健全我国的国民学力体系、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

陈世清: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三)

真的假博士一波又一波的反民科浪潮说明,真的假博士已经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阻力军。只有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剥夺他们披着博士外衣的话语权,才能排除干扰我国科学发展的阻力,使我国科学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陈世清: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二)

反民科的本质是反原创,真的假博士一波又一波的反民科浪潮将严重冲击我国的国民学力体系、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

陈世清:为什么要揭露批判真的假博士?(一)

由不负责任的学历化博士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根本不具备科学素质、博士学力与科研能力的真的假博士发动、以真的假博士为主体的一波又一波声势浩大的反民科浪潮已经严重危及我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安全。


陈世清: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经济学意义(二十八)
——开发国内市场靠投资还是发钱的不同经济学范式

在以对称平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对称经济学看来,开发国内市场靠扩大投资,靠扩大投资基础上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收入效益与非收入效益,持续提高人民消费能力。

在以一般均衡理论、需求供给定律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看来,开发国内市场靠发钱,靠发钱基础上一时扩大消费。

前者是开源疏流,良性循环,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后者是本末倒置,竭泽而渔,糊弄公众,哗众取宠,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祸国殃民。

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本和末、源和流的关系。消费肯定是经济增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也将越来越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本来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幸福经济就是人民获得感满意度提高、社会幸福指数提高、使人民普遍感到幸福的经济形态,但这和“消费拉动经济”不是一回事,和发钱拉动经济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学历争议案诉讼 凸显教育发展瓶颈

时间:2015-05-27 17:00:42  作者:编辑:李雅茹  来源:中国贸易报  查看:2103  评论:0


内容摘要:学历争议案诉讼凸显教育发展瓶颈——中国职业教育制度期待探索

由于无法通过法定信息公开途径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设定的关于教授应聘条件的合法依据,我国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起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教育部履行法定职责,责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开相关规定的法律依据。

学历争议案诉讼 凸显教育发展瓶颈——中国职业教育制度期待探索

由于无法通过法定信息公开途径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设定的关于教授应聘条件的合法依据,我国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起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教育部履行法定职责,责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开相关规定的法律依据。2015年5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件,代理律师为北京市嘉安律师事务所韦强律师。


基本事实情况


据韦强律师介绍,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1978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政治成绩均列福建省第一,总分比本科第一批录取线高20多分,按高考正常录取程序能被大学录取,但由于福建省委党校在当年高考生中浑水摸鱼招生,采取欺骗蒙蔽的方法抢在高校录取前非法招收陈世清先生,致使陈世清先生无法按国民教育系列的渠道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福建省委党校在当年高考生中非法招生,陈世清先生目前正在走司法程序)。尽管如此,陈世清先生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搞研究,取得大大超过博士和北大清华现有教授水平的学术成果(可在网上查到)。


近年陈世清先生在拟申请博士学位与应聘北大清华教授时,被北大清华有关部门告知,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必须有硕士学位5年以上且获得国家级奖项;应聘北大清华教授必须有博士学位,不少科系规定必须是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必须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陈世清先生认为北大清华上述规定既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科学根据,同时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学历、学位不是获得学识的必要环节,不是学术的必要前提,不是学术评价的必要参照;“世界顶级名校”、“国际顶级刊物”都是内涵模糊的概念,“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不是学术水平最高标准,也不是学术评价的终极标准,北大清华上述规定有内部人以高校自主办学为名,通过用学历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用自身标准制造门槛垄断学术评价话语权与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不当竞争、不当得利的嫌疑,不但违背宪法而且违背科学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的发展与北大清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所以陈世清先生于2014年5月11日分别发函北大、清华,要求对上述规定的合法性依据予以公开,但一直未收到北大、清华的正式答复。


由于学位授予与大学教师聘任是国家授权行政行为与公共服务行为,北大、清华作为被申请人,对于申请人的上述信息公开要求不予置理,系行政不作为,并侵犯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侵犯了公众对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的配置使用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的知情权。北大清华的上级行政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36、37条及其他相关条款,陈世清先生于2014年7月20日发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要求对北大清华的行政不作为作出行政复议。教育部于2014年7月22日复函称陈世清要求北大清华公开的信息不属于高等学校信息的范畴,在形式上不符合《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北大清华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方式方法渠道,未对陈世清先生的行政复议申请做出实质性的行政复议决定。陈世清先生认为,要求北大清华公开的信息均属于高校信息公开的范畴,陈世清先生作为申请人无论是要求北大清华公开高校信息还是要求教育部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在内容和形式上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教育部所谓的北大清华在信息公开的方式渠道方面的特殊要求不能抗拒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以教育部必须对陈世清的行政复议申请作出实质性的行政复议决定。在万般无奈之下,陈世清先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起诉到法院,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责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依法公开相关规定的法律依据。


申诉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后辩解说高校颁发学位与招聘教师属于高校自主办学权限,无义务公开相关信息,教育部也无权利要求高校公开相关信息。陈世清认为,北大清华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教师聘任条件与学术评价标准对全国其他高校有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北大清华聘任教师属于公共服务范围,其运作模式、招聘教师条件依据等相关信息必须公开;国家对北大清华实行巨大的资源倾斜,北大清华是否能出真正的成果,出了什么样的成果,纳税人有知情权。由于北大清华所制定的莫名其妙的条件,使自己第一流的成果无法在北大清华这个平台得到推广,同时却使大量有“世界顶级名校博士”头衔、能够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学者得以占据,使社会话语权分配“劣币驱逐良币”,使社会处于严重的前沿知识信息不对称状态,从而对社会发展造成误导。这不但对自己不公平,而且对社会不公平。韦强律师则认为,根据有关法规,高校人事聘用条件及其依据也属于法定信息公开的范围。


本案引发的思考及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远意义


离开了学历学位参照是否就无法评价一个人的真实学术水平?衡量一个人真实学术水平的标准是什么?所毕业院校的排名?发表论文刊物的“级别”?论文引用率?还是——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据了解,由于和就业、职称、调动、户口等巨大利益挂钩,我国硕士、博士授予中的潜规则,已经逐步在教育产业中形成有巨大寻租空间的“灰色产业”或“第二教育产业”,常艳和她导师的故事只是其中的缩影。国务院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北大清华规定的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的条件实际上阻断了同等学历程序取得博士学位的通道,使国务院学位条例泡沫化。抬高学历贬抑学术,用学历评价代替学术评价,使全社会假学历、假文凭、假学位泛滥,是否是高校中潜规则的显化与强化、延伸与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逐步淡化改革开放以前、刚改革开放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口号和相关政策,在人才体制、学术评价、干部人事制度中唯学历是问,是改革的成果还是社会的退步?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标准合拍,还是中华文化基因的突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异化?在党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创新创业机会的时代,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北京视点律师事务所律师    高子儒


   北京市嘉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韦强


   北京市海铭律师事务所律师  邬宏威


   北京市大瀚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健


   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银生


http://www.fanrongfoods.com/news/?1518.html


陈世清:从课程系统性和知识系统性的本质区别看博士反民科的荒谬

1、  课程系统性是消极的,知识系统性是积极的。
2、  课程系统性是被动的,知识系统性是主动的。
3、  课程系统性是外在的,知识系统性是内在的。
4、  课程系统性是封闭的,知识系统性是开放的。
5、  课程系统性是静态的,知识系统性是动态的。
6、  课程系统性是易逝的,知识系统性是稳固的。
7、  课程系统性是排外的,知识系统性是包容的。
8、  课程系统性是有限的,知识系统性是无限的。
9、  课程系统性是无机的,知识系统性是有机的。
10、  课程系统性是无用的,知识系统性是有用的。

从课程系统性和知识系统性的本质区别可以看出,反民科分子用“攻读博士学位”读出来的博士学历的课程系统性对抗打压民科的知识系统性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蚂蚁缘槐蚍蜉撼树自欺欺人自取其辱。


陈世清:对称逻辑学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内容提要:对称逻辑学是中国第一个原创的逻辑学体系。对称逻辑学使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使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以化解,确立了中国话语权。对称逻辑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真正的科学——不可证伪的科学产生、形成、验证、发展的必要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起源于中国,说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关键词:对称逻辑思维方式  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学  思想实验  形式逻辑思维方式  数理模型论证

对称逻辑学是中国第一个原创的逻辑学体系。对称逻辑学使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学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使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得以化解,确立了中国话语权。对称逻辑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对称逻辑证明,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真正的科学——不可证伪的科学产生、形成、验证、发展的必要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起源于中国,证明科学起源于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对称文化。对称文化:天与人、义与利、道与德、理与气、名与实、形上与形下、德治与法治、出世与入世的对称。对称文化蕴涵对称逻辑思维方式。中国《周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理论中的对称思想蕴涵对称逻辑思维方式。贯穿老子思想的思维方式也是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对称、阴和阳的对称、上和下的对称、进和退的对称……《周易》和老子的对称都不是静态的均衡,而是体现事物动态平衡发展的规律。《周易》和老子的哲学就是对称哲学,《周易》和老子的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周易》和老子的思维方式就是对称逻辑思维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不但有对称文化,而且有蕴涵在对称文化中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随着对称逻辑学的建立,人的整体思维规律被发现,逻辑成为人的整体思维的规律,逻辑学成为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科学,抽象的逻辑将被扬弃,逻辑将单指整体的逻辑;人类逻辑史也将不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而是从中国《周易》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对称思想和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开始,其后中国的逻辑思想包括儒家的正名、道家的无名、墨家的实名、名家的指名、佛教的超名等都是从名实关系对《周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对称思想和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解释和发展。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名实之辩”即“名辩逻辑”是主观的对称逻辑思想,那么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是客观的对称逻辑思想。而完整的逻辑,不仅是主观内容和形式对称的逻辑,而且是主观和客观对称的逻辑。古希腊亚氏形式逻辑既然主张可以脱离思维内容抽象研究思维形式,当然也主张可以脱离思维对象抽象研究思维形式。这是对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对象对称的整体逻辑的抽象化肢解。起源于西方的亚氏形式逻辑可以说只是对中国名实对称关系中“名”的抽象片面的长足发展。西方的线性思维方式只是人类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抽象环节。用对称逻辑学的范式解释人类逻辑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不是缺乏逻辑,而是人类逻辑学的真正源头。人们之所以把传统逻辑看成形式逻辑,把产生于西方的形式逻辑看成标准逻辑,把西方看成逻辑学的发源地,认为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传统,并进而认为科学起源于西方,是因为人们把知性认识阶段以同一律为核心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混为一谈。人的知性认识阶段以同一律为核心的思维规律虽然由于其一般性特征,在表述形式(“名”)上可以符号化抽象化程序化,但仍然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逻辑规律内容的具体化和形式的抽象化数学化符号化是对称的双向同步过程。符号化不等于形式化,学科体系形式的符号化不等于学科定位的符号化、形式化。仅仅根据形式逻辑规律在表述形式上的抽象化、数学化、符号化就把形式逻辑看成是纯形式的逻辑因而具有标准性普适性是线性思维的产物。

把亚氏逻辑看成是纯形式的逻辑、把形式逻辑看成标准逻辑还在于混淆了形式逻辑和语言学。与把概念(“名”)说成是思维的形式相联系,人们通常把形式逻辑说成是关于思维“形式”的学说,传统逻辑也就成了“形式”逻辑。我认为,正好象传统把概念说成是思维的形式是混淆了概念和语言一样,把形式逻辑说成是思维形式的学说是混淆了形式逻辑和语言学。如果象马克思说的,只有语言才是思维的形式,那么,只有语言学才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和形式的规律(如语法规则)的学说。而形式逻辑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纯思维形式”的科学。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判断的主词和宾词的联系就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客观关系,列宁说他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后来形式逻辑的发展,与其说被“形式”化了,还不如说是被歪曲化了。根据恩格斯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的比喻,可以认为辩证逻辑(对称逻辑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的规律,形式逻辑则研究人的认识的知性阶段的规律。超出了形式逻辑的适用范围,把形式逻辑应用到整个人类认识的过程,使它成为诡辩的工具并陷入悖论是并不奇怪的。黑格尔之所以认为形式逻辑可以成为诡辩工具,是因为黑格尔把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混为一谈,从而把形式逻辑的局限性绝对化了。对象决定内容,特定的对象决定特定的内容。事物包含矛盾,包含对立统一,这是对立同一律的客观基础。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静止状态和绝对运动状态的统一;对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即同一事物、同一属性、同一关系在同一时间、地点下的确定性的反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个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必经阶段——知性阶段的基本任务,因而同一律是知性认识的基本规律。思维在形式上正确的规律,是语法规则等,而不是同一律。高等数学有内容,初等数学也有内容,从形式逻辑到对称逻辑(中间经过矛盾逻辑),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两大阶段。人类认识,无论是低级的还是高级的,都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因此,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对称逻辑,都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作为它们研究对象的人类思维、思辩和实在的关系,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世界是无限的,本性是辩证的和对称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从相对到绝对、从抽象到具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过程。这里面有量变,也有质变。相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从中国古代朴实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到西方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再到对称逻辑科学体系,达到对世界对称本性的自觉认识,是认识发展史的两大飞跃。如果说牛顿力学所代表的近代科学揭示的宏观低速运动规律支配了人们的线性思维方式,使人们满足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并把它看成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因而把西方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看成逻辑学的源头的话,那么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与生物基因工程为代表的当代科学发展证明了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这时人们感到要对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建立诸如科学的经济学这样的复杂性学科,只有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用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只能产生悖论,所以人们只好到中国古代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寻找人类逻辑学的真正源头。中国的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对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贡献。在人类的逻辑发展转向中也体现了对称逻辑:第一次转向:形式抽象化、体系形式化,如:数理逻辑;第二次转向:内容具体化、对象实用化,如:计算机逻辑。从理论形态来讲,中国古代逻辑和哲学是统一的,所以中国逻辑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中国逻辑是对称逻辑;西方的逻辑和哲学是分离的,所以西方逻辑是形式逻辑。一方面,中西逻辑是异;另一方面,中西逻辑是完整的人类逻辑思想发展链条中的不同环节。异和同,不是横向的比较,而是纵向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以中国古代不是没有逻辑,而是有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真正的逻辑。真正的逻辑起源于中国。

对称逻辑是语言的意义和价值、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对应的逻辑。对称逻辑是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理性思维方式的,作为整体逻辑、精准逻辑、人的思维方式的逻辑。对称逻辑既指对称的思维规律与思维方式,也指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科学。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思辩与实证相对称的逻辑。对称逻辑学从基础、定位、性质、学科体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对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关系进行定位;通过对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与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理清不同逻辑、逻辑的不同要素与关系的横纵关系的脉络,从而建立有序完整的思维结构、使之发挥最佳的认识、思维功能。对称逻辑是辩证逻辑的高级阶段,是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逻辑发展的最高阶段。对称逻辑整体运用人类的思维规律,综合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成功化解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悖论。对称逻辑学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对称辩证法为核心结合科学的最新发展创立的对称逻辑学,第一次使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得以统一而形成完整的逻辑学科学体系,对人类的思维规律作出统一完整的说明。对称逻辑学是中华民族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逻辑思想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来看,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学使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由自发走向自觉。

形式逻辑在思维方式层面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迄今为止能够真正称之为思维方式的逻辑,只能是对称逻辑。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的精准对称,是对称逻辑的核心。整体性、精准性、实证性,是对称逻辑的本质特征。人类思维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规律、都有相对应的逻辑、相对应的逻辑学。逻辑规律不仅是思维形式,而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
迄今为止各种逻辑的合理定位:
①是什么(抽象,偶然性推理):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属于真知范畴即真。
②为什么(抽象_思维具体,逻辑必然性推理):理性逻辑,属于真理范畴亦真。
③怎么样(主客体的具体统一,主体必然性推理):辩证逻辑,属于合理范畴即善。
④应该怎么样(主客体相互建构的统一,实践必然性推理):对称逻辑。属于自由范畴即美。
现有的辩证逻辑实际上是理性逻辑.只有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才是对称逻辑。只有思辩与实证、语言的意义和价值、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称的逻辑,才能实现实践必然性推理,实现论证和验证的统一。对称逻辑学确立了辩证逻辑在人类逻辑学体系中的地位,使辩证逻辑成为人类完整的逻辑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什么科学论文不能靠数理模型来论证?由于数理逻辑论证本质上属于形式逻辑论证,数理逻辑论证只是形式逻辑论证的一种形式,所以不能从形式逻辑论证的必要性推导出数理逻辑论证的必要性。数理逻辑论证和形式逻辑自然语言的论证只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是内容的不同——数理逻辑论证对于懂数学的人来讲可能会更简洁,但证明力没有本质的不同——能够用数理逻辑论证的,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统计和计量是另一回事,统计和计量不属于数理逻辑论证的范畴)。而对称逻辑及需要对称逻辑语系语境(如对称经济学)论证的复杂系统性科学则不可能用数理逻辑论证,因为对称逻辑是整体的逻辑、理性的逻辑,数理逻辑是知性的逻辑,两者层次不同。数理模型既可以证明菲利普曲线,也可以证明反菲利普曲线;既可以证明格雷欣法则,也可以证明反格雷欣法则;既可以证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成功,也可以证明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失败——复杂系统性科学用数理逻辑论证没有意义。霍金用数理模型论证宇宙的起源只是笑话;杨小凯用数理模型论证企业家的分工,只能把企业家归类于职业经理人。杨小凯厚厚的两大本超边际分析专著中,凡是提到企业家的,都是讲的职业经理人。杨小凯以分工的超边际分析为出发点,却无法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这一现代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分工做出最一般的分析,是杨小凯超边际分析经济学的悖论,这都是承蒙数理模型论证所赐。同时,在需要对称逻辑语系语境论证验证的复杂系统性科学的论证验证过程中,既可以用自然语言论证也可以用数理模型论证的知性部分,用自然语言论证可以和对称逻辑论证验证的整体语言环境协调衔接。所以复杂系统性科学不能靠数理模型来论证。数理模型论证的局限性证明,在思维方式层面有局限性的数理模型论证只是或然性论证,真正的科学论文不能靠数理模型论证只能靠体现对称逻辑思维方式的对称逻辑论证。

对称逻辑成功解悖,证明对称逻辑学是科学,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什么是悖论?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形式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形式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作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悖论的性质、根源、解悖途径说明,源起于西方的形式逻辑作为思维方式不如对称逻辑,形式逻辑源起于西方不能作为科学起源于西方的依据。

对称逻辑确立了思想实验在科学方法论中的核心地位,彻底解决了科学实验中的验证难题,证明对称逻辑学是科学,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既然不能靠数理模型论证,也就谈不上用数理模型验证。所谓验证,就是通过检验证明论文所阐述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和客观本质、客观规律一致。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对称逻辑,实现了论证与验证的统一。对称逻辑论证本身就是验证。对称逻辑通过思想实验实现论证与验证的统一。思想实验既是对称逻辑的应用,也是对称逻辑的功能。对称逻辑使思想实验由自发上升到自觉。思想实验本质上是运用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进行推导,发现-验证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具有必然性、不可证伪性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与思维过程。整体上,思想实验既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也是科学实验的本质——从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看,任何科学实验的本质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直觉,一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推导。前者如人们可以凭直觉就可以断定石头不能吃,人从高处跳下必死等。后者如人可以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推出暗物质、黑洞的存在,根据质能转化定律推出原子核裂变的能量与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根据宇宙万物从对称到不对称再到对称的转化定律推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等。这些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得到事实的证明,说明思想实验的科学结论是可以成立、不可证伪的。根据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对称世界观与对称辩证法科学方法论,对称哲学、量子缠绕理论、文本学、解释学、对称经济学等哲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前沿科学成果,主客体本来不可分,在属人的世界里离开人的主体性找纯粹的客体根本不可能,即使肉眼可观察的事实也必须靠人在正确思维方式指导下分析综合、概括提升才能发现、提炼、建构科学本质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结论。量子时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复杂性科学时代,靠纯粹肉眼观察与直观实验发现客观本质客观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思想实验是实践检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任何实践检验本质上都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验证,只有思想实验才是验证,是对称逻辑的基本原理。

对称逻辑是思想实验的逻辑基础,运用对称逻辑解悖本身就是典型的思想实验,解悖成功就是思想实验有效性、对称逻辑科学性的证明。思想实验的大量存在与成功经验是对称逻辑的客观依据,对称逻辑是自觉进行思想实验的逻辑依据。实践检验包括科学实验,但无论人类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本质与规律都不可能通过肉眼(包括仪器)可观测的实验来发现,思想实验从来是科学实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研究的领域向微观和宇观纵深发展,思想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在科学实验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思想实验和通常讲的逻辑推导的区别在于:通常讲的逻辑推导指知性逻辑—形式逻辑(含数理逻辑)推导,属于论证的范畴,其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事实验证、实践检验;思想实验的推导是整体思维-精准思维的对称逻辑推导,属于论证-验证的范畴,本身属于实践检验,所以思想实验的结论具有自洽性、精准性、必然性、正确性与不可证伪性;通过思想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与事实验证等价,可以经得起历史检验,所以其成立与否不需要同行评价,其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地位不需要同行承认。相对论也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的成果,其引申出来的光线弯曲结论虽然开始得不到物理学界的承认,但后来得到了直接观测的证明。不懂思想实验却声称懂相对论,就像不懂生命起源却懂生命本质是痴人说梦。科学史上大量的科学定律,如宇宙起源、暗物质、量子力学、玄理论、黑洞理论、生命起源、阴阳经络理论等都是思想实验的结果,都是不自觉地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的产物。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科学规律比自发运用对称逻辑推导科学规律更精准。相对论虽然是爱因斯坦思想实验的结果,但由于爱因斯坦是自发运用对称逻辑进行思想实验,所以把相对时空观和牛顿绝对时空观对立起来,产生“孪生子佯谬”。只有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把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和牛顿绝对时空观统一起来,才能解决“孪生子佯谬”。自觉运用对称逻辑推导、发现、验证科学规律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科学方法。对称逻辑使思想实验由自发走向自觉,证明对称逻辑学是科学,对称逻辑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才有真正的科学。所以科学起源于中国。

本文作者为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经济学家

中国网
http://zjnews.china.com.cn/yuanchuan/2020-05-13/227268.html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i6825859571022561803/

分页: 103/301 第一页 上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