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46/301 第一页 上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已经被现代市场经济实践所淘汰?
——有感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三)

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内容的两个要点:
1、  把价值还原为价格,把价格机制确立为市场核心机制,把GDP增长方式确立为经济增长方式,把GDP最大化确立为宏观经济的根本目标,把利润最大化确立为微观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一切向钱看经济学、GDP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  边际效率分析方法,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渗透的一个思维方式:
线性、非对称、还原论思维方式。

我国环境污染、产能过剩、两极分化严重、人民幸福感降低说明,GDP增长方式已经破产,现代市场经济即幸福经济;幸福经济要求以价值机制为市场核心机制,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摆在经济效益的前面,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摆在个人利益前面,实现包容性发展。

人类经济增长方式迄今经过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几个阶段,不同阶段运用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不同。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为运用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基础,是资源运营、产品运营经济增长方式。现代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知识运营与资本运营。在知识运营与资本运营占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中,以要素(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为基础的、通过运用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实现的交易成本减少可以忽略不计,和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实现的交易成本减少不成比例。就好像木工和非木工分别各自用传统手工方法制造一把椅子,非木工的成本将无穷大,木工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也将无穷大;但木工和非木工分别各自用三D打印方法制造一把椅子,木工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为零,对木工和非木工的分工、木工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进行边际效率分析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可能性为零。如果人类已经进入三D打印技术制造家具的时代,木工仍然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坚持自己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用手工制作家具以取得边际效率,只能是被淘汰出局。所以,在资源运营、产品运营经济增长方式阶段,企业的核心概念是“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根本途径是“边际效率分析”;在知识运营、资本运营经济增长方式阶段,企业的核心概念是“附加值”,提高附加值的根本途径是创新。

由于知识运营与资本运营占主导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以价值机制作为市场核心机制,以“附加值”为核心概念,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就扬弃为边际效益分析方法,边际效率分析方法已经过时;而边际效益分析方法实质上是规模分析方法。以价值机制为市场核心机制和边际效益分析—规模分析方法要求对称、非线性、复杂系统论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思维方式。历史上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任何国家发展的意义必须用整体论、综合论、复杂系统论的眼光来考察,而不是用线性思维方式来考察;仅仅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带来的资源运营、产品运营中交易成本的降低这一个因素制订“市场换技术”、 “燕行模式”、“领头雁模式”即发展中国家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一步步爬行的模式,不仅造成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实际交易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阻断了智慧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通过自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后来居上超越发展的可能,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极其有害的。

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已经被现代市场经济实践所淘汰,把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所运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吹嘘成“先进主流的科学方法”,没有事实根据,和党中央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包容性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陈世清: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
——看陈世清怎样给概念下定义



新结构经济学  是在结构经济学的范式框架中提出结构经济学的新的基础理论,包括新的结构经济学概念、范畴与新的结构经济学原理。新结构经济学是用时间、空间、层次统一的五维空间结构方法解释经济现象、认识经济结构、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的经济学。在新结构经济学看来,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结构是基本的经济结构,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陈世清:什么是“结构型经济发展模式”?


“结构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新结构经济学——真正的新结构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再生型经济发展模式。再生型经济就是结构产生生产力。对称经济最重要的,是经济系统的结构,是生产中人和人、人和物的有序化结构。经济系统结构也能产生生产力,而且能产生更重要的生产力。切莫以为只有增加要素才能发展生产。生产要素的排列组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是否对称协调有序,将决定社会经济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在制度高于技术、团队高于制度等现象与命题后面,是结构高于要素、无形胜于有形的抽象思维与非线性思维。形成这些思维能力,必须经过严格的哲学思维的训练,而不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训练。五度空间观论证了结构产生生产力。只有五度空间理论,才能把经济要素、结构、功能,质、量、序统一起来研究。五度空间观是结构变化带来要素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再生经济,就是用五度空间带动知识结构,用知识结构带动产业结构,用产业结构带动企业结构,用产业结构带动宏观要素效率,用企业结构带动微观要素效率。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就是结构型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型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模式。

陈世清:为什么对称是比共识更深层次的机制?

从共识机制的形成来看,在区块链共识机制形成之前必须先形成数据,而数据是对主体有用、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的信息。信息转变为区块链数据的第一道关口是信息识别认证,即保证该数据是真,而真就是主客体信息对称。只有真——主客体信息对称,才有可能形成共识。所以真——信息对称机制是共识机制的前置条件。

从共识机制的构成来看,由于软数据不可能像硬数据那样用数学精确计算,并在数学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数学不是“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信息对称才是分布式账本“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在区块链结构中信息对称机制是共识机制的基础。

陈世清:什么是数据?什么是大数据?

数据  数据就是对主体有用、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的信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可以用数字来标识、精确计算,如GDP、企业有形资产,是硬数据;一种不能用数字来标识、精确计算,如人的幸福感、企业无形资产,是软数据。把数据和信息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是有用性。

大数据  大数据是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必须运用整体性、综合性、复杂系统性思维方式并利用智能机才能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的数据。

分页: 146/301 第一页 上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